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阳光下的法庭》透射出一束束司法阳光
2018-05-11 09:18:19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余向阳 王娟
《阳光下的法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司法智慧,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全新司法理念。从中可以看出,司法审判日益关注公益化与科技化,司法审判更加体现人文关怀与法治之美,司法工作步入信息化与系统化,司法改革走向规范化与体系化。
正在央视黄金频道热播的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以滨海市环境污染修复案的第一次庭审作为整部电视剧的切入点,将法官、诉讼参与人、环境污染受害人、媒体记者对案件的关注全方位地展现在庭审现场,整个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透射出一束束“司法阳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司法智慧,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全新司法理念。
司法审判日益关注公益化与科技化。从《阳光下的法庭》中东方省高院开庭审理的第一个案件环境污染修复案和即将要受理的知识产权侵权案看,这两类案件未来在各地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将会逐年增多。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最新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将“生态环境建设”上升至宪法层面,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注入了灵魂。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各项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境污染牵扯的各方利益甚多,涉及面广,影响大。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带来的重大环境污染,对千秋万代利益的严重损害,令国人无比痛心。放眼长远,从国家到每一个公民都会将环保的意识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未来也是信息化高科技时代,创新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驱动,人们对创新后形成的劳动成果愈来愈重视。随着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将成为人类争夺市场的重要砝码,由此带来的企业矛盾、摩擦与利益冲突会愈加明显和突出。这样一来,人民法院司法审判的目光必将对公益化与科技化注视有加。
司法审判体现人文关怀与法治之美。从该剧中的第一次庭审可以看出,主审法官白雪梅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彻底解决矛盾作为出发点,不再一味地强调企业法律责任的承担。案件第一次休庭后,白雪梅为了能更好地查清案件事实,带着助理审判员实地看了第二被告的化工厂,了解了其承担案件判决结果的能力。因为白雪梅深知,一味强调企业承担责任,一纸判决书下来,如果无法执行,判决本身毫无实际意义,环境污染修复的主要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为了能平息双方矛盾,既让志成化工能够执行环境污染修复款又不让企业因此走入发展困境,白雪梅算是操碎了心,先是在判决的时候,以全新的裁判理念为指导,允许企业40%的修复款在企业环境改造升级的款项中予以抵扣;之后又提出由省政府领导牵线让其他更有实力的企业注资志成化工。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民法官断案时的人文关怀,展现给观众的是国家的法治之美。法官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同时,还要在化解社会矛盾,打消被执行人敌意上下足功夫,一个案件的审判结果,仅仅以合法为标准尚嫌不够,只有纳入社会和谐的因子方才是最佳抉择,这同时也对新时代法官的司法智慧提出了挑战。
司法工作步入信息化与系统化。剧中,栾坤执行案件的碰壁,让大家再次陷入执行难的忧虑之中。企业隐匿资产,银行偷梁换柱,依法获取执行款再次成为法院执行的难点与痛点。即便是在法院经费预算不那么充足且遭到欧阳副院长极力反对的情况下,身为一院之长的白雪梅依然坚持让江睿建设阳光平台。为了让欧阳副院长心服口服,白雪梅让江睿给院领导们上了一堂信息化建设的课程,用事实证明信息化的诸多好处。主讲人江睿也不负众望,从信息化建设的网上立案、网上办案、网上办公,结合时代的发展,拟建立信息化的法院建设平台出发,比如建成法院信息集控中心,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随时督查全省几百个法庭的开庭情况,大大提高督查质量,节省人力和物力;任何一个人只要拨打一个电话或上网站一查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案件在哪个法院开庭、什么时间开庭、哪位法官开庭,有意见向谁反馈,再也不用到处跑;尝试将全省甚至全国的所有案件信息、判决书输入系统中,汇聚成一个基础数据库,挖掘和研究审判态势和司法规律,评估案件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建设鹰眼系统将银行、证券公司、房产中心等等统统联网,对拒不执行的“老赖”,只要十几秒就可以查出他的隐匿资产,法院执行局的同事们就不用这么辛苦……如此等等。让所有听课者茅塞顿开,信心满满。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民法院今后的司法审判,从立案、审判、执行等都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系统化的新时代。
