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举行电子卷宗“一键归档”上线仪式。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靳学军,海淀区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邵明艳共同按下启动键,海淀区法院率先实现以“一键归档”形式完成卷宗归档。
此次海淀区法院打通了卷宗自立案到归档的关键节点,克服了以往案卷在审判阶段经扫描形成电子卷宗,审结归档后再次扫描形成电子档案的“一案两扫”困境,既可确保电子卷宗全流程使用,又可提升卷宗归档效率,还将满足当事人查阅电子档案的即时需求。
在电子卷宗生成电子档案流程中,诉讼服务、立案前端、法庭均配置了1分钟可扫描50页正反面纸张的高扫仪,大大提高了电子材料生成速度。对于无法使用高扫仪扫描的诉讼材料,辅以高拍仪逐页扫描,确保卷宗扫描及时、高效、全覆盖。同时,将高扫仪与电子卷宗系统对接,运用OCR、智能识别技术,实现高扫仪生成电子材料自动回填至审判系统。
立案阶段,当事人信息回填至立案系统,逐步减少人工录入工作量,将更多人力投入到后端审判中;审判阶段,法官一方面可以在审判系统中直接浏览生成的电子卷宗,另一方面在庭审时可以当庭扫描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并将非必要由法院留存的材料退还给当事人,既便于双方当事人举证、质证,又节约了纸张等办公材料,此举亦为无纸化庭审夯实根基。
据介绍,“一键归档”实现了电子卷宗与电子档案无缝对接。海淀区法院在北京高院的大力支持下,根据试点工作顶层设计,在“智汇云”审判系统中嵌入卷宗“一键归档”功能。
具体而言,电子卷宗系统以OCR技术为基础,实现图片内容到文本信息的转换,在智能识别、筛选分类、信息回填、自动归目等技术支持下,生成备考表、卷皮等制式归档材料,审判团队经核对无误,点击“一键归档”,电子卷宗将直接转入电子档案系统。
早在2018年11月,海淀区法院即被最高人民法院确立为北京市唯一一家开展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案件归档方式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启动至今,海淀区法院已经贯通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电子档案流程,并在与最高人民法院、海淀区档案管理部门沟通之后,根据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案件归档实际,拟定《人民法院诉讼文书材料排列顺序》等规范性文件,规范指引该项工作开展。
海淀区法院研发的打通电子卷宗“一次扫描”和“一键归档”系统,将有效推进审判方式的革新,真正实现智慧法院的应有之义。该次创新也标志着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案件归档方式试点工作从研发阶段向深度应用阶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