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
21位十九大代表畅言凝心聚力迈向新征程
2017-10-25 09:53:08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刘江伟
  10月24日中午,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随着雄壮的《国际歌》在会场响起,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21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党代表走入“党代表通道”,在中外媒体镜头前,接受记者的采访。

  聊民生、谈变化、说征程,党代表们接受采访严肃认真又不失风趣幽默,在从容不迫的答问间,传递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品格和担当。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采访中,一位党代表的话表达了全体党代表的心声,“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未来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有信心、勇于拼搏。”

  中国的一流大学一定会越来越多

  “我叫金东寒,来自上海大学。我的官方职务是校长、书记,但是我实际做的工作是上海大学的CEO,因为我既不讲课,也不带学生,更不搞科研。”外表严肃的金东寒代表以轻松幽默的口吻介绍自己,引起现场一片笑声。

  “我认为有适度数量的留学生,这是国际化的一个大趋势,很正常。但是只要有经济条件就把孩子送出国,这个现象值得深思。”面对光明日报记者的提问,金冬寒向记者们介绍了一组数据,2015年中国留学国外的学生总数达到了126万人,每年支付的费用要超过400亿美元。

  当前我国已经出现大规模留学生“回归潮”,为什么还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出国,这是金东寒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我国大学很多,但是能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大学并不太多。”金东寒表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金东寒认为,一流大学一定要把一流人才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结合起来。“我坚信,只要我们砥砺奋进,中国的一流大学一定会越来越多,出国留学潮也会随之降温。”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步步走进新时代

  一袭深蓝色衣裙,言语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外交部翻译司参赞兼处长周宇代表首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

  10年前,周宇在美国留学时,曾写过一篇论文,论文中提到“中国不可能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结果指导老师用特别粗的红笔标出来,并在旁边打了一个大的问号,写着“Why not?”。

  “这代表了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偏见。我们怎样才能消除这种偏见呢?这就需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经常跟随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重要活动的周宇见证了中国故事在世界的传播。

  故事记录着变化的印记:2014年,北京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加速推进参与全球治理的步伐。2016年,杭州召开G20峰会,推动G20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取得一系列开创性、引领性、机制性成果。今年5月,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一带一路”倡议更好地造福于各国人民……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进了新时代,我们的祖国就是伴随着这样一个又一个历史坐标慢慢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周宇说。

  国家强盛让造大望远镜的梦实现了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中国天眼发现了多颗脉冲星,引发全世界关注。而在这次“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中国“天眼”依然是中外记者关注的重要话题。

  “FAST望远镜也叫中国‘天眼’。去年9月25日,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落成启用,现在进入了调试和试观测时期。经过一年多的调试,它的灵敏度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射电望远镜水平。”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办公室主任张蜀新代表告诉记者,“在今年8月开始进行试观测的过程中,搜寻到一批高质量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得到了观测认证。它标志着我们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具备系统地发现脉冲星的能力,有希望系统地做出脉冲星的发现以及其他天文发现。”

  外表看似一口平淡无奇的大锅,内部构造却极其复杂,FAST建成背后的艰辛不为人所知。张蜀新代表提到一个细节,“支撑反射面的钢索精度要求非常高,市面上的产品难以满足我们望远镜的需求。当时项目总工程师南仁东先生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后来经过两年多近一百次实验,才终于把这个问题解决。”

  “FAST的建成使以南仁东先生为代表的几代天文人的梦想得到了实现。这个梦想就是要造中国自己的大望远镜。从‘天眼’建成过程我们看到,只有国家强盛,经济、科技和制造业强大,才有可能使我们造大望远镜的梦想成真。”张蜀新代表的话令人动容。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