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老师魏先生
2018-09-10 14:07:5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韩新远
魏先生是我的小学一年级老师。
我所在的乡村,没有幼儿园,六岁读完号称半年级的育红班后,方才正式就读一年级。老师少,每个人都是“全科大夫”,魏先生既教数学也教语文。在我的记忆中,也就这两门课。
魏先生和我同村,家长们都说他很严厉,母亲听说我分到了魏先生所在的班级,很是庆幸。那个时候,大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让一个厉害的老师管教着,主要是打人时下得去手,镇得住这群在山野间修炼了多年的熊孩子们。
魏先生的确符合这样的严师人设:男士,深蓝色中山装,略微后退的发际线,留着寸头,海拔不高却威武有力,尤其是那双黑亮的眼睛,一个扫视,就能让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们战兢不已。在魏先生的讲台上横亘着一截竹竿,包浆很好,明晃晃的,那可是我们曾经最敬畏的“上古神兵”。每当作业不交、背书不会、上课睡觉,甚至放学路上洗劫了地边的红薯时,这根教鞭就会在我们的手掌和屁股上留下道道红印。虽然不常用,但是只要眼睁睁看过一次同学的鬼哭狼嚎,你就会笃定这根竹竿的威不可测。
严厉只是魏先生的一面,最让人着迷的是他的语文课。通背过学校发的那本黑白色课本后,学习语文的乐趣就全转移到魏先生课后给我们讲的故事上了。地道的界河腔,抑扬顿挫,此时魏先生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眉飞色舞,来回踱步,比划手势,我们仿佛在看村头银幕上的电影。当魏先生讲到周扒皮为了让长工们多干活,半夜趴在鸡窝里学鸡叫让长工们起床时,小伙伴们都紧缩眉头,腮帮一个个憋得鼓鼓的,可当他讲到小宝用计策打了地主周扒皮一顿时,大家又咧嘴大笑,美得给讨了个糖枣似得。记得有段时间,魏先生讲的是雷锋的故事,说雷锋叔叔小时候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受尽欺负,历经苦难,后来在新中国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为了报恩,他无私的帮助大嫂买票,毫不犹豫的脱下自己的雨衣给小女孩披上,等等。当魏先生讲到雷锋叔叔指挥战友倒车,被撞倒的电线杆砸伤而不幸去世时,小小年纪的我哭湿了母亲给我缝制的花布书包。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本《雷锋日记》和做一位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人,因为没有钱,第一个梦想立即搁浅,至于后者,我毕生践行。
正因如此,使我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小学生涯里,我想法设法啃读校园里传阅的每一本故事会、童话集和作文选,让我这个乡村的牧羊娃有幸见识到了灰色校门外的文学天空,驱使我求学的脚步一路前行,在命运的无常里,去领略李杜唐诗的绚烂,去品鉴苏辛宋词的旖旎。
“老师,他给我起外号,叫我孙猴子”。一个孙姓同学指着我,一脸的委屈。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站在一旁,低着头,瑟瑟发抖,比照着之前那些惨烈的场景,盘算着自己这次能挨几棍。由于我平常在班里还算老实,魏先生并没有立即执法,而是严肃的问我为何给别人起外号。
“我感觉孙某某很可爱,可聪明,也好动,就像电视中的齐天大圣一样,再加上他也姓孙,我就叫他孙猴子了,我真没有骂他的意思”。我一边解释,一边抹眼泪。
魏先生用粗糙的手帮我擦去泪水,和蔼的说道:发现别人长处和优点是好事,也可以形象的起些善意的绰号,比如班里的长江办法多,咱们可以叫他金点子,丽东大扫除时能挥动大扫帚,我们可以称他大力士,既鼓励了同学,又能激励自己向他们学习,是不是?
