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讯 (高冰) 最高人民法院2月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开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即《人民法院第五个五年改革纲要(2019—2023)》(以下简称“五五改革纲要”)。《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8)》白皮书同步发布,以中英文双语形式,系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据了解,“五五改革纲要”是未来五年指导人民法院改革规划和实施推进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依据和关键抓手。同时,对于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的前沿性、瓶颈性问题,也被纳入“五五改革纲要”统筹解决。
“五五改革纲要”主要内容包含10个方面65项改革举措,通过科学构建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服务和保障大局制度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诉讼服务制度体系等10大体系,推动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五五改革纲要”的特点和亮点主要有五大方面: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五五改革纲要”将构建人民法院坚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旗帜鲜明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统领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全领域、贯穿司法改革全过程,推动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审判执行工作基本单元。
二是立足本位谋大局。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五五改革纲要”提出依托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法庭,完善调解、仲裁、诉讼相互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纲要提出完善与港澳特区民商事司法协助体系,健全相互认可和执行民商事案件判决机制;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进一步完善执行转破产机制,加强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
三是紧扣重点抓配套。“五五改革纲要”将系统集成作为重要原则,注重整体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先后时序性,确保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提升改革整体效能。
四是着眼长远定制度。“五五改革纲要”在建设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构建更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制度体系,确保这项改革行稳致远,正面延伸效应不断扩大。
“五五改革纲要”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推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执行制度,构建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长效制度体系。
五是科技驱动助改革。“五五改革纲要”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智慧法院应用体系,不断破解改革难题、提升司法效能。一方面要依托北京、杭州、广州三个互联网法院,探索推进“网上纠纷网上审”的互联网诉讼新模式,一方面要推动语音识别、图文识别、语义识别、智能辅助办案、区块链存证、常见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等科技创新手段深度运用,不断提升移动电子诉讼的覆盖范围、适用比例和应用水平,最终目标是探索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新型管辖规则、诉讼规则,推动审判方式、诉讼制度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8)》白皮书。白皮书系统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据白皮书披露,自“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提出以来,2016年至2018年底,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043.5378万件,执结1936.116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45%、105.09%和71.2%,执行案件整体执结率超过80%。
白皮书指出,针对传统执行查控模式存在的难题,人民法院推进网络查控系统建设助推执行。截至2018年底,全国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为6038万案件提供查询冻结服务,共冻结资金4136亿元,查询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信息984万条,车辆5142万辆,证券1421亿股,船舶193.9万艘,网络资金257.1亿元,有力维护了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此外,完善了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制度机制,破解规避执行难题。截至2018年底,全国法院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288万例,共限制1746万人次购买机票,限制547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3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最高人民法院司改办主任胡仕浩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林文学主持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