司法改革走向规范化与体系化。该剧中,曾有一幕非常触动每一个法院人的剧情,就是陈俊与葛老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吵架了,起因是斯微与陈俊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讨论员额法官的问题。作为年轻有朝气拥有新知识的助理审判员们希望通过这次司法改革将自己纳入员额法官的行列,他们认为面对如今案多人少的局面,员额的机会就应该给业务多能力强的年轻法官,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经常请假、倚老卖老的老法官就应该通过司法改革的考试、考核将他们剔除出法官队伍。而作为老一辈法官,虽说如今不再审案了,业务能力也没以前强了,但却不能以此否定他们年轻时为法院为法律事业作出的贡献,组织不能以司法改革为名抛弃他们。但司法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时代潮流,没有人可以阻止它前进的步伐。现阶段,我国各地方法院受理的案件与日俱增,法院真正可以审案的法官越来越少,案多人少的矛盾剧烈,办案重担往往压在少数业务骨干身上,而他们在司法审判活动中付出的百倍艰辛,却远不及他们应得的尊荣。要突破现实瓶颈,就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而建立法官员额制,通过严格考核,选拔最优秀的法官进入员额,并为他们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把有效的、积极的办案力量吸引到一线去,规范法官办案行为、保障法官办案待遇、实现法官人生价值,切实提高法官一线办案的效率正是最佳选择。
《阳光下的法庭》虽尚未播完,但至少到现在,笔者感慨颇多。特别是当环境污染修复案开庭法官们身穿法袍走进法庭时,当省高院的法官们站在员额法官演讲台激情饱满演讲时,当院长白雪梅被纪委约谈后从谈话室走出来底气十足时,当她头顶烈日坐在高院门口的阶梯上和志成化工的职工们亲切地聊起案情时,笔者不禁庆幸自己有生之年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头顶法徽、身着法袍、手持法槌,它让我等法院人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即便身负压力也敢站在最权威的审判台肩扛天平主持公平与正义,这一束束“司法的阳光”不仅照耀芸芸众生,也深深沁入每一个法院人的心底。
正在央视黄金频道热播的电视剧《阳光下的法庭》,以滨海市环境污染修复案的第一次庭审作为整部电视剧的切入点,将法官、诉讼参与人、环境污染受害人、媒体记者对案件的关注全方位地展现在庭审现场,整个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透射出一束束“司法阳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司法智慧,司法体制改革带来的全新司法理念。
司法审判日益关注公益化与科技化。从《阳光下的法庭》中东方省高院开庭审理的第一个案件环境污染修复案和即将要受理的知识产权侵权案看,这两类案件未来在各地法院受理的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将会逐年增多。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最新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将“生态环境建设”上升至宪法层面,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注入了灵魂。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各项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境污染牵扯的各方利益甚多,涉及面广,影响大。特别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带来的重大环境污染,对千秋万代利益的严重损害,令国人无比痛心。放眼长远,从国家到每一个公民都会将环保的意识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未来也是信息化高科技时代,创新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驱动,人们对创新后形成的劳动成果愈来愈重视。随着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将成为人类争夺市场的重要砝码,由此带来的企业矛盾、摩擦与利益冲突会愈加明显和突出。这样一来,人民法院司法审判的目光必将对公益化与科技化注视有加。
