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法治“风帆”高扬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推进人民法院工作纪实
2017-10-18 08:46:03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赵刚
长风万里,破浪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航下,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国号”巨轮,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这场伟大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法院工作,多次对法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专题部署司法体制改革,聚焦提升司法公信,关心法院队伍建设,指引人民法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司法保障。
法治成为“中国号”巨轮最亮眼的风帆之一。
筑梦中国,法治增辉
时间:2012年11月29日。地点:国家博物馆。
履新不久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来到这里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习近平的声音掷地有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由此扬帆起航,向着光辉彼岸破浪前行。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如何筑梦?习近平给出的答案是改革开放,他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中表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人民法院工作特别是司法改革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习近平特别强调:“司法改革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新举措……这些改革举措,对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保障人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之后,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基础上对司法改革作出了更深入的部署。
关于两个决定的关系,习近平用了“姊妹篇”一词来形容。他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习近平心中,包括人民法院工作在内的法治建设是动力澎湃的推进器,为扬帆远航的“中国梦”巨轮提供磅礴力量。
党的领导,指引航向
2015年1月16日,在人民法院发展历程上,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天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汇报工作。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定期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汇报工作,由此成为一项保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性安排。2016年1月7日、2017年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分别再次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汇报工作。
上述会议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大胆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两个方面哪一方面都不能偏。
三次会议都对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提出进一步抓好工作的要求,为人民法院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牢牢把准人民法院工作的前进方向。
他多次强调,政法战线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既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用“三个善于”具体化了党的领导:“我们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除了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汇报,习近平还通过当面听取工作汇报和作出重要批示的方式来领导法院工作。
2014年1月15日,习近平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工作汇报,就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3天后,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2013年人民法院工作情况和2014年工作打算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各级人民法院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依法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希望再接再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推动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努力打造过硬队伍,着力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依法正确履行审判职责,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良好司法形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不断促进法治中国建设。
对司法外交工作,习近平同样重视。2016年5月4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江苏苏州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国最高法院贵宾表示诚挚欢迎。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贸易和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司法合作需求不断增加。希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16+1合作”框架内,深化司法交流合作,加强沟通互鉴,携手应对挑战,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化解纠纷,共同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肯定就是鞭策,希望就是目标,要求就是号令。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运筹司改,一往无前
强国梦,改革路,虽千万人吾往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革故鼎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5年来,1500多项改革举措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以“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景象不断向纵深推进。
在习近平的“改革棋局”中,司法体制改革占据了重要位置。他强调,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强领导、协力推动、务求实效,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早在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讲话中就提到司法改革。他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之后,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亲自挂帅担任组长。
从此,司法体制改革成为中央深改领导小组议程上的“常客”,一份份文件相继出台:
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
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
第七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
……
截至目前,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38次会议,审议通过各类改革文件277份,其中涉及人民法院工作的超过30份。
人民法院没有辜负总书记的信任和嘱托,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抓总的18项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提出的65项改革举措也已全面推开。5年来,巡回法庭来到当事人的家门口,防范冤假错案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立案登记制让立案难成为历史,基本解决执行难扎实推进……
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果,总书记看在眼里,给予了高度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姓情怀,人民中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从黄土地中走来的习近平,始终不忘“平凡的世界”中的父老乡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在谋划和推进人民法院工作时,习近平同样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遵循。
忧心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他为政法工作定下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明确要求政法机关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总书记这份真挚而深沉的人民情怀,感召着人民法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运用科技升级便民诉讼服务,攻坚执行难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重要保障。
过硬队伍,德法兼修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7岁。他的英年早逝,震动了整个中国法律界,大家敬重他生前对司法改革的推动,对律师的尊重,对学术的专注专研,对年轻同事的热情引导,对学生的耐心教导……“邹碧华现象”由此而生。
次年年初,习近平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这份重要批示体现了总书记对邹碧华事迹和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总书记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的一个注脚。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政法队伍肩负的任务更重,人民群众要求更高。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锐意改革创新,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要把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面提高政法干警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要坚持从严治警不动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惩戒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涉及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文件,在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获得通过,为司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干事兴业,人才为要。习近平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2017年5月3日,他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在同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和首都法学专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负责同志座谈时强调:“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
从严管理,永葆法院队伍“肌体健康”;加强培训,练就司法为民过硬本领;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司法工作特点的履职保护和职业保障机制……人民法院落实总书记关于队伍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航下,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国号”巨轮,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这场伟大征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法院工作,多次对法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专题部署司法体制改革,聚焦提升司法公信,关心法院队伍建设,指引人民法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司法保障。
法治成为“中国号”巨轮最亮眼的风帆之一。
筑梦中国,法治增辉
时间:2012年11月29日。地点:国家博物馆。
履新不久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来到这里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习近平的声音掷地有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由此扬帆起航,向着光辉彼岸破浪前行。
