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光下的法庭》央视热播 首次聚焦女性大法官
2018-05-11 11:15:03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曾索狄
在去年大火的《人民的名义》之后,观众对于反映我国公检法现实状况的影视剧,有了空前的热情。4月8日晚,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开播,这部重磅作品也被认为是对中国当下法治建设实际的一次全景式的展现。
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该剧制片人、编剧田水泉说,这部作品未必是“最热闹”的,但它温暖的表达能让观众相信法律、相信法律人,自觉守法,“我们的初衷是要展示法治之美和人性至善,要让观众看到法律的美好,看到法律是大家最可靠的依赖,遇到了问题,法律工作者是最能保障他们权益的。”
首次聚焦女性大法官
2016年,电视剧《小镇大法官》在央视播出。在口碑喜人的情况下,新的问题摆在了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面前:除了反映基层法官,荧屏上还能不能有一些反映更高层级法官工作现状的戏?
“法治题材专业要求高,如果表达不准确,会给观众形成误导,不如不拍。我们有过《小镇大法官》《马背上的法庭》这样的好戏,但大家还是觉得‘不解渴’。”田水泉透露,创作团队从一开始,就决心将舞台放到更高层级的法院,集中反映当代法官、司法工作者所具备的优秀综合素质。
于是,《阳光下的法庭》塑造了当下中国法治剧中真正的“大女主”——“东方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国家二级大法官白雪梅(颜丙燕饰)。在首集中,面对有争议的法律问题,她就鲜明地给出了不俗的见解:“在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法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扩大解释但也不拘泥于条文,处理案件时把社会责任放到第一位。”
田水泉说,白雪梅这个角色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虽然没有原型人物,但却非常有典型性,“目前像‘白雪梅’这样的女性大法官,我国在职的也就5位。”他强调,法官形象的高大与否,并不根据层级而定,但讲述白雪梅这样一位大法官面临的困境,更能折射出现阶段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成果与问题,“遇到比她级别更高的领导干部,怎么沟通?她要传达更高层级的思想,怎么具体落到实处?她作为普通女性,怎么面对家庭亲情带来的干扰?”
与此同时,在刻画律师群体时,该剧也抛弃以往部分影视剧中极其刁钻的单一形象。该剧导演、编剧李巨涛表示,这是主创一开始就定好的基调,“文艺作品需要抨击、揭露、批评,但更需要建设。律师是法律共同体中的一部分,所以剧中律师都表现了恰当的职业操守;另外戏里也有追寻真相、坚持操守的记者,他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生态应该有的样子。”
法官律师全程参与把关
有了法官、律师等核心人物,《阳光下的法庭》的创作难度依然不小,首当其冲的,就是专业关。为了保证法律专业上的严谨,主创在故事大纲创作阶段,就请来几十位法官、律师参与把关。大到案件背后的法理,小到法庭细节,如庭审中法官是先说话还是先敲法槌、法徽应该佩戴在什么位置等,剧组都找到了细致准确的依据。
以目前播出的几集来看,不少观众惊叹于这部戏所展现的庄严而充满仪式感的法院工作:开庭审理讲流程、讲法条,合议庭开会要表决,执行局执法更是有理有据。许多法学专业的观众更调侃说,这部戏格外体现职业荣誉感,台词里更处处是“考点”。
而在案件的选择上,《阳光下的法庭》也跳脱了以往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家长里短、刑侦悬疑,聚焦于环保、知识产权等社会热点。这一方面得益于故事背景被置于某省最高人民法院,另一方面,也出于对当下法治中国建设的呼应。
田水泉透露,该剧主要呈现了环境污染修复案、冤假错案平反和跨国知识产权案三个主要案件,分别对应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生命权和社会的发展等关键问题。“法槌一敲,可能要了人的性命,可能决定群众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可能决定如何保障国家民族科技的进步。我们希望通过这三个案件展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性,人民法官手中权力之大。”
