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部落变现代 莽人的“希望”与“迷失”
2019-02-20 19:00:01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作者:张睿
  2016年9月,云南省金平县龙凤村村民小组长罗云祥打了一个电话,把弟弟罗云飞从东莞叫回了村里。

  现在,24岁的罗云飞是龙凤村村委会计生宣传员。在龙凤村村民眼中,读过中专的罗云飞文化水平高,最适合做计生宣传员的工作。

  龙凤村是金平县金水河镇的一个莽人安置点——莽人是我国古代百濮族群的后裔,曾过着原始部落生活,2003年人口统计时只有651人。

  走出原始森林定居前,莽人一直生活在中越边境的高山密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猎集生活。但现在,他们已过上了充满现代气息的生活。

  年轻人给家乡带来希望

  莽人群体文化程度不高,至今没有出现过大学生。在昆明读过中专的罗云飞,算是莽人中比较有文化的人。

  近年来,随着政府教育扶贫政策力度加大以及村民收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莽人走进了学校。“很多老人以前没读过书,让孩子去读书是弥补自己的遗憾。”

  2017年,罗云飞在东莞一家鞋厂找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三四千元的月薪不算高,但已相当于莽人几倍的年人均收入。

  罗云飞说,中专学历在找工作时很有用,“学历好的人能去仓库工作,平时负责发货、看管仓库的物品;没学历只能干很累的活。”

  以前,因为村子过于闭塞,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年轻人走出龙凤村之后只有过年才回来,有些人则选择再也不回村里。

  近几年,莽人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像罗云飞这样“飞”出“穷窝”最终又“飞”回来建设家乡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在莽人村寨,购买手机的村民越来越多,便利的互联网将他们与外面的世界紧紧联系起来。

  互联网给这个原始部落群体带来的改变,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尤其明显。在龙凤村,有几户人家的墙上写着王俊凯、权志龙、吴世勋等明星的名字——和很多城里的年轻人一样,年轻莽人同样喜欢追星。

  作为一个“见过世面”的人,罗云飞比一般同龄人更注重穿着。他觉得村里卖的衣服不适合年轻人,于是开始从网上购买衣服和鞋子。

  在他的带领下,很多年轻莽人成了“网购一族”。在这个一度与世隔绝的深山里,甚至出现了帮村民从网上“代购”的服务。有些家庭还用这种方式在网上买到了手机、冰箱等产品。

  “现代化”让民族文化迷失

  莽人是古代百濮族群的后人,原本擅长歌舞,还会自制乐器。然而,随着莽人的生活越来越现代化,族群中很多原有的传统文化已逐渐失传。

  “赖笼”是莽人特有的一种竹管乐器。“赖笼”的主体是一根长约一米的竹管,莽人会在靠近嘴的位置凿出一个小孔,并插入一个竹制的吹口,通过吹口向竹管内吹气,便能发出悠扬的声音。

  以前,莽人小伙就是靠吹奏“赖笼”追求心仪的姑娘。但现在,整个龙凤村会吹奏“赖笼”的人,只剩一位名叫陈自新的老人。

  “赖笼”吹奏出来的曲子单调,缺乏趣味性,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学也学不会”,这是罗云飞对这种乐器的评价。“不仅是‘赖笼’,老年人唱的歌我们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必须他们翻译出来我们才明白。”

  老一辈莽人会唱的歌,都是用莽人语言唱出来的。对于从小学习普通话的年轻人来说,这些歌曲很难理解,学习起来更困难。

  村民罗自芬告诉我们,陈自新最近一次村子里吹奏“赖笼”,是在红河电视台来村里采访的时候。罗自芬当时还试吹了一下,觉得挺费力。

  在接受采访时,罗自芬在头上戴上了精心编织彩色挂饰,并穿上了自己刺绣的带有莽人民族特色的服装。问及戴这些挂饰有何意义,罗自芬说老一代就这么戴,自己也不清楚其中的含义。

  罗自芬上次这么穿戴,是在红河州建州60周年庆上作为莽人代表发表祝福语的时候。“我们都是过年和结婚的时候,或是参加外界活动的时候才会这么戴这么穿。”

  如今在莽人的村子里,已看不到穿民族特色服饰的人。原来一部分会穿莽人传统服装的老人,也因为传统服装制作过程麻烦,全部换上了买来的现代服装。罗自芬说,如今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会有人穿戴莽人的传统服饰。

  问及莽人会过的节日,几位村民给出了相同的答案——中秋节和春节。

  无法传承的莽人语言,学不会的歌曲和乐器,被遗忘的民族服装……在莽人的生活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他们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却遭到了忽视。

  对此,红河学院长期研究莽人的杨六金教授建议,希望可以建立一个莽人的传统文化博物馆,以这种方式努力使莽人的传统文化得以保留。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