司法审判体现人文关怀与法治之美。从该剧中的第一次庭审可以看出,主审法官白雪梅就是坚持问题导向,把彻底解决矛盾作为出发点,不再一味地强调企业法律责任的承担。案件第一次休庭后,白雪梅为了能更好地查清案件事实,带着助理审判员实地看了第二被告的化工厂,了解了其承担案件判决结果的能力。因为白雪梅深知,一味强调企业承担责任,一纸判决书下来,如果无法执行,判决本身毫无实际意义,环境污染修复的主要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为了能平息双方矛盾,既让志成化工能够执行环境污染修复款又不让企业因此走入发展困境,白雪梅算是操碎了心,先是在判决的时候,以全新的裁判理念为指导,允许企业40%的修复款在企业环境改造升级的款项中予以抵扣;之后又提出由省政府领导牵线让其他更有实力的企业注资志成化工。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的人民法官断案时的人文关怀,展现给观众的是国家的法治之美。法官在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同时,还要在化解社会矛盾,打消被执行人敌意上下足功夫,一个案件的审判结果,仅仅以合法为标准尚嫌不够,只有纳入社会和谐的因子方才是最佳抉择,这同时也对新时代法官的司法智慧提出了挑战。
司法工作步入信息化与系统化。剧中,栾坤执行案件的碰壁,让大家再次陷入执行难的忧虑之中。企业隐匿资产,银行偷梁换柱,依法获取执行款再次成为法院执行的难点与痛点。即便是在法院经费预算不那么充足且遭到欧阳副院长极力反对的情况下,身为一院之长的白雪梅依然坚持让江睿建设阳光平台。为了让欧阳副院长心服口服,白雪梅让江睿给院领导们上了一堂信息化建设的课程,用事实证明信息化的诸多好处。主讲人江睿也不负众望,从信息化建设的网上立案、网上办案、网上办公,结合时代的发展,拟建立信息化的法院建设平台出发,比如建成法院信息集控中心,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以随时督查全省几百个法庭的开庭情况,大大提高督查质量,节省人力和物力;任何一个人只要拨打一个电话或上网站一查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案件在哪个法院开庭、什么时间开庭、哪位法官开庭,有意见向谁反馈,再也不用到处跑;尝试将全省甚至全国的所有案件信息、判决书输入系统中,汇聚成一个基础数据库,挖掘和研究审判态势和司法规律,评估案件质量,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建设鹰眼系统将银行、证券公司、房产中心等等统统联网,对拒不执行的“老赖”,只要十几秒就可以查出他的隐匿资产,法院执行局的同事们就不用这么辛苦……如此等等。让所有听课者茅塞顿开,信心满满。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人民法院今后的司法审判,从立案、审判、执行等都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系统化的新时代。
司法改革走向规范化与体系化。该剧中,曾有一幕非常触动每一个法院人的剧情,就是陈俊与葛老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吵架了,起因是斯微与陈俊在食堂吃饭的时候讨论员额法官的问题。作为年轻有朝气拥有新知识的助理审判员们希望通过这次司法改革将自己纳入员额法官的行列,他们认为面对如今案多人少的局面,员额的机会就应该给业务多能力强的年轻法官,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经常请假、倚老卖老的老法官就应该通过司法改革的考试、考核将他们剔除出法官队伍。而作为老一辈法官,虽说如今不再审案了,业务能力也没以前强了,但却不能以此否定他们年轻时为法院为法律事业作出的贡献,组织不能以司法改革为名抛弃他们。但司法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时代潮流,没有人可以阻止它前进的步伐。现阶段,我国各地方法院受理的案件与日俱增,法院真正可以审案的法官越来越少,案多人少的矛盾剧烈,办案重担往往压在少数业务骨干身上,而他们在司法审判活动中付出的百倍艰辛,却远不及他们应得的尊荣。要突破现实瓶颈,就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而建立法官员额制,通过严格考核,选拔最优秀的法官进入员额,并为他们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等审判辅助人员,把有效的、积极的办案力量吸引到一线去,规范法官办案行为、保障法官办案待遇、实现法官人生价值,切实提高法官一线办案的效率正是最佳选择。
《阳光下的法庭》虽尚未播完,但至少到现在,笔者感慨颇多。特别是当环境污染修复案开庭法官们身穿法袍走进法庭时,当省高院的法官们站在员额法官演讲台激情饱满演讲时,当院长白雪梅被纪委约谈后从谈话室走出来底气十足时,当她头顶烈日坐在高院门口的阶梯上和志成化工的职工们亲切地聊起案情时,笔者不禁庆幸自己有生之年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头顶法徽、身着法袍、手持法槌,它让我等法院人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即便身负压力也敢站在最权威的审判台肩扛天平主持公平与正义,这一束束“司法的阳光”不仅照耀芸芸众生,也深深沁入每一个法院人的心底。
责任编辑:高赞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