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副主席张伯军、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民建中央副主席秦博勇、民进中央副主席王刚、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致公党中央副秘书长卢国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鲁勇和无党派人士、全国政协委员刘红宇先后发言。他们充分肯定2018年以来人民法院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就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加强队伍建设等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
民革中央副主席 张伯军
过去的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带领全国各级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特别是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几项工作令社会各界印象深刻。
结合近期民革中央调研成果,对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是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将已启动的改革试点工作推向深入,不断扩大改革覆盖面,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是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坚持攻坚之后不放松、不懈怠,保持执行人力配备与资源配套稳定,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更高目标迈进。
三是发挥人民法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作用。优化人民法庭职能定位,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科学考核体系,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工作沟通联系。民革中央将继续与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协商课题开展联合调研,力争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民革智慧。
完善管理监督体系
民进中央副主席 王刚
经过一系列有效改革,我国的司法体制得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民法院审判质量和效率、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高。当前,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
我们认为,需要关注的改革内容有:
一是完善管理监督体系。加快健全领导干部办案制度,完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院庭长直接审理机制;建立健全法官、检察官行使办案权与法院、检察院有关领导行使办案管理权、监督权的全程留痕、有效监督、相互制约机制;加强办案团队建设,推动司法人员专业化分工、类案专业化办理,实现集体负责与个人负责相统一。
二是强化案件质量管理。注重引导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交流沟通,通过巡查监督、信息共享、提前介入、及时建议和纠正违法等方式,强化业务研究探讨;完善办案质效评价标准和内容,科学设定办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三是内部挖潜,解决案多人少的矛盾。通过改革,解决小额诉讼程序使用率较低、司法确认程序使用范围过窄、独任制使用范围受限、公告送达时间过长等问题,有效提升程序效能;实现审判辅助事务、司法行政事务集约化、社会化管理;将信息技术真正对接需求;实现案件分流,构建共治共享多元解决纠纷格局。
四是研究最高人民法院的职权定位。应为“政策性法院”制定司法解释、发布指导性案例,尽可能以省高级法院为办案主体,还可充分发挥巡回法庭的办案职能。此外,建议对于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改革的持续推进,专门法院的设立标准、模式和整体布局,遴选委员会的运作程序,开展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等问题给予关注。
建立化解执行难长效机制
民盟中央副主席 张道宏
最高人民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合法权益,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对民盟在法治领域进行参政履职给予了大力支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建议:
一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对于司法放权与监督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一致关系,要以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加以缓解与调节。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监督当中的细节问题。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员额制改革,完善员额法官选任的条件和程序,既要保证入选法官的专业素养,又要激励年轻法官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法院基础建设。根据收案数量的变动,适时动态调整各级各地法院的人员编制。建立科学的法官业务考核机制,减轻一线法官的精神压力。适当提高法官薪酬待遇,加强法官职业保障。建立法官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三是提高立案登记工作质量。改变考核评比中唯数字论的倾向,在关注数量的同时,更要关注案件难度和质量。进一步探索繁简分流、调解速裁和多元化解纷机制,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
四是建立化解执行难长效机制。强化涉执信访工作,强化当事人及普通群众对执行工作的监督,防止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性执行、执行不廉等问题再次涌现。
“精准”破解执行难
民建中央副主席、审计署副审计长 秦博勇
最高人民法院一年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司法为民、自觉接受监督,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特别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司法公信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民建中央高度重视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职责,一直都很关注司法体制改革,每年都会组织民建会员中司法界专家学者和司法实务工作者,对司法领域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近三年来对如何精准破解执行难困境,完善强制执行立法等进行了调研。
法院判决后,执行就是让公平正义得到兑现的“最后一公里”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关键一步。
结合我们的调研情况,就精准破解执行难,尽快完善执行立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尽快完善财产、身份等信息查控制度;二是尽快完善财产处置制度;三是尽快完善信用惩戒制度;四是尽快完善反规避执行制度;五是尽快完善反抗拒执行制度;六是尽快完善“执行不能”案件退出制度;七是尽快完善执行救济制度。
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龚建明
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成效卓著、亮点纷呈。主要体现为四方面的“重要贡献”:扎实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作出重要贡献;服务深化改革开放,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作出重要贡献;加快司法体制改革,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重要贡献。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对法院工作提四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围绕中心,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在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聚焦用力,围绕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和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工作持续发力,聚焦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案件审理,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二是进一步加强公正司法,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全面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坚决纠正和防范冤假错案,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
三是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全力解决“立案难”问题。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
