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因谐音“爱你爱你”以及“千年一遇的对称”,被不少新人视作难得“吉日”,都希望赶在这一天登记结婚。但不巧的是,“吉日”偏逢周末。面对网上“为爱加班”的呼声,不少地方民政局火速回应“安排上了”,民政部相关负责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也建议,“开放登记的地方实行网上或电话预约服务。”
结婚是人生大事,想选吉利日子讨个好彩头,完全可以理解。这些年,每逢七夕、情人节等传统“爱”节,或者“520”等网络示爱日,都有大量新人扎堆办理登记。办喜事,凑吉利数、吉祥号,生发出别样的意义,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求美、求圆满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地民政部门主动牺牲公休成人之美,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呈现出的正是服务与需求的良性互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民为本理应成为服务部门的常态。更要看到,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烈,而呼声千差万别又十分细致具体,如何回应着实是一门学问。就拿“吉日”登记来说,从现实条件看,各地办公条件、系统管理及具体规定有所不同,要想既送祝福又不增负,精细考量、综合施策必不可少。比如,提前网络征集当日业务量,并据此安排开放时间,合理调配人手。比如,根据业务量给予加班人员调休或补贴等等。兼顾情理与制度,平衡浪漫与现实,好事方能办出好效果。事实上,民政部门选择“为爱加班”并非首次。去年七夕,面对婚姻登记小高峰,不少地方民政部门或提前上班、中午不休,或延时办理、多辟窗口,种种贴心之举为新人大开方便之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便民服务就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一件件小事里。而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要拿出“店小二”精神的原因。办事流程简明公示,争取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气温骤降提前供暖,免得让广大市民挨寒受冻;遇到极端天气中小学延时开学,灵活调整降低风险……多些换位思考,多从办事群众立场想问题,每处细节都力求“小而美”,方能给老百姓真正带来方便和实惠。在这方面,相关部门的姿态也不妨再灵活些,多些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毕竟,社会发展一日千里,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与标准也不能总循着“老黄历”,因时而变、更人性化,也是政府实现智慧管理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