同心战“疫”开封祥符区法院工作有“样”
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当好防控“战斗员”、群众“服务员”、疫情“宣传员”、案件“讲解员”,既要阻断疫情传播源头,又要推进案件审判,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法院干警如何做到齐头并进?角色分饰?他们忙碌工作的身影给予了诠释。
做集体中的合作者
“要有人接听12368热线,还要接听值班电话,还要有人网上审查立案……”接到祥符区政法委要求政法干警投身疫情防控卡点的通知后,诉讼服务中心安排值守的魏国成院长有点犯难。“我是男同志,我到卡点值守!”一个洪亮的声音立即解决了魏国成的难题,他就是退伍军人、祥符法院干警朱春峰。
按照院部安排,一个部门值守一个卡点,几个人员轮回值守,还能有缓冲休息的时间。可碍于诉讼服务中心院内院外值守任务较重,人员一时无法排班,这个一向工作中勇于担当的退伍军人,再次展现军人风貌。
“军人退伍不褪色,我多值几岗没啥!”就这样,在范庄村委闫里寨卡点就经常看到他的身影。他从早到晚,与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做好出入人员登记、体温测量、发热人员排查,杜绝外来车辆、外来人员进入社区等工作,引导劝诫社区群众提高防控意识,讲解抗疫相关知识,提醒他们少走动,不聚会,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不管身心有多劳累,不论天气多么寒冷,只要同事有因种种原因不能上岗,他都主动请缨。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几乎每日都坚守在值守一线,全力配合全院工作的开展,成为温暖集体的合作者。
做群众的贴心人
陈志军,祥符区人民法院驻杜庄村第一书记,在抗击疫情期间不忘在外务工的贫困户,主动对他们进行远程帮扶,关心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叮嘱他们放宽心态,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工作,有困难随时保持联络,用实际行动给人民群众吃下一颗定心丸。
2月9日,杜庄村委贫困户王玉英因患脑梗、高血压,在家中突然晕倒,紧急求救后,被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120救护车拉走住院治疗。因病情突发,其儿子匆忙间没带住院费,父母年老也不会通过手机收付款,而由于疫情原因,开封各路段均实行交通管制,城际公交、城乡公交、出租车等均要求停运,其儿子无法返家带钱,王玉英的儿子第一时间就想起向陈书记求救。
收到王玉英儿子的求助信息后,陈志军就积极与王玉英的帮扶责任人--法院常务副院长薛冰取得联系,薛冰将王玉英的贫困户证明卡复印件送交医院。因祥符区有关于贫困户享有先诊疗后付费的扶贫政策,医院不但不再催交住院费,还将已交住院费退还,缓解了王玉英一家的燃眉之急。
2月12日,王玉英病情稳定可以出院,陈志军再次与薛冰联系,薛冰协调车辆将王玉英送回家中。
正是有这样甘为群众服务的贴心干部,在群众中有极高的威望,在防控治理工作中,才能够事半功倍顺利开展。
做创新工作模式领头人
为有效避免人员聚集引发的疫情扩散风险,祥符区法院创新庭审模式,利用互联网“云”开庭审理案件,实现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2月17日下午,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法院利用“云间”网上庭审系统,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件。法庭上,法官李莉和书记员李倩戴着口罩,公诉人、辩护人和被告人席空无一人,审判人员在法院、公诉人在检察院、辩护人在家中、被告人在看守所,四方出现在同一块电脑屏幕上,以“零接触”的方式同时参加庭审。整个过程画面流畅、声音清晰、程序合法,取得了良好的审理效果。
做时间“挤海绵”的人
虽然担负有疫情卡点值守任务,但案件的进展仍然牵挂着承办人的心。2月11日,在祥符区王解庄卡点值守的祥符法院干警李子维,趁着值守稍闲空隙,时不时盯着手机屏幕,与一案件当事人进行微信联系。经过耐心讲解,当事人苗某撤回起诉。
趁执岗中午吃饭时间,李子维又匆匆赶回办公室,将撤诉裁定迅速成文,通过微信经庭长曹自强仔细审核后,第一时间邮寄发出,并时时追踪邮件到达情况。2月17日,在得知原被告均已收到撤诉裁定后,她考虑到原告再次起诉时,要用到提交的原件材料,又与原告电话连线,骑上电动车顶着寒风前往原告单位,将材料交到原告手中,排除了原告的后诉之忧。
其实本案立案才二十多天时间,案件审限非常充足,完全可以到疫情缓解后通知原告到院后办理。可考虑到不让当事人浪费诉讼时间,尽快挽回自己的损失,她值岗连线调解两不误,将案件顺利结案,将感动和温暖送达连线的另一端。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对待疫情,祥符区法院还有一批通过多种渠道默默捐款的关注者,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关爱。在祥符法院这个集体里,感动每日都在上演,他们愿做广大群众的守护者,与群众同心协力早日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