什么是中国梦?习近平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党的十八大描绘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如何筑梦?习近平给出的答案是改革开放,他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中表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人民法院工作特别是司法改革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习近平特别强调:“司法改革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新举措……这些改革举措,对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保障人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年之后,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基础上对司法改革作出了更深入的部署。
关于两个决定的关系,习近平用了“姊妹篇”一词来形容。他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进一步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3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习近平心中,包括人民法院工作在内的法治建设是动力澎湃的推进器,为扬帆远航的“中国梦”巨轮提供磅礴力量。
党的领导,指引航向
2015年1月16日,在人民法院发展历程上,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天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汇报工作。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定期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汇报工作,由此成为一项保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性安排。2016年1月7日、2017年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分别再次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汇报工作。
上述会议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大胆工作、发挥作用,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两个方面哪一方面都不能偏。
三次会议都对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提出进一步抓好工作的要求,为人民法院工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牢牢把准人民法院工作的前进方向。
他多次强调,政法战线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施好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既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动摇,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用“三个善于”具体化了党的领导:“我们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除了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汇报,习近平还通过当面听取工作汇报和作出重要批示的方式来领导法院工作。
2014年1月15日,习近平听取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工作汇报,就加强和改进人民法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3天后,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2013年人民法院工作情况和2014年工作打算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2013年,各级人民法院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依法履行职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希望再接再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司法改革,推动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紧紧围绕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努力打造过硬队伍,着力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依法正确履行审判职责,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良好司法形象,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不断促进法治中国建设。
对司法外交工作,习近平同样重视。2016年5月4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在江苏苏州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他在贺信中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国最高法院贵宾表示诚挚欢迎。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把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贸易和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司法合作需求不断增加。希望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16+1合作”框架内,深化司法交流合作,加强沟通互鉴,携手应对挑战,更加有效地打击犯罪、化解纠纷,共同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肯定就是鞭策,希望就是目标,要求就是号令。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运筹司改,一往无前
强国梦,改革路,虽千万人吾往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革故鼎新,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5年来,1500多项改革举措推动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以“大潮奔涌逐浪高”的壮阔景象不断向纵深推进。
在习近平的“改革棋局”中,司法体制改革占据了重要位置。他强调,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强领导、协力推动、务求实效,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好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发挥我国司法制度的特色、更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早在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讲话中就提到司法改革。他强调,我们提出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公开的关注和期待。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之后,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亲自挂帅担任组长。
从此,司法体制改革成为中央深改领导小组议程上的“常客”,一份份文件相继出台:
第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贯彻实施分工方案》。
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关于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方案》。
第七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和《设立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试点方案》。
……
截至目前,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了38次会议,审议通过各类改革文件277份,其中涉及人民法院工作的超过30份。
人民法院没有辜负总书记的信任和嘱托,由最高人民法院牵头抓总的18项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人民法院“四五改革纲要”提出的65项改革举措也已全面推开。5年来,巡回法庭来到当事人的家门口,防范冤假错案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立案登记制让立案难成为历史,基本解决执行难扎实推进……
司法体制改革的成果,总书记看在眼里,给予了高度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讲了很多年但没有做成的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百姓情怀,人民中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从黄土地中走来的习近平,始终不忘“平凡的世界”中的父老乡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在谋划和推进人民法院工作时,习近平同样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遵循。
忧心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执法司法问题还比较突出”“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他为政法工作定下了“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明确要求政法机关要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积极深化改革,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使群众由衷感到权益受到了公平对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
——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要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总书记这份真挚而深沉的人民情怀,感召着人民法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运用科技升级便民诉讼服务,攻坚执行难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重要保障。
过硬队伍,德法兼修
2014年12月10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邹碧华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7岁。他的英年早逝,震动了整个中国法律界,大家敬重他生前对司法改革的推动,对律师的尊重,对学术的专注专研,对年轻同事的热情引导,对学生的耐心教导……“邹碧华现象”由此而生。
次年年初,习近平对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邹碧华同志是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他崇法尚德,践行党的宗旨、捍卫公平正义,特别是在司法改革中,敢啃硬骨头,甘当“燃灯者”,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精神,忠诚敬业、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这份重要批示体现了总书记对邹碧华事迹和精神的高度肯定,也是总书记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的一个注脚。
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政法队伍肩负的任务更重,人民群众要求更高。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锐意改革创新,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要把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面提高政法干警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要坚持从严治警不动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
《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关于从律师和法学专家中公开选拔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办法》《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惩戒制度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法官检察官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涉及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文件,在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深改领导小组会议获得通过,为司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干事兴业,人才为要。习近平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2017年5月3日,他来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在同中国政法大学师生和首都法学专家、法治工作者代表、高校负责同志座谈时强调:“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
从严管理,永葆法院队伍“肌体健康”;加强培训,练就司法为民过硬本领;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符合司法工作特点的履职保护和职业保障机制……人民法院落实总书记关于队伍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过硬队伍。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