四是进一步加强法官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保障。
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
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李钺锋
最高人民法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握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最高人民法院也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念,不断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机制化联系。
过去一年法院工作亮点很多:一是配合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的效果实在,体现最高人民法院高度的政治担当的同时,注重准确把握法律和政策的界限,对自身功能定位的认识很清醒、很到位。二是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如重庆法院办理的重钢司法重整案,将一家连续6年年均亏损近40亿元、同期面临219起诉讼的企业成功挽救,是我国迄今债务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司法重整。三是持续发力解决执行难问题。去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中,栗战书委员长也对法院执行工作予以肯定。
当前,执行难确实是困扰人民法院的突出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各界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部分地方仍然存在执行案件立案难、执行效率不够的现象;员额制改革中也存在论资排辈、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情况。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建立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执行效率;妥善落实好员额制改革任务,夯实法官队伍建设基础的同时,加强对员额法官的监督管理。
有效提升法官的职业尊荣感
致公党中央副秘书长 卢国懿
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坚持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是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进一步细化侵权行为的认定程序、标准,完善“三合一”审判改革配套机制,加强知识产权法官诉讼能力培育,加强上下级法院间的业务交流和培训。
三是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保护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已有规定,建立完善配套制度,对威胁、袭击、施压法官的行为要坚决惩治,有效提升法官的职业尊荣感。
四是严格执行民诉法相关规定,做到有案必立,消除部分地方法院为应对收结案比按季考核制度而存在的在季度末最后一个月停止立案的现象。同时建立科学、统一的审判质量和效率评估体系,优化评估标准,完善评估机制。
五是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加强致公党内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职务的党员与人民法院的联络,加强致公党内各级组织中法律专业人士和专门委员会与人民法院的合作,建立制度化沟通渠道和定期交流机制。
共同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鲁勇
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全国工商联意见建议,每年听取后即推出有力措施落实,赢得广泛好评。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一项项务实举措有效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取得显著成绩。总体感受是:任务重、亮点多、成效大。特别是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平等保护,加大对涉产权冤错案件的甄别纠正力度,依法再审改判张文中无罪,产生重大反响和良好效果,为民营企业坚定信心、心无旁骛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新的一年,提五点建议:
一是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为民营企业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共同策划专题调研,力争推出新的落实举措和工作成果。
二是持续推动中央关于产权保护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等意见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带动效应。
三是继续大力支持全国工商联开展法律维权服务。目前正在加紧建设法律维权信息服务平台,希望能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强有力指导,并与有关业务系统联动。在全联反映重点案件上,继续加强深度沟通和合作,促进依法高效解决。
四是共同抓好印发的《关于发挥商会调解优势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的落实。
五是共同推动各级工商联与同级法院加强沟通协商,建立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工作更有效联动。同时,用好已审结案件大数据分析,通过以案释法、法官进企业等方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和风险警示教育。
在更高起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丛斌
2018年,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现就2018年人民法院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要严防冤假错案发生。不仅要防止打而不实、打而不深的懈怠,还要及时纠正故意拔高案件性质、比学赶帮超追求“政绩工程”的假打,坚持有多少打多少、打多少是多少的基本原则,防止新的冤假错案的发生。
二是在更高起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议在不突破全国员额总量的前提下,建立不同审级和地域法院之间员额动态调整机制;增加司法辅助人员配备,提高司法辅助人员待遇;科学核定院庭长的办案数量,确保院庭长带头办案、办精品案、疑难案,使院庭长办案机制落到实处。
三是加大法院系统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完善司法廉洁教育的常态机制,不搞运动式、突击式监督管理,重点加强对法院干警“就任前”“上岗前”“上案前”和“过节前”的教育,特别是对承办案件全程的监督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各项反腐倡廉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不断提高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并对违法犯罪的司法干警不护短、不姑息。
四是强化司法解释的公众参与和公开透明。建议建立司法解释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及公众意见的制度,阐明其解释的法条以及制定依据。对涉及多个部门法领域的司法解释,应吸纳不同业务部门的意见,形成共识,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
五是对人大代表转递的群众来信来访案件应给予高度重视。建议高度重视并督促各级法院认真处理好人大代表转递的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
改革,在更高起点上
无党派人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 刘红宇
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智慧法院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改革的决心和力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解决了旧问题,又有了新麻烦。比如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人民法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和司法公平,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民营经济纠纷,慎重对待民事案件中发现的犯罪线索。建议更好地将科技和司法体制改革相结合,探索推进电子卷宗深度应用,在解除查封、委托执行、移送管辖、移送执行等仅需要了解案件信息、不需要当事人提交书面申请便能启动的程序中使用电子卷宗先行启动相应司法程序,不必等待纸质卷宗移送到位。
同时,在立案和诉讼过程中,引导当事人在提交纸质证据的同时提交符合电子签名法要求、附带电子签名的电子证据,以减少人民法院制作电子卷宗的各项成本,提高诉讼效率。
建议加大对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尽快研究起草对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损害赔偿标准出台指导性意见,针对著作权法原有的“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法定赔偿上限50万元”的规定,建议在结合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广泛研究,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修法建议,提高此类情形下的赔偿上限,以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