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梦、追梦、圆梦——粤港澳大湾区为港澳民众开辟更广阔发展空间
2019-06-18 19:39:35 | 来源:新华网
6600万人口、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GDP逾万亿美元,媲美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成熟的世界级湾区,并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范围涵盖珠三角9城市及香港、澳门的粤港澳大湾区已扬帆起航,为港澳居民提供更多机会,为创业开辟更多空间,为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香港:在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上谋得一席
每星期至少有3个工作日,“85后”创客林恒一会从位于香港新界元朗的家里出发,来到位于深圳前海的办公室上班,傍晚再返回香港。这样的“双城生活”,他已经坚持了3年多。
2012年,林恒一开始在香港数码港的孵化器创业,把他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智能办公物业管理。2015年博士毕业后,他决定把公司搬到离家较近的观塘,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深圳设立子公司。
恰逢深港两地政府鼓励青年创业者到前海发展,他和合伙人选择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落地。“梦工场的一些管理模式贴近香港,还在租金、税务等方面给青年创业者政策优惠,有助香港初创团队成长,在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上谋得一席。”
深圳还为他的产品搭建产业链提供了可能。“我们在前海研发的智能硬件,可以直接在深圳找到资源来生产,生产出来后拿到香港的项目上应用。下一步,我还打算开拓内地市场。”
林恒一表示,他的事业发展恰好赶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步伐。“大湾区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进入内地发展的黄金机会。国家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香港可以更加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所长,并与其他城市互动起来。”
过去十多年,在香港建筑工程业工作超过40年的吴仲佳在深圳等地参与过多个建筑项目,6月在香港创立由粤港澳三地建筑、工程、城市规划界别等专才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筑学会。
吴仲佳表示,今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放宽建筑专业人士在大湾区提供服务的限制,支持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的专业人士在内地创业、就业和发展,为他们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他说,随着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加强,粤港澳三地加强经验分享与交流学习,将可提升大湾区建筑业整体竞争力。
伴随大湾区的发展,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提速。今年广东省重点投资项目金额高达6500亿元,其中超过60%用于基础设施。吴仲佳预计,大湾区内建筑工程相关职位将持续涌现,市场将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
澳门:加强对青年创业支持
在“9+2”的另一个重要支点澳门,大湾区建设的外溢效应也逐渐显现。
“80后”澳门人李卉茵在广州出生,在澳门读中小学。10年前,她从澳门一家政府机构跳槽,开始了创业之路。她创办过时尚杂志,学习过昆曲,现在往来大湾区创业。
她坦言,由于澳门福利好、人均收入高,初创企业很难负担高企的人力成本。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融合,给她的创业带来了希望。
“大湾区要融合发展,人才的自由流动是重要条件之一。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人才等资源流动更加顺畅,这才是澳门创业者的未来。”她说。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了对青年创业的支持,从政策指导、行业对接、融资支持等方面予以帮助,并和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创新创业机构进行合作,方便创业者在大湾区的工作和生活。
李卉茵的文创品牌“澳门好时节”在坚守之后迎来了柳暗花明。现在,这家坐落在澳门大三巴附近的文创店,既出售独家设计的中式时装,又可以品茶、弹琴、唱昆曲,成为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
2018年11月,李卉茵带着这个创业品牌,代表澳门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把澳门设计的带有刺绣、汉字等中华传统美学元素的中式服装展现给世界。
澳门广州社团总会副会长黄家伦说,现在不少澳门人已经在大湾区工作。“我就是一个例子,我不仅在大湾区出生,更在大湾区创业营商和生活,每天穿梭于澳门和内地。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打破区域城市的界线,充分发挥青年的力量。”
广东:为港澳青年创业提供弯道超车新机会
在广州创业近两年后,28岁的香港青年设计师吴嘉惠和他的团队已顺利跨过了创业的最初阶段,正全力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
2017年,从英国硕士毕业的吴嘉惠经过大半年的考察,决定将创业计划落地广州。他和同样来自香港的几个“90后”伙伴共组创业团队,成立设计工作室。“大湾区市场潜力巨大,这给了香港的青年创业者弯道超车的新机会。”吴嘉惠说。
如今,吴嘉惠的团队已在广州成功打造出了“港味”十足的“TimeTable精品联合办公空间”。在这里,不仅有宽阔的公共区域,还有公共健身房和阅读区等配套设施。目前,空间已入驻了一批港澳青年企业和创业团队,领域涵盖文创设计、互联网产品、文娱产业等。
“广州的政府部门非常重视香港年轻人,为我们创业提供了许多帮助。不仅注册企业方便高效,而且还帮我们港澳企业协助处理许多事情。”吴嘉惠说,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的创业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公司注册、人员招聘。
5月中旬,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两地提出将联合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青年创业基地,为香港青年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创造更便利的条件。会上,“TimeTable精品联合办公空间”成为粤港两地政府确定的首批10个“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之一。
自今年6月起,广州正式施行大湾区内地城市首个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行动计划,为港澳青年在穗学习、实习、交流、就业、创业、生活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广州将设立总规模10亿元覆盖创业各阶段的港澳青年创业基金,重点投资港澳青年初创项目。
2015年起,广东省港澳办、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青年发展委员会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为香港青年提供了1000多个实习岗位,不少实习单位为世界500强企业。