劫后余生的感觉,让我有点恍惚。
魏先生又转身摸着孙某某的茶壶盖说,南山并非故意骂你,而是想说你神通广大,将来像孙悟空一样有本事,你可不能让大家失望啊。从此,我和孙某某成了很好的朋友。
魏先生的无心之举,让我这个农村孩童,坚信淳朴和善良是值得拥有和坚守的品质,哪怕一时波折,纵使零落成尘,都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洞悉这个光怪琉璃的世界,都要以一颗最大善意的心灵去鼓励雨打风吹后的人生。
上二年级后,我们有了新的老师。后来,小学毕业,去了镇里的初中,和魏先生没了联系。
大学的一个暑假,回老家走亲戚,沿着露天采矿后曲曲弯弯的小路走着,忽然迎面走来了一位老人,我一眼就认出是魏先生,不同的是,他的寸头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千沟万壑,背明显驼了,衬得格外矮小,曾经黑亮的眼睛泛着几分浑浊,我的心猛然一痛。
“魏先生您好!”
先生一愣,“你是南山吧?”
我忙上前握着他老人家的手,答道:“您记性真好。”
魏先生询问了我的近况,当得知我考上大学时,他显得非常高兴,眉飞色舞,一如当年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故事。当我问及他退休后的生活,魏先生显得有点激动,说自己在练习国画,还说他家就在附近,便拉着我去看看他的作品。绕过门口的老枣树,走进青砖瓦房的旧宅子,迈入红砖铺地的木梁房,魏先生在他窗明几净的书桌旁捧着他一张张画作,如数家珍:这是竹子,这是牡丹,这是腊梅。我一边看着,一边感受魏先生对绘画的痴迷,对生活的热忱。
之后,由于采掘沉陷,我们家搬到了岭上。我自己多地求学,又南北谋生,再也没有见过魏先生。可就是这最后一次的相遇,让我在萧萧东流的淮水南岸,在形单影只的公所大院,点着青灯,伴着黄卷,兴趣盎然的熬过一个个似乎看不到希望的漫漫长夜;让我在声渐不闻的溱洧河畔,在踽踽独行的碗窑沟中,节义廉退,颠沛匪亏,蓦然回首的想起一幕幕当年背着书包走向车站的历历场景。
师恩难忘,教师节来临的前夜,再一次想起我的小学老师魏先生。师生情谊,让天涯比邻。
难忘师恩,既是对先生应有的尊敬,也是对自己必然的修行。
南山翁二零一八年九月九日作于乌鹊台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法院
我所在的乡村,没有幼儿园,六岁读完号称半年级的育红班后,方才正式就读一年级。老师少,每个人都是“全科大夫”,魏先生既教数学也教语文。在我的记忆中,也就这两门课。
魏先生和我同村,家长们都说他很严厉,母亲听说我分到了魏先生所在的班级,很是庆幸。那个时候,大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让一个厉害的老师管教着,主要是打人时下得去手,镇得住这群在山野间修炼了多年的熊孩子们。
魏先生的确符合这样的严师人设:男士,深蓝色中山装,略微后退的发际线,留着寸头,海拔不高却威武有力,尤其是那双黑亮的眼睛,一个扫视,就能让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们战兢不已。在魏先生的讲台上横亘着一截竹竿,包浆很好,明晃晃的,那可是我们曾经最敬畏的“上古神兵”。每当作业不交、背书不会、上课睡觉,甚至放学路上洗劫了地边的红薯时,这根教鞭就会在我们的手掌和屁股上留下道道红印。虽然不常用,但是只要眼睁睁看过一次同学的鬼哭狼嚎,你就会笃定这根竹竿的威不可测。
严厉只是魏先生的一面,最让人着迷的是他的语文课。通背过学校发的那本黑白色课本后,学习语文的乐趣就全转移到魏先生课后给我们讲的故事上了。地道的界河腔,抑扬顿挫,此时魏先生好像完全换了一个人,眉飞色舞,来回踱步,比划手势,我们仿佛在看村头银幕上的电影。当魏先生讲到周扒皮为了让长工们多干活,半夜趴在鸡窝里学鸡叫让长工们起床时,小伙伴们都紧缩眉头,腮帮一个个憋得鼓鼓的,可当他讲到小宝用计策打了地主周扒皮一顿时,大家又咧嘴大笑,美得给讨了个糖枣似得。