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升级“京郊游” 民宿有了“身份证”——北京出台乡村民宿指导意见剑指行业痛点
2019-12-26 20:05:19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骆国骏 张漫子
 

  北京市文旅局会同有关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剑指乡村民宿住宿经营合法性等痛点,明确了北京乡村民宿的设立条件与审批流程,解决了乡村民宿审批无法可依的困局。

  这意味着曾经游走于经营“灰色地带”的乡村民宿将迈出“转正”的关键一步。同时,资金支持、金融扶持等政策打出组合拳,不仅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也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让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民宿不再是“黑户”:办好“一照两证一系统”即可“转正”

  住宿经营合法性一直是困扰民宿从业者的“老大难”问题。密云一家乡村民宿经营者邓女士表示,“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无法给客人开具住宿发票,虽然是正规经营,但相关证照迟迟办不下来。”

  此前,乡村民宿因民宅经营的性质,无法办理住宿业经营必需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导致乡村民宿的经营多处于“灰色地带”。

  针对此问题,意见将乡村民宿界定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业态,属于住宿业,有别于旅馆业,将曾经的“三证一照”升级为“营业执照、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安机关的信息采集系统”,有效解决了乡村民宿面临的住宿经营合法性问题。

  空心村不空了:归乡建造“乌托邦”,村民在家门口挣上“风光钱”

  随着京郊民宿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乡愁寄托,乡村民宿成为京郊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不仅催生了民宿和酒店设计、融资、运管、培训、餐饮等服务业态,促进了游乐娱乐、休闲度假、医疗养老、创意农业等产业发展,还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向京郊汇聚。

  依托今年举办的北京世园会,北京延庆的一批小众景点如今成了网红景区。周边的村子变了模样:不仅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村容村貌大大提升,还为村民们带去了“金色”的希望。

  姚官岭村是位于延庆东部、有着绿水青山的浅山区村落。为了将生态优势转换为“美丽经济”,村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整合村内闲置院落,与延庆民宿联盟合作开发民宿项目。

  今年5月,“左邻右舍”“原乡里”“大隐于世”等7家延庆精品民宿在姚官岭携手创立了“合宿·延庆姚官岭”品牌,延庆首个民宿集群由此诞生。在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的同时,品牌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解决了以往单体民宿运营成本高、品牌培育期长的问题。

  姚官岭村党支部书记张晓静告诉记者,这7家民宿中有4家民宿的创始人都是曾在都市工作多年后,返乡创业做起民宿。

  就这样,村民在家门口挣上了“风光钱”。合宿·延庆姚官岭运营负责人张海超告诉记者,村民把房子租给了合作社,房租年收入可达1万元,13名负责前台接待、卫生服务、水电维修等工作的村民,月平均收入3500元。此外还有种植蔬菜、薰衣草等花卉的收入不等。

  小小乡村民宿带动了“三产联合、多业融合”的民宿经济业态。村里青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还组织村民盘活当地农产品,将绿色农产品卖给住进民宿想带点特产回城的客人。乡村民宿的发展,拉长了“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条,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投资人经营者的新乐土:化解经营风险、破解投融资难题

  经过20多年发展,继以农家乐为主的民俗旅游以后,京郊的乡村旅游实现了升级和迭代:住的还是农民的房子,老板换成了城里的投资人;外观还是农宅,内部却是更有品质的设施和服务。

  近年来,对精品民宿的火热需求刺激大量资本进入民宿和相关产业。据统计,北京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体的乡村精品民宿规模在500家左右,累计对接社会资本数十亿元,盘活闲置农宅3000余户。

  为保障投资人和经营者的利益,2016年底,京郊旅游政策性保险平台建成,化解经营者风险,解决了单个经营者买不起或保险公司不愿低价承保等问题。2018年承保经营户4455户,累计承担风险金额超过30亿元。

  为了解决民宿业投融资难的问题,本月初上线的京郊旅游投融资服务平台将进一步推动京郊游资源与社会资本的对接,为京郊游项目提供更多保障。目前,涵盖京郊精品酒店、高端民宿、古旧村落旅游开发、康养旅游等7类项目投资总额达120亿元。

  上述意见还明确,北京还将通过奖励、贴息等多种方式调动农民、社会资本参与民宿发展的积极性。

  北京市文旅局局长陈冬表示,到2022年,北京将推出2000余家乡村精品民宿,打造一批乡村民宿特色乡镇,推动乡村民宿规划更加合理、发展更加有序、产品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服务更加规范、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实现乡村民宿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孙溯清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