当然,对于法律专业知识带来的门槛,主创团队也有过考虑。田水泉坦言,作品可能会有一些“阳春白雪”,不是单纯让人“看好玩”“看过瘾”。李巨涛则认为,对庭审流程、细节的还原,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并由此抵消专业感带来的门槛。“比如说合议庭讨论,意见不同怎么办?大家举手表决,你如果不同意,意见会记录在案。这会给观众带来很实际的感受,知道原来法院是这样工作的,一切都是法律说了算。而如果遇到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这对法治建设是有社会意义的。”
突破尺度也打破误解
表面上看,《阳光下的法庭》没有《人民的名义》那样尖锐的矛盾冲突。但从目前播出的几集看,该剧依然有不少突破尺度的内容。比如当下司法改革在法院内部不同层级人员中引发的讨论,比如法院执行难问题的表述,比如对冤假错案的平反与重审,比如部分行政机关试图对司法审判施加的影响。
对此,田水泉直言,“我们并不回避现实存在的问题,但也要看到大家是如何从不理解到理解,如何克服困难,这是我们的总基调。”他举例说,剧本创作时努力兼顾了戏剧性和阳光正面的基调,“比如知识产权的案子,我们希望通过它还原司法程序,一审、二审、再审,每一次判决都不同,但每一次都必须有法理和证据的依据,创作时是绞尽脑汁。”
而对于剧中主线之一——年轻律师鹿鸣之父张大年17年前的强奸案的平反,主创也进行了巧妙谨慎的处理。“我们没有刻意表现怎么被冤,而是更多地去表达,作为一个法官,当她(白雪梅)知道自己参与的案件有可能是错案的时候,她做了怎样的抉择和思考,她内心有怎样的自我约束和道德拷问。这是我们的叙事重点。”李巨涛说,看完《阳光下的法庭》,观众或许会打破以往对法院工作的误解,“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判案是要看法官的,要找熟人;但法官实际是居中的裁判,证据支持谁,他就站在哪一方。”
这种温暖、真实的现实主义表达,也打动并吸引了颜丙燕、王志飞、何冰、刘之冰、高明、果靖霖、廖京生、姚安濂等近40位实力演员的加盟。田水泉说,选角方面,主创就是希望选合适的,没有过多考虑“明星流量”,比如女主角颜丙燕,她在此前的佳作中已经充分展现了表演的张力,“我觉得她是内心坚定的,年龄、类型上也很吻合”。而在导演的过程中,李巨涛对演员们提出的要求则是理解、相信法律工作者,“比如白雪梅,你必须从内心相信,生活中有这样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内心非常丰富优秀的女性。”
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该剧制片人、编剧田水泉说,这部作品未必是“最热闹”的,但它温暖的表达能让观众相信法律、相信法律人,自觉守法,“我们的初衷是要展示法治之美和人性至善,要让观众看到法律的美好,看到法律是大家最可靠的依赖,遇到了问题,法律工作者是最能保障他们权益的。”
首次聚焦女性大法官
2016年,电视剧《小镇大法官》在央视播出。在口碑喜人的情况下,新的问题摆在了最高人民法院影视中心面前:除了反映基层法官,荧屏上还能不能有一些反映更高层级法官工作现状的戏?
“法治题材专业要求高,如果表达不准确,会给观众形成误导,不如不拍。我们有过《小镇大法官》《马背上的法庭》这样的好戏,但大家还是觉得‘不解渴’。”田水泉透露,创作团队从一开始,就决心将舞台放到更高层级的法院,集中反映当代法官、司法工作者所具备的优秀综合素质。
于是,《阳光下的法庭》塑造了当下中国法治剧中真正的“大女主”——“东方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国家二级大法官白雪梅(颜丙燕饰)。在首集中,面对有争议的法律问题,她就鲜明地给出了不俗的见解:“在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法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扩大解释但也不拘泥于条文,处理案件时把社会责任放到第一位。”
田水泉说,白雪梅这个角色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虽然没有原型人物,但却非常有典型性,“目前像‘白雪梅’这样的女性大法官,我国在职的也就5位。”他强调,法官形象的高大与否,并不根据层级而定,但讲述白雪梅这样一位大法官面临的困境,更能折射出现阶段我国法治建设面临的成果与问题,“遇到比她级别更高的领导干部,怎么沟通?她要传达更高层级的思想,怎么具体落到实处?她作为普通女性,怎么面对家庭亲情带来的干扰?”
