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大火,需要全世界的人来消化,这与气候变化所面临的尴尬情形非常类似,警示我们气候领域的“公地悲剧”越来越严峻。
持续四个多月的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已经造成至少26人死亡,数千所房屋被烧毁,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可能因此减少0.4%,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应对火灾上的不力,引发了当地民众的批评。
在舆论压力下,莫里森承认,目前的危机已经把联邦政府的“宪法权威”推到危险边缘;同时在山火与气候变化关系的问题上也出现转变,此前他曾一度回避两者联系,如今也提出澳大利亚正在提升目前环境现状下的“适应能力”和“韧性”。
但大火影响的远不只是澳大利亚自己。据NASA的科学家介绍,森林大火的烟雾已经“穿过地球一半”,并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空气质量,新西兰首当其冲,产生了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山区的积雪也在变暗,新西兰人可谓“人在家中坐,烟从天上来”。
某种程度上,澳大利亚森林大火影响的外溢犹如涟漪效应:围绕澳洲,向外扩散。
一个国家的大火,需要全世界的人来消化,这其实与气候变化所面临的尴尬情形非常类似,气候领域的“公地悲剧”越来越严峻,一些国家靠着“侥幸”来硬撑,但灾难随时可能来临。
去年年底,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无果而终,一些大国拒绝承担减排责任。世界资源研究所所长安德鲁遗憾地说:国家经济发展领域的野心与全球日益迫切的气候需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这次跨年森林大火再次给人们敲响警钟,我们的生态系统在地球不断升温的背景下是非常脆弱的。澳大利亚最近几年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直打退堂鼓,面对不断扩大的山火,多地民众最近集会呼吁政府更重视气候问题。
2014年起,澳大利亚政府废除了要求大型工业排放企业为其温室气体排放付费的法律,澳大利亚温室气体排放逐年增加。澳大利亚在2015年巴黎气候会议之前宣布的气候目标是,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2005年水平上缩减26%-28%。但这几年并没有采取具体行动来落实,这届政府上台后,又放弃了一项旨在推动电力系统减排的政策。
对此,澳大利亚政府显然需要反思,在减排上的犹疑和倒退,不但无益于问题解决,反而会加剧严重程度,最终自己吞下干旱和山火的苦果。因此,有必要恢复大型工业排放企业为二氧化碳付费的法律,同时像美国和中国一样,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光照充足、风力充沛,在新能源的利用上其实很有优势。同时,在交通、农业、重工业和采矿等领域,也要进一步采取减排行动,才能逐渐脱离气候变化带来的困境。
当然,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一两个国家的事,地球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环境的伤害也显而易见。在澳洲的这场大火中,其实没有哪个国家是真正的局外人。我们既是原因之一,也将承担部分后果。推广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更大幅度的减排,需要各个国家的行动。
(作者为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