记得有段时间,魏先生讲的是雷锋的故事,说雷锋叔叔小时候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受尽欺负,历经苦难,后来在新中国当上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为了报恩,他无私的帮助大嫂买票,毫不犹豫的脱下自己的雨衣给小女孩披上,等等。当魏先生讲到雷锋叔叔指挥战友倒车,被撞倒的电线杆砸伤而不幸去世时,小小年纪的我哭湿了母亲给我缝制的花布书包。我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本《雷锋日记》和做一位像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人,因为没有钱,第一个梦想立即搁浅,至于后者,我毕生践行。
正因如此,使我对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之后的小学生涯里,我想法设法啃读校园里传阅的每一本故事会、童话集和作文选,让我这个乡村的牧羊娃有幸见识到了灰色校门外的文学天空,驱使我求学的脚步一路前行,在命运的无常里,去领略李杜唐诗的绚烂,去品鉴苏辛宋词的旖旎。
“老师,他给我起外号,叫我孙猴子”。一个孙姓同学指着我,一脸的委屈。
山雨欲来风满楼,我站在一旁,低着头,瑟瑟发抖,比照着之前那些惨烈的场景,盘算着自己这次能挨几棍。由于我平常在班里还算老实,魏先生并没有立即执法,而是严肃的问我为何给别人起外号。
“我感觉孙某某很可爱,可聪明,也好动,就像电视中的齐天大圣一样,再加上他也姓孙,我就叫他孙猴子了,我真没有骂他的意思”。我一边解释,一边抹眼泪。
魏先生用粗糙的手帮我擦去泪水,和蔼的说道:发现别人长处和优点是好事,也可以形象的起些善意的绰号,比如班里的长江办法多,咱们可以叫他金点子,丽东大扫除时能挥动大扫帚,我们可以称他大力士,既鼓励了同学,又能激励自己向他们学习,是不是?
劫后余生的感觉,让我有点恍惚。
魏先生又转身摸着孙某某的茶壶盖说,南山并非故意骂你,而是想说你神通广大,将来像孙悟空一样有本事,你可不能让大家失望啊。从此,我和孙某某成了很好的朋友。
魏先生的无心之举,让我这个农村孩童,坚信淳朴和善良是值得拥有和坚守的品质,哪怕一时波折,纵使零落成尘,都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洞悉这个光怪琉璃的世界,都要以一颗最大善意的心灵去鼓励雨打风吹后的人生。
上二年级后,我们有了新的老师。后来,小学毕业,去了镇里的初中,和魏先生没了联系。
大学的一个暑假,回老家走亲戚,沿着露天采矿后曲曲弯弯的小路走着,忽然迎面走来了一位老人,我一眼就认出是魏先生,不同的是,他的寸头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千沟万壑,背明显驼了,衬得格外矮小,曾经黑亮的眼睛泛着几分浑浊,我的心猛然一痛。
“魏先生您好!”
先生一愣,“你是南山吧?”
我忙上前握着他老人家的手,答道:“您记性真好。”
魏先生询问了我的近况,当得知我考上大学时,他显得非常高兴,眉飞色舞,一如当年在讲台上给我们讲故事。当我问及他退休后的生活,魏先生显得有点激动,说自己在练习国画,还说他家就在附近,便拉着我去看看他的作品。绕过门口的老枣树,走进青砖瓦房的旧宅子,迈入红砖铺地的木梁房,魏先生在他窗明几净的书桌旁捧着他一张张画作,如数家珍:这是竹子,这是牡丹,这是腊梅。我一边看着,一边感受魏先生对绘画的痴迷,对生活的热忱。
之后,由于采掘沉陷,我们家搬到了岭上。我自己多地求学,又南北谋生,再也没有见过魏先生。可就是这最后一次的相遇,让我在萧萧东流的淮水南岸,在形单影只的公所大院,点着青灯,伴着黄卷,兴趣盎然的熬过一个个似乎看不到希望的漫漫长夜;让我在声渐不闻的溱洧河畔,在踽踽独行的碗窑沟中,节义廉退,颠沛匪亏,蓦然回首的想起一幕幕当年背着书包走向车站的历历场景。
师恩难忘,教师节来临的前夜,再一次想起我的小学老师魏先生。师生情谊,让天涯比邻。
难忘师恩,既是对先生应有的尊敬,也是对自己必然的修行。
南山翁二零一八年九月九日作于乌鹊台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