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带娃”破解接娃痛点可行可鉴
2019-01-30 11:30:27 | 来源:东方网 | 作者:杨玉龙
  日前,四川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课后服务时间一般为周一至周五下午正常行课结束后至18:00期间,服务范围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意见》自印发30天后施行,即从春季学期起,中小学就可以提供课后服务了。(1月27日《成都商报》)

  总体而言,依托学校开展课后托管服务,是破解“三点半难题”的最好办法。首先,于家长有着助迫切的现实需求,尤其是双职工家庭,或者没有人接送孩子的家庭,对课后托管服务更需要;其次,对于减轻孩子课业负担有一定好处,毕竟,“官方带娃”能够把握孩子的教育尺度,不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三则对于孩子安全及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四川省教育厅提出,坚持“公益普惠”是组织课后服务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明确,课后服务应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有条件的地方可由财政投入为主提供课后服务。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政府和学校支持、家长合理分担运行成本,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从这个层面来讲,“官方带娃”并非是“强制性”,赋予了家长及学校选择与决策权。

  当然,“官方带娃”破解接娃痛点虽可,但也应兼顾到各方意见及利益。媒体采访到的各方观点就代表了不同意见,一线教师,“更愿意第三方机构介入”,因为参与课后服务比参与课堂教学要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而4点半后也可能会增加教师的负担;于学校管理者,教师薪酬如何具体划分,让校外培训机构介入又担心安全问题等,也需要考虑。

  由此可见,“官方带娃”虽有助于破解接娃痛点,但具体实施中的复杂性因素也应多些考量。毕竟,如果不规范管理,学校课后服务会成为家长、社会诟病的又一个矛盾点。最简单的理解,虽严禁学校变相集体教学或“补课”,但若缺乏相应的约束及管理机制,“官方带娃”极有可能沦为“官方补课”,这无疑会加重孩子们的负担。

  “官方带娃”要把好事办好,关键是坚持以“民意”为基础。对于如何开展课后服务,还要根据在校老师情况和家长需求而定,即便与有专业资质且规范的第三方社会服务组织和专业机构开展合作,也应尊重各方意愿。当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不能缺位,不仅应积极给予指导和引导,而且有必要全方位做好“服务员”,疏通各种障碍。

  总而言之,“官方带娃”对于破解接娃痛点有着积极作用。而且,提供普惠性、有保障的课后服务,不仅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成长,更是惠利千万家庭的民生大事。从这个角度而言,接娃痛点不单是教育行政部门一家的事儿,更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从而积极构建起课内外相结合的良好育人生态。
责任编辑:王娜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