今年,来穗参与该项实习计划的港生达300名。“希望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亲身体验内地的职场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潜力和创业机遇,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出长远规划。”参与实习的香港大学学生邹芷晴说。(记者查文晔、郜婕、朱宇轩、徐弘毅、王晨曦)
香港:在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上谋得一席
每星期至少有3个工作日,“85后”创客林恒一会从位于香港新界元朗的家里出发,来到位于深圳前海的办公室上班,傍晚再返回香港。这样的“双城生活”,他已经坚持了3年多。
2012年,林恒一开始在香港数码港的孵化器创业,把他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智能办公物业管理。2015年博士毕业后,他决定把公司搬到离家较近的观塘,并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在深圳设立子公司。
恰逢深港两地政府鼓励青年创业者到前海发展,他和合伙人选择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落地。“梦工场的一些管理模式贴近香港,还在租金、税务等方面给青年创业者政策优惠,有助香港初创团队成长,在国家发展的高速列车上谋得一席。”
深圳还为他的产品搭建产业链提供了可能。“我们在前海研发的智能硬件,可以直接在深圳找到资源来生产,生产出来后拿到香港的项目上应用。下一步,我还打算开拓内地市场。”
林恒一表示,他的事业发展恰好赶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步伐。“大湾区建设为我们提供了进入内地发展的黄金机会。国家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香港可以更加明确自身定位,发挥所长,并与其他城市互动起来。”
过去十多年,在香港建筑工程业工作超过40年的吴仲佳在深圳等地参与过多个建筑项目,6月在香港创立由粤港澳三地建筑、工程、城市规划界别等专才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建筑学会。
吴仲佳表示,今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放宽建筑专业人士在大湾区提供服务的限制,支持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的专业人士在内地创业、就业和发展,为他们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他说,随着大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加强,粤港澳三地加强经验分享与交流学习,将可提升大湾区建筑业整体竞争力。
伴随大湾区的发展,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提速。今年广东省重点投资项目金额高达6500亿元,其中超过60%用于基础设施。吴仲佳预计,大湾区内建筑工程相关职位将持续涌现,市场将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
澳门:加强对青年创业支持
在“9+2”的另一个重要支点澳门,大湾区建设的外溢效应也逐渐显现。
“80后”澳门人李卉茵在广州出生,在澳门读中小学。10年前,她从澳门一家政府机构跳槽,开始了创业之路。她创办过时尚杂志,学习过昆曲,现在往来大湾区创业。
她坦言,由于澳门福利好、人均收入高,初创企业很难负担高企的人力成本。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融合,给她的创业带来了希望。
“大湾区要融合发展,人才的自由流动是重要条件之一。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人才等资源流动更加顺畅,这才是澳门创业者的未来。”她说。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了对青年创业的支持,从政策指导、行业对接、融资支持等方面予以帮助,并和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创新创业机构进行合作,方便创业者在大湾区的工作和生活。
李卉茵的文创品牌“澳门好时节”在坚守之后迎来了柳暗花明。现在,这家坐落在澳门大三巴附近的文创店,既出售独家设计的中式时装,又可以品茶、弹琴、唱昆曲,成为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
2018年11月,李卉茵带着这个创业品牌,代表澳门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把澳门设计的带有刺绣、汉字等中华传统美学元素的中式服装展现给世界。
澳门广州社团总会副会长黄家伦说,现在不少澳门人已经在大湾区工作。“我就是一个例子,我不仅在大湾区出生,更在大湾区创业营商和生活,每天穿梭于澳门和内地。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打破区域城市的界线,充分发挥青年的力量。”
广东:为港澳青年创业提供弯道超车新机会
在广州创业近两年后,28岁的香港青年设计师吴嘉惠和他的团队已顺利跨过了创业的最初阶段,正全力投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
2017年,从英国硕士毕业的吴嘉惠经过大半年的考察,决定将创业计划落地广州。他和同样来自香港的几个“90后”伙伴共组创业团队,成立设计工作室。“大湾区市场潜力巨大,这给了香港的青年创业者弯道超车的新机会。”吴嘉惠说。
如今,吴嘉惠的团队已在广州成功打造出了“港味”十足的“TimeTable精品联合办公空间”。在这里,不仅有宽阔的公共区域,还有公共健身房和阅读区等配套设施。目前,空间已入驻了一批港澳青年企业和创业团队,领域涵盖文创设计、互联网产品、文娱产业等。
“广州的政府部门非常重视香港年轻人,为我们创业提供了许多帮助。不仅注册企业方便高效,而且还帮我们港澳企业协助处理许多事情。”吴嘉惠说,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他的创业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公司注册、人员招聘。
5月中旬,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两地提出将联合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青年创业基地,为香港青年来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创造更便利的条件。会上,“TimeTable精品联合办公空间”成为粤港两地政府确定的首批10个“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之一。
自今年6月起,广州正式施行大湾区内地城市首个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行动计划,为港澳青年在穗学习、实习、交流、就业、创业、生活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广州将设立总规模10亿元覆盖创业各阶段的港澳青年创业基金,重点投资港澳青年初创项目。
2015年起,广东省港澳办、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青年发展委员会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为香港青年提供了1000多个实习岗位,不少实习单位为世界500强企业。
今年,来穗参与该项实习计划的港生达300名。“希望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亲身体验内地的职场文化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潜力和创业机遇,为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做出长远规划。”参与实习的香港大学学生邹芷晴说。(记者查文晔、郜婕、朱宇轩、徐弘毅、王晨曦)
责任编辑:魏悦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