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科学防治强大合力
全力以赴防控传染病疫情,是当前对国际社会共同智慧和能力的大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战胜疫病,团结合作是最强利器,凝聚科技攻关合力是最大支撑
全球化时代,人类同享地球村,共沐阳光,共担风雨。任何一种传染性病毒疫情所威胁的,都是无分国别、地域、种族、人群的全人类。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新挑战,人类不可能选择让历史倒退,只有勇敢向前,共同战胜疫情。当前,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人类共同家园才有美好未来。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强调的,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疾呼,代表了一种国际响应——“我们需要集体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来回答我们目前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协调全球科研力量,确定研究重点、诊疗方案并推动疫苗开发,各国专业人士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积极勾画“科研路线图”,为没有相关技术能力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病例样本检测服务,分享流行病学研究最新情况……加油,再加油,全球科学界正就最紧迫的问题展开合作,关乎各国人民的生命安危。
战胜疫病,团结合作是最强利器,凝聚科技攻关合力是最大支撑。“当前很多国家面临疫情挑战,这时候需要国际科学界团结合作。”世界卫生组织近日举办新型冠状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来自全球的400多名与会者发出共同心声。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当下,这场汇聚全球之力的“科学会议”本身,就是在向世界传递具有重要意义的积极信号:抗击疫情,全球科学界要采取团结一致的行动。
拔出科技利剑,斩断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势,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中国冲在一线,迅速整合科技力量,不断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协同开展新冠肺炎药物研发和科研攻关;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原则,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为科学防治作出了特殊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明确要求加大科研攻关力度——“要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对抗击疫情所需要的疫苗、药品等研发,要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注重科研攻关和临床、防控实践相结合,在保证科学性基础上加快进度。”中国在奋力攻关,既是奋斗于闯过眼前的难关,又是致力于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着眼有效的制度化安排。国际社会公认,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在科研领域的积极行动和开放态度,展现出真正的担当。
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疫情面前,中国同世界密切合作,世界选择同中国在一起,这是为生民立命!正是因为中国第一时间识别出病原体并与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帮助其他国家研发出病毒测试工具,有效避免了疫情更大范围扩散。中国同德国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快速识别、隔离德国境内新冠病毒感染者,这种公开、透明、负责任的举措获得了世卫组织的称赞。正带领团队全力研发新冠肺炎疫苗的澳大利亚科学家瓦桑也认为,“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两周内就宣布资助3项疫苗研究,这是非常快的速度,“一切得益于中国科学家的贡献”。中国科研人员拥有丰富的一手经验,这决定了中国将是全球“科研路线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要相互团结,团结,团结,还是团结。”人类命运与共,世卫组织疾呼的合作精神,是人类应对公共卫生挑战所不可或缺的。人类与病毒斗争的历史早已告诉人们,合力开展科研攻关,让成果传播开来为全人类作贡献,这才是敬佑生命之选。人们不会忘记,中国早在16世纪发明的人痘接种术,就曾造福欧亚大陆众多国家。人们不会忘记,2014年西非多国暴发埃博拉疫情,中国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卫生援外行动——第一个派遣包机运送紧急救援物资,第一个派出医疗队赴当地抗击疫情,累计向疫区及周边13个国家提供总价值超过1.2亿美元的援助,派遣1200多名医护人员;无论是检测病毒标本,还是有针对性地运送移动生物安全实验室、援建固定生物安全实验室、培训当地医护及公共卫生人员,中国既解燃眉之急又着眼长远的做法,深受非洲国家及国际社会好评。
疾病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敌人。全力以赴防控传染病疫情,是当前对国际社会共同智慧和能力的大考。“科学就是科学,将科学政治化没有帮助。”谭德塞最近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发出的呼吁,催人警醒。当此同新冠肺炎疫情赛跑之际,以生命的名义携手合作,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扼杀病毒的良方,是国际社会必须做出的选择。凝聚科学防治强大合力,中国在加紧行动,世界上响应正义呼声的科学家们在加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