与此同时,在刻画律师群体时,该剧也抛弃以往部分影视剧中极其刁钻的单一形象。该剧导演、编剧李巨涛表示,这是主创一开始就定好的基调,“文艺作品需要抨击、揭露、批评,但更需要建设。律师是法律共同体中的一部分,所以剧中律师都表现了恰当的职业操守;另外戏里也有追寻真相、坚持操守的记者,他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生态应该有的样子。”
法官律师全程参与把关
有了法官、律师等核心人物,《阳光下的法庭》的创作难度依然不小,首当其冲的,就是专业关。为了保证法律专业上的严谨,主创在故事大纲创作阶段,就请来几十位法官、律师参与把关。大到案件背后的法理,小到法庭细节,如庭审中法官是先说话还是先敲法槌、法徽应该佩戴在什么位置等,剧组都找到了细致准确的依据。
以目前播出的几集来看,不少观众惊叹于这部戏所展现的庄严而充满仪式感的法院工作:开庭审理讲流程、讲法条,合议庭开会要表决,执行局执法更是有理有据。许多法学专业的观众更调侃说,这部戏格外体现职业荣誉感,台词里更处处是“考点”。
而在案件的选择上,《阳光下的法庭》也跳脱了以往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家长里短、刑侦悬疑,聚焦于环保、知识产权等社会热点。这一方面得益于故事背景被置于某省最高人民法院,另一方面,也出于对当下法治中国建设的呼应。
田水泉透露,该剧主要呈现了环境污染修复案、冤假错案平反和跨国知识产权案三个主要案件,分别对应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生命权和社会的发展等关键问题。“法槌一敲,可能要了人的性命,可能决定群众生存在什么样的环境,可能决定如何保障国家民族科技的进步。我们希望通过这三个案件展示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性,人民法官手中权力之大。”
当然,对于法律专业知识带来的门槛,主创团队也有过考虑。田水泉坦言,作品可能会有一些“阳春白雪”,不是单纯让人“看好玩”“看过瘾”。李巨涛则认为,对庭审流程、细节的还原,可能会给观众带来一些新鲜感,并由此抵消专业感带来的门槛。“比如说合议庭讨论,意见不同怎么办?大家举手表决,你如果不同意,意见会记录在案。这会给观众带来很实际的感受,知道原来法院是这样工作的,一切都是法律说了算。而如果遇到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这对法治建设是有社会意义的。”
突破尺度也打破误解
表面上看,《阳光下的法庭》没有《人民的名义》那样尖锐的矛盾冲突。但从目前播出的几集看,该剧依然有不少突破尺度的内容。比如当下司法改革在法院内部不同层级人员中引发的讨论,比如法院执行难问题的表述,比如对冤假错案的平反与重审,比如部分行政机关试图对司法审判施加的影响。
对此,田水泉直言,“我们并不回避现实存在的问题,但也要看到大家是如何从不理解到理解,如何克服困难,这是我们的总基调。”他举例说,剧本创作时努力兼顾了戏剧性和阳光正面的基调,“比如知识产权的案子,我们希望通过它还原司法程序,一审、二审、再审,每一次判决都不同,但每一次都必须有法理和证据的依据,创作时是绞尽脑汁。”
而对于剧中主线之一——年轻律师鹿鸣之父张大年17年前的强奸案的平反,主创也进行了巧妙谨慎的处理。“我们没有刻意表现怎么被冤,而是更多地去表达,作为一个法官,当她(白雪梅)知道自己参与的案件有可能是错案的时候,她做了怎样的抉择和思考,她内心有怎样的自我约束和道德拷问。这是我们的叙事重点。”李巨涛说,看完《阳光下的法庭》,观众或许会打破以往对法院工作的误解,“社会上有一种观点,判案是要看法官的,要找熟人;但法官实际是居中的裁判,证据支持谁,他就站在哪一方。”
这种温暖、真实的现实主义表达,也打动并吸引了颜丙燕、王志飞、何冰、刘之冰、高明、果靖霖、廖京生、姚安濂等近40位实力演员的加盟。田水泉说,选角方面,主创就是希望选合适的,没有过多考虑“明星流量”,比如女主角颜丙燕,她在此前的佳作中已经充分展现了表演的张力,“我觉得她是内心坚定的,年龄、类型上也很吻合”。而在导演的过程中,李巨涛对演员们提出的要求则是理解、相信法律工作者,“比如白雪梅,你必须从内心相信,生活中有这样高学历、高智商、高情商,内心非常丰富优秀的女性。”
责任编辑:高赞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