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门居民”到“湾区居民”:澳门百姓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今年11月,因工作安排,澳门人陈志辉来到珠海横琴办公,暂时告别在澳门街坊总会长达9年的工作岗位。
短短一个月,他不仅适应了“琴澳双城”的生活,还开始为越来越多“双城”生活的澳门居民提供各项社区服务。
“在横琴居住的澳门居民面临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不同的挑战,我们就是他们和本地居委会、政府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陈志辉说。
陈志辉是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以下简称“街坊总会”)的一名全职社工。街坊总会服务网络覆盖全澳门,被当地人称为澳门的“超级居委会”。
与陈志辉一同过来横琴常驻办公的还有3名资深社工,年纪均在30岁左右。今年11月,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揭牌,这是澳门社团在内地开设的第一间社会服务中心。一年前,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中山办事处正式运营,开创了澳门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进驻内地的先河。
从办事处到服务中心背后,是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变身“湾区居民”的最佳见证。仅在横琴一地,澳门居民就购置了近6000套各类物业,一年有9200人次澳门居民在横琴就医;在中山三乡,约有3万多名澳门乡亲在当地生活;截至今年9月,在广东高校就读的澳门学生超过2000名。
陈志辉说:“我们的服务对象既包括在横琴创业、就业、就学、居住、旅游以及养老的澳门居民,也可以向横琴本地居民提供针对性、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
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小横琴社区,面积约2200平方米,设有耆趣室、儿童游乐室、玩具图书馆、阅读天地、多功能活动室及辅导室,集社区家庭服务、长者服务、儿童青少年服务、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社工培训等服务于一体。
“琴澳合作已经从经济领域逐步拓展到社会民生、社会治理领域。”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理事长吴小丽表示,“横琴综合服务中心是澳门经验、澳门标准、澳门特色与横琴实际的有机结合。”
陈志辉此前在澳门的服务对象是问题青少年。来横琴后,他的业务更广泛了。一方面要在中心随时接受上门咨询的澳门居民,另一方面他也要走进社区,上门收集居民的诉求,最后反馈给当地居委会。
“对横琴来讲,我也是一个新人,政策法律法规也需要尽快补课。”陈志辉还在继续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澳门街坊总会深度介入到了澳门人的日常生活中,已成为当地人理所当然的一部分。”陈志辉说,“澳门居民希望在横琴也能体验到澳门服务。”
澳门居民傅志云夫妇4年前在横琴购买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四房户型,他在澳门开出租车、妻子做环卫,家庭月收入2万元左右。宽敞明亮的大房子,让傅志云选择成为常驻横琴的一员,每天开车通行于莲花海关。
“工作在澳门,居住在横琴,我们饮了头啖汤,也是拓荒牛。现在横琴的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生活还不方便。所以会遇到一些生活中的问题。”61岁的傅志云对内地的行政管理体系并不熟悉,而陈志辉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方便和温暖,“我们的诉求将得到及时回应了。”
每到这时,陈志辉就会拿出笔和工作本,将傅志云反映的情况一一记录。在陈志辉给记者的清单中,涉及交通、生活设施配套、澳门单牌车过关、医疗教育等问题。“我们就是澳门居民融入横琴的一个连接器和缓冲垫。”陈志辉说。
按照规划,横琴将为1万户澳门居民提供“澳门新街坊”住房供应。随着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澳门居民进入横琴生活、学习、工作,目前已有300多澳门居民在珠海购买了医保。民心相通的湾区,正在为澳门的发展和民生福祉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横琴是澳门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在内地就医、居住、创业,已成为越来越多澳门人的主动选择。”陈志辉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我们很自豪贡献了自己的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