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绥德法院快速执结 执行到位5728箱红枣
2019-03-01 15:00:08 | 来源:陕西省绥德县人民法院
1月17日,陕西省绥德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办案人员执行到位一批特殊的标的物——5728箱红枣,装了满满两大车。更值得一提的是,这起案件从移送执行到执行完毕,仅用了一天时间。
申请人耿某和被执行人王某是同乡朋友,王某开办的食品公司加工土特产品。2018年8月24日,两人签订了红枣代加工协议书,之后王某却拒绝交付加工好的红枣,并要求耿某提高加工费。
耿某认为王某擅自提高加工费违反合同法所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且不及时交付加工好的红枣对他造成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向绥德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停止违法行为并赔偿原告损失。绥德法院于2019年1月4日立案。
2019年1月10日,耿某向法院提出先予执行申请,请求对王某存放在食品公司库房内的红枣予以先予执行。法院根据相关法规及时作出民事裁定书,并于1月16日移送执行局执行。
绥德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庭长王华荣针对此案表示:“这是涉民生案件,又是食品加工行业的案子,第一时间执行是法官的责任!”
1月17日上午9时50分,在王华荣的现场指挥下,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并请来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及人陪审员进行现场监督,全程见证执行。
因为准备工作充分,执行过程很顺利,下午3时40分,全部执行标的共计5728件红枣顺利清点装车完毕。法院执行人员护送两辆半挂车安全离开执行现场,并将执行标的全部交付于申请执行人。
“你们执行效率太高了,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申请人耿某领回标的物后满怀激动,不停向办案人员表示感谢。
申请人耿某和被执行人王某是同乡朋友,王某开办的食品公司加工土特产品。2018年8月24日,两人签订了红枣代加工协议书,之后王某却拒绝交付加工好的红枣,并要求耿某提高加工费。
耿某认为王某擅自提高加工费违反合同法所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且不及时交付加工好的红枣对他造成了数万元的经济损失,于是向绥德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停止违法行为并赔偿原告损失。绥德法院于2019年1月4日立案。
2019年1月10日,耿某向法院提出先予执行申请,请求对王某存放在食品公司库房内的红枣予以先予执行。法院根据相关法规及时作出民事裁定书,并于1月16日移送执行局执行。
绥德法院执行局执行一庭庭长王华荣针对此案表示:“这是涉民生案件,又是食品加工行业的案子,第一时间执行是法官的责任!”
1月17日上午9时50分,在王华荣的现场指挥下,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并请来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及人陪审员进行现场监督,全程见证执行。
因为准备工作充分,执行过程很顺利,下午3时40分,全部执行标的共计5728件红枣顺利清点装车完毕。法院执行人员护送两辆半挂车安全离开执行现场,并将执行标的全部交付于申请执行人。
“你们执行效率太高了,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申请人耿某领回标的物后满怀激动,不停向办案人员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刘湉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