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基层群众的幸福底色
2020-01-09 10:03:43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孙军民
 

  基层治理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方面,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不久前,一部聚焦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电影《小巷管家》上映,生动展现了首都基层干部如何把基层治理和百姓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是最后一米的生动实践。以“小巷管家”为代表的基层干部是城市基层治理最末端的枢纽环节,虽然微小,却给广大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有力助推解决社会治理问题,这为探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提供了经验参考。

  “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基层治理要坚持党建引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一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引导群众参与治理。通过开展区域化党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另一方面,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级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让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回应,把各项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就要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此,我们坚持群众诉求就是“哨声”,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为导向,持续在解决突出民生难题上下功夫,在提升居民生活环境上花大力气,解决好群众的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等事,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既要通过搭建协作平台、拓宽协作渠道、创新协作方式,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互益的格局,又要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明确基层自治边界,完善参与治理渠道,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发挥法治保障和德治引领作用,引导公众培育和形成法治思维,用崇德向善力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法治保障至关重要。比如,完善法律制度设计,统一和规范赋权事项,向基层赋权增能,破解基层“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又如,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基层法治队伍工作能力,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用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律方式解决问题。为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才能真正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随着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不断下移,各类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基层治理也将持续推向纵深。我们相信,以“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为抓手推进基层治理,将会涌现越来越多的“小巷管家”,不断擦亮基层群众的幸福底色。


 
责任编辑:于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