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这爱,非居高的施舍,乃谦恭地仰望,接受苦难,从而走向精神的超越。
——史铁生《病隙碎笔》
2018年9月28日早上,李庆军永远闭上了眼睛,距离他正式离开工作岗位接受手术,不足一个月。9月1日,换肾手术的前一天,他还在上班。在被推进手术室的前一刻,他打出了13个电话,事无巨细地向同事交代工作。原本,一位法官因病离世,就像小水滴汇入大海,悄无声息。
而随着李庆军离世,他连续记录了11年的日记首次曝光,整整19本,记录了他生命燃成灰烬前最后的时光。以病床为桌、药水为墨、病痛为笔,这与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有异曲同工之处。言语之间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响亮的口号,只有严于律己的态度、司法为民的承诺和正视苦难的坦然。
怀着对李庆军法官的敬仰之情,我们通过电视、网络集中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越深入了解这位看似平凡的法官,越是能从点滴之处受到震撼和启发。翻看他的过往,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万众瞩目的大案要案,只是众多恪尽职守法官群体的缩影。
拖着病躯奋战在审判一线长达11年,在确诊尿毒症到离世的4年间,一天审查案件最多达几十件,他的坚守和执着让每一个人心生敬意,体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忠诚、干净、担当。
“越是扛着麻袋、大包小包来开庭的当事人,越要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和注意力。标的额再小的案件,对普通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事,案件结果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李庆军走了,但他的话却深深地留在所有法院人心里。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人民法官,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秉公司法、清正廉洁,始终坚持拼搏精神和朴素作风,用点滴小事书写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审判事业的热爱、对生活的乐观坦然。
“活着要有活着的质量,我不想让亲人为我的身体担忧,给他人带来精神压力,我尽可能弱化自己的病情,有点自欺欺人,装得若无其事。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仍然想像常人一样享受享受生活。”
不忍心让家人承受压力,不舍得离开奉献一生的工作岗位,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早已融入血液、融入灵魂,工作就是他的精神寄托,只有办好每一个案子,他才觉得人生没有虚度。而他的隐忍和坚强,只有日记本知道。
“每当我在打判决书的时候,总感觉败诉的一方当事人在看着我。我们在办理每一个案件的时候,一定要把事实查清楚,把道理讲明白,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字字千钧,彰显了一名人民法官的浩然正气。25年,他坚守政法岗位半生,在多办案、办难案中摸索总结经验、苦练过硬本领,以扎实的业务素养和过硬的案件质量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任,这是维护公平正义的责任使然、坚守司法为民的初心使然。
回想起自己第一天踏入法院大门,仰望国徽、一步步爬上台阶时的兴奋;
第一次身着制服、将法徽别在胸前的自豪感;
第一次走进法庭,庄严神圣,令人肃然起敬;
第一次完成一篇材料,得到领导和同事肯定时的喜悦……
凡此种种,历历在目。我不禁反问自己:还记得当时来法院的初心吗?扎根基层无悔奉献,将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使命扛在双肩,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只有心中有所坚守,始终不忘来时的初心,才能立足本职、踏实前行。
25年很长,可以遍历江山,周游世界;25年也很短,只够做定分止争这一件事。一心干事,一身干净,这位大山赤子,归去仍怀初心。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伟大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司法工作者,我们更要坚守初心,肩负时代重任,向榜样看齐。怀揣法治梦,肩负新使命,恪尽职守,砥砺前行。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