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用水源地环境隐患大降 3年清理万余违法问题
2019-10-25 09:50:52 | 来源:法制日报 | 作者:郄建荣
 

  2016年5月,我国饮用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第一枪在长江经济带打响。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319个饮用水源地清理出的490个违法问题被逐一整治销号。2018年,长江经济带县级饮用水源地整治展开,同步启动的还有长江经济带以外的其他省份地级以上城市水源地整治,到2018年年底两项整治行动共完成6251个环境违法问题的清理整治。

  2019年,生态环境部提出,年底前要完成全国所有地区县级及以上水源地违法问题整治,涉及156个地市(主要是长江经济带以外的)527个县899个水源地3626个违法问题。生态环境部透露,截至今年10月13日,已完成3515个问题的整治,完成比例达到97%,只有111个问题未完成整治。

  从长江经济带11省(市)126个地市到全国31个省(区、市)300多个地市,2800多个水源地,历经3年,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到今年年底,我国县级以上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基本完成,届时将消除水源地环境风险隐患10367个。而随着10367个环境问题的清理整治完毕,数亿人家里“水缸”子的安全度将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多次强调,饮用水水源地是老百姓的大水缸,要当成重中之重,紧盯不放,一抓到底,要切实消除各类水源地环境安全隐患。

  整治工作已进入倒计时 问题拉条挂账逐一销号

  据生态环境部执法局介绍,针对今年年底须完成清理整洁的3626个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部与各地协调联动,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整治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对各类违法问题逐一拉条挂账,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10月13日,在今年涉及的156个地市中,已有116个地市完成水源地整治任务,占城市总数的70%以上。其中,北京等8个省份己经完成整治任务。山东等10个省份整治进度超过90%,海南整治进度为86%,也超过了序时进度要求。在未完成整治的40个地市中,广西玉林市、河池市,辽宁锦州市问题数相对较多,分别有17个、10个和7个。

  为协调解决剩余的“硬骨头”问题,今年10月15日,生态环境部进行视频调度,4个省(区)生态环境部门和10余个地市参加调度。在视频调度上,包括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在内的19人先后发言,平均每个人发言不到3分钟。翟青指出:“发言时间虽然不长,但每位同志都讲得很实,对具体问题及整治措施掌握得很清楚,说明同志们对群众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为任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今年的整治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执法局这位负责人说,生态环境部与相关地区连线调度,目的是对当前存在的“硬骨头”问题加强调度分析,研究细化举措,全力以赴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三年清理万余违法问题 诸多重大风险隐患消除

  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作出的重要指示。根据这一指示精神,2016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了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整治专项行动。

  1984年11月,我国水污染防治法颁布实施,此后,1996年5月、2008年2月、2017年6月,水污染防治法经过3次修订。无论是1984年实施的水污染防治法还是3次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均对我国饮用水源地保护提出明确要求。其中,修订后的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在我国集中式饮用水源要划定一级、二级保护区并设立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同时,法律规定一级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有与饮用水源无关的任何项目,二级保护区内不得建有污染项目等。

  但是,直到2016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长江经济带地级以上城市环境违法问题清理时,我国饮用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才露出冰山一角。而大规模的违法问题清理整治时间与水污染防治法提出要求的时间整整推迟了近25年。

  比时间账更难还的是,有的违法项目在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之前就已经存在,有的存在时间甚至数十年之久。对于这些“硬骨头”,生态环境部提出的整治原则是,法律规定保护区内严重威胁老百姓饮水安全的问题必须依法整治,包括一些位于取水口上游的工业排污口,一些油库码头、尾矿等威胁饮用水安全的问题……

  针对水源地整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生态环境部建立了整治项目滚动管理、难点问题包保帮扶、卫星遥感技术支持、视频调度、信息沟通等一整套工作机制,紧盯水源地难点、重点问题,持续推进整治效果。

  2018年10月,李干杰专门致信相关省市主要负责同志,请这些同志高度重视并督促做好水源地整治工作。同时,生态环境部分管副部长多次下到市县对清理整治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各地党委、政府也把解决水源地安全问题纳入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事项。

  2017年12月30日,随着湖南省株洲市二、三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内大唐电厂新温排口的正式启用,长江经济带上饮用水源保护区内490个环境问题中的最后一个清理整治宣告完成。

  2018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生态环境部以同样模式完成了长江经济带县级、其他省份地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源地6251个违法项目的清理整治,5.5亿人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得到提升。

  2019年,生态环境部又启动了除长江经济带以外的20个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县级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到今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将完全国县级以上地区饮用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的清理整治。从长江经济带到全国县级水源地整治,三年时间,10367个违法问题将被一一销号。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通过3年整治,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一大批多年来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许多水源地重大风险隐患得以消除,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在清理整治中,芜湖中石化油库码头彻底完成搬迁,为此,芜湖市百姓曾感慨地说:“多年担心的水源地安全问题终于解决了。”

  卫星遥感+App监管可视 一键精准还原执法现场

  《法制日报》记者从生态环境部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在饮用水源地违法问题清理过程中,生态环境部积极探索“卫星遥感+App”方法,将水源地保护区边界信息、执法人员即时定位信息、水源地环境问题数据等融合输入水源地执法App中。执法App的开发应用,成功破解了水源地排查整治存在的难题。同时,通过卫星遥感把纸上文字描述的抽象边界“具象化”。

  这位负责人说,目前,全国2000多个县级及以上水源地保护区边界、2018年已完成整治任务的6251个水源地环境问题和2019年各地排查发现的3626个环境问题及整治效果均已实现“可视化”。

  他透露,通过水源地执法App定位问题经纬度,记录日常巡查轨迹,上传留存现场执法证据图像等,有效收集并整合现场信息,一键精准还原到执法现场,实现“部、省、市、县”四级数据同步管理。此外,通过周期性的卫星遥感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原始档案”进行比对,实现水源地长期动态监管,有效防控问题反弹。

  将派包保组赴地方调研 协助解决地方实际问题

  生态环境部执法局局长曹立平说,尽管水源地整治任务总体顺利,但剩下的多为“硬骨头”问题,其中包括更换取水口、农村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维护、跨区域水源保护区调整等。他说,眼下距今年年底还剩不到三个月时间,一些问题仍存在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风险,不可掉以轻心。

  对此,生态环境部联合各省厅对尚未完成的111个问题及后续措施逐一进行研判。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提出,将继续加强协调沟通,精准施策。对涉及到取水口变更及保护区划定的,相关省级环保部门要提前介入指导,加强协调,依法依规推进;对涉及工程施工问题的,在坚持“质量优先、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优化方案,分段施工,保证实效。

  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关乎民生的政治问题。曹立平透露,近期,生态环境部将派出由司局长带队,组织包保协调组赴地方清理整治现场开展调研帮扶,协调解决地方实际问题,确保整治实效。

  2019年,生态环境部提出,年底前要完成全国所有地区县级及以上水源地违法问题整治,涉及156个地市(主要是长江经济带以外的)527个县899个水源地3626个违法问题。截至今年10月13日,已完成3515个问题的整治,完成比例达到97%,只有111个问题未完成整治。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