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做好战“疫”与发展
在当下疫情艰难时刻,国家对经济的判断是高度清醒的,疫情暂时给经济和行业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但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却是可以准确预期的。
近日,一些人开始对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比较悲观。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和各个产业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据恒大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一份疫情报告显示,餐饮零售业仅在春节7天内的损失就可能高达5000亿元,此前,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更是声称面临“最多只能发3个月工资”的窘境。
但个别人认为国内经济将受到“重创”,乃至出现“断崖式”下滑的看法却过于悲观。应该看到,在当下疫情艰难时刻,国家对经济的判断是高度清醒的。2月3日金融市场开市前,中国人民银行提前作出流动性投放“预告”,并在两日内投放了1.7万亿元流动性;截至2月6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出台十余条财税支持措施,并将继续出台一揽子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运营和融资成本。这是政策“弹药”充足的标志,也是国内经济面对困难时有更多的“闪展腾挪”空间的真实印证。
我国作为地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有抗击重大风险的天然优势。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会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但绝不会 “不可收拾”。2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疫情科学防控 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及时协调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尽早恢复正常生产。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四川、南京、苏州、重庆等地均出台了政策支持文件,从融资、保险、租金、用工和审批等多层面出手。2月10日,全国各省各地对于复工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复工。企业工厂复工,意味着因春节假期和疫情停滞的经济引擎将开始隆隆启动。政府提倡“有序复工”,正体现了对疫情发展的有效掌控,笔者认为随着逐渐正常的复工复产,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必将逐步减小。
判断疫情后的国内经济走势,必须站在国际国内以及宏观、微观等多个角度考量。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并长期处于上升期,因为疫情暂时给经济和行业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但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却是可以准确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