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大道,致良知
2017-05-08 14:31:0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曾艾雪
  孔孟之后有程朱,程朱之后有王阳明,至此,儒家的哲学体系已发展至极致。此后,儒家再无圣人。曾国藩、康梁等后来显赫人物也只能以儒学大师称之,盖因时代变化,“圣学”不再是人们追求的唯一,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追求远胜于对人生内在的思考与践行。

  杨东标先生作为剧作家,为王阳明杜传,自然把王阳明的求圣之路描述得深刻传神,值得笔者细读寻味。读罢此传记,笔者对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开始有较宏观了解,将欲购买王阳明全集拜读。

  对儒学的推崇及造诣是当时读书人的致仕途径,也是实现个人在社会价值的必备技能。求圣之路,几乎是古代读书人的渴求目标。换作现代语境,求圣无异于玄幻仙侠里面的修大道,如热门电视剧《择天纪》。结合该剧,我们更能理解王阳明修大道的心理路程。

  王阳明自小饱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这时的他只能在心里发出圣门之问,怎样成为圣人?加上祖辈们铺就的大道光环,王阳明吸收并批判了释、道的观念,更与程朱思想跟随者展开思想激辩,从而为已身打造了全面细致的哲学基础。与此同时,王阳明与学友们讨论间敢于发出圣门之问,圣人之路在哪里?就在王阳明困惑之时,转向辞章之学的王阳明正义凛然,敢于捍卫言路,在仕途上惨遭刘谨打压。

  天佑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这才有了著名的“龙场悟道”,开启了王阳明的心学大道之路。王阳明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从心的本体出发,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从此,王阳明在修大道的路上越走越畅快,不断寻求人间大道至理,在修、齐、治、平的大道上践行着“知行合一”。也许朝廷通读过王阳明撰写的边防策论,王阳明被安排到江西赣南剿匪,到南昌平宁王乱,到广西平少数民族叛乱。王阳明所到之所,心学便传播到哪里,学员便出现在那里。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在平宁王乱过程中,在王阳明受肺疾困扰过程中,王阳明领悟到“致良知”的境界。良知,无疑来源于人类最朴素的天地良心的情感因素。王阳明认为良知是知,致是行,致良知便是知行合一。人本无善恶,意动才有善和恶,良知即天理,纯化自己的意念即“致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正如其所言,心镜未开,可以藏污纳垢;心境明矣,难容一尘。笔者以为这样理解,格物是个人修炼大道的过程,致良知是最高境界。

  不去深究心学在现代的辩证,而去探究王阳明修大道的过程,我们才能真正体会王阳明是如何践行“知行合一”的,是如何达到“致良知”的。一个兼具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的历史人物,一个剿匪平乱、教化民众而成绩斐然的历史人物,一个深受百姓爱戴且死后千里送行的历史人物,是多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去崇敬,去爱戴的。在当今“再无大师”的年代,不论唯心唯物,拾此王阳明学说是有非常必要的。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不是偶然得来的,是来源于历史的发展,来源于历史人物的熏陶,来源于现代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取精华、去糟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