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征精神辉映在司法征途
2017-03-22 08:53:40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俊
  光阴荏苒,逝者如斯。转眼间,今年已是长征胜利80周年,犹记得索尔兹伯里的一段话:“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

  历史在战火的硝烟深处清晰呈现,雪山草地,赤水泥丸,长征往事不止是彪炳史册的壮丽远行,更是一群仁人志士淬火成钢的光荣篇章。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于我们司法者,这种印记,无论时代如何更替,条件如何变化,都不应也不能被忘却。

  这一路山高水长,矢志革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血战湘江》《半截皮带》《金色的鱼钩》……经典长征故事流传至今,如矗立的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下渡江勇士的头像雕塑,眼神坚定,无畏无惧,正直视着远方。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每一名红军战士虽经受着精神和肉体的磨炼,却都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司法者唯内心时刻坚守法治信仰,视法律职业为神圣,忠诚于宪法、法律,为实现追求公平正义、捍卫法律尊严这一使命而有所担当,坚定不移。

  这一路艰苦卓绝,身体力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雪皑皑,夜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掀开长征的风云画卷,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这是催人奋进的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光彩歌词,当年曾在荆棘和坎坷的长征路上激励过无数革命同仁。艰难困苦,玉缕于成。我们司法者当高扬艰苦奋斗的旗帜,坚决克服各种捷径速成的思想和消极懈怠的行为,长期扎根司法一线,刻苦钻研司法业务,淡泊明志,潜心办案。

  这一路同甘共苦,鱼水情深。“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37名船工夜以继日摆渡3万余名红军渡江,生死与共、风雨同舟的故事在不断颂扬;而发生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3名女红军借宿老乡家剪下一半被子给老人留下的故事至今仍感人心扉;在泸定县,与红军有深厚联系的老百姓至今依然珍藏着红军的物品,保存着红军记忆。”红军踏上漫漫征途后,始终未曾改变“救人民于水火、扶民族于既倾”的国家情怀。民之所望,心之所向。我们司法者需甘为人民公仆,坚守为民利民的宗旨,关注人民群众的司法新需求、新期待,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征途漫漫,路在何方?写在脸上的信仰,刻在心里的坚强,融入血液的初心……回望长征路,不是重复过去,而是面对今天,指引明天!今天,长征精神穿过烽烟薪火相传,明天,我们司法者将继续专注本职工作,坚守自我走好新的司法征途。但无论怎样,这一切都是从脚下开始,而当年长征的铿锵步履,尤其应值得铭记。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侯裕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