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容锦提出海量快递包装被送到垃圾填埋场、垃圾发电站进行填埋和焚烧后,对土地、空气造成污染。面对记者提出如何减少快递包装污染的问题,容锦建议,使用环保材料代替现有传统快递包装,可以让快递包装“绿”起来。
随着互联网浸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快递已经不知不觉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十三五”以来,我国快递包裹量每年以新增100亿件的速度迈进,已连续6年超过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2019年,快递行业整体业务量更是超过600亿件。然而,便利的背后是代价,2018年快递的胶带可以绕地球赤道1600多圈,更遑论那些塑料填充物、减震物了,造成何种污染,难以想象。
其实,快递包装一直是两会的热门话题。放眼到全国两会舞台,近年来代表委员们也未曾停止讨论。国家邮政局和各大电商平台进行了大量探索,截至目前,全国电子运单使用率达98%,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52%,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75%,但相对于电商行业的巨大体量,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在许多城市,快递包装垃圾增量占到生活垃圾增量80%以上,可见发展虽有成绩,但形势依然严峻。
快递包装的治理难点之一,在于难以回收。尽管一些大型快递企业、电商已经尝试促进回收再利用,但其实我国快递包装回收利用率并不高。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快递包装物的总体回收率不到20%,快递包装中塑料实际回收率更不到10%。这与经济效益有关,塑料袋虽然可以分解为塑料颗粒进行循环利用,但回收成本极大,还有可能造成其他污染,大部分企业不愿意这样做。在这方面,有委员谈到通过税收优惠、奖励、补贴等手段鼓励企业,是值得尝试的一种办法。
笔者认为,更为有效和现实的方法是减量化。一方面,许多产品存在过度包装现象。有些商家为了追求精美,除了塑料袋还有纸袋、无纺布袋等,层层叠叠,实用性不足,有改进空间。另一方面,“限塑令”在线上也有名存实亡之虞。许多快递以安全、稳当之名,不加节制地使用塑料产品,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关于这方面,外卖行业自备餐具或可以提供借鉴,在垃圾分类的推行中,许多城市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见,延长“限塑令”监管链条,有事半功倍之效。
从长远来看,推广绿色包装不仅是一个行业问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绿色循环产品的使用,到包装回收体系的建立以及快递包装耗材的减量化,都需要从国家标准、行业规范、政策支持到落地法规,形成更完善的机制,奖惩措施到位,可操作性强,减少直至杜绝不环保包装,让绿色包装推广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