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北京拥堵费应为每天20-50元 收了就能不堵吗
2016-06-14 09:07:24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近日,北京市政协召开的雾霾治理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传出消息,北京市交通委会同本市发展改革委、环保局、公安交管局等部门,在充分借鉴新加坡、伦敦、斯德哥尔摩等城市经验基础上,初步制定了北京市交通拥堵收费政策方案和技术方案,目前正在组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论证。
多年来屡次被提及的拥堵费政策,或将在北京市动真格了。此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北京市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包括单双号限行、汽车限购、提高停车费等多项措施,但“人在堵途”的状况始终难以改善。
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对38个大城市的“城市病”指数进行排名,其中,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堪称“首堵”。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今年1月发布的《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 年)》提供了更翔实的数据:2015年,北京交通拥堵较2014 年有所加剧,日均拥堵时间(中度拥堵、严重拥堵)共计3 小时,与2014 年的1 小时55 分钟相比大大加长。
对于“堵城”北京来说,征收拥堵费会是一招“必杀技”吗?拥堵费该如何征收?收了就能不堵吗?
征收拥堵费有法律依据吗?有调研数据支持吗?
北京常务副市长: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
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消息,由来已久。北京市交通委缓堵处副处长周天去年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其实从2010年28条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出台的时候,就提出了拥堵收费的设想。”
通过控制上路车辆的数量来缓解道路拥堵,一种意见认为收费是个好办法。提高私家车出行成本,可以使一部分开车的人转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根据《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 年)》显示,目前北京拥有18条地铁线路,876条公交运营线路。庞大的公共交通网覆盖了整个城区,基本可以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要求。此外,征收拥堵费、减少车辆上路,也将对治理北京城区的空气污染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条件还不成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峰就表示,出台拥堵费的方法来治堵,起码需要两个逻辑支持:第一,拥堵的原因和上路汽车的数量之间存在更紧密的因果关系;第二,采用收费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拥堵,尤其是有效区分拥堵的造成者和受到拥堵的困扰的人。“这两个因果关系,在北京市政府的决策中并没有任何调查研究的数据支持。”
此外,在关于拥堵费的讨论中,法律依据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收取拥堵费在法律上确实不容易找到依据。很多政策在出台前需要在法律上加以界定,之后再反复征求公众的意见,而目前收取拥堵费的问题显然不符合条件。”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只有经营性公路和还贷性公路可以收费,城市的路面交通收费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今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公开场合表示:“无论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还是有关拥堵费的问题,都要立法先行。”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征收拥堵费能否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提问,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北京团开放日活动时给出了答案:“拥堵费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行为,更多的是从降低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这个角度认真地进行研究。研究论证它是有程序的,它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收费如何兼顾公平合理?
交通大学教授:在一个区域收费,只是将拥堵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拥堵费要开征,怎么收费才合理?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看来,国外征收拥堵费的经验,在中国可能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北京征收拥堵费的征收时间、征收区域并不容易确定。他认为,新加坡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国土面积小,且最早是在6平方公里的小面积内收费,所以“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在实践中很容易操作。“而北京现在已经是全面性的拥堵,带有潮汐性特征,很难界定拥堵费的收费区域和时间。”
赵坚认为,北京是棋盘式道路,所以不管在哪个地区收费,因征收拥堵费而私车出行受限的人,其实只是将拥堵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去了而已。
拥堵费如果必须要征收,到底该收多少?5月30日,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保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交通拥堵费应该在每天20到50元。
但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则认为,若北京拥堵费标准定得很低,其实根本起不到价格调节来缓堵的初衷,相反会因为增加一套制度的运行成本而平添财政负担。而另一方面,一旦标准定高了,又会面临舆论的压力。
据了解,国际上有一个通行指标,人均交通成本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超过8%。北京市交通委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刘莹此前透露,北京或将根据交通情况划分区域,重点参考区域内的污染、拥堵指数,波动性地确定收费标准、时间和区域。
收了就能不堵吗?
交通运输部专家:应优先考虑其他方法,最后考虑收费
一些专家对于拥堵费的实施效果也存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担心,“征收拥堵费后,小汽车在北京的使用强度会有相应下降,公共交通压力会加大。如果公共交通换乘、拥堵状况还得不到改善,小汽车会再次被逼到路上。”
“从经济手段调整的角度看,要解决拥堵,收费可以达到一定效果,但持续效果如何还没有定论。”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说,应优先考虑其他方法,最后考虑收费。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曾表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首先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优选公交成为公众的出行习惯。第二,要强化交通规划引领,通过一体化的交通规划和综合的开发建设,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的模式。第三,要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的系统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和运行效率。第四,还要加强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来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多年来屡次被提及的拥堵费政策,或将在北京市动真格了。此前,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北京市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包括单双号限行、汽车限购、提高停车费等多项措施,但“人在堵途”的状况始终难以改善。
5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对38个大城市的“城市病”指数进行排名,其中,在交通拥堵指数中,北京市位居首位,堪称“首堵”。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今年1月发布的《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 年)》提供了更翔实的数据:2015年,北京交通拥堵较2014 年有所加剧,日均拥堵时间(中度拥堵、严重拥堵)共计3 小时,与2014 年的1 小时55 分钟相比大大加长。
对于“堵城”北京来说,征收拥堵费会是一招“必杀技”吗?拥堵费该如何征收?收了就能不堵吗?
征收拥堵费有法律依据吗?有调研数据支持吗?
北京常务副市长: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
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消息,由来已久。北京市交通委缓堵处副处长周天去年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其实从2010年28条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出台的时候,就提出了拥堵收费的设想。”
通过控制上路车辆的数量来缓解道路拥堵,一种意见认为收费是个好办法。提高私家车出行成本,可以使一部分开车的人转而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根据《北京市交通运行分析报告(2015 年)》显示,目前北京拥有18条地铁线路,876条公交运营线路。庞大的公共交通网覆盖了整个城区,基本可以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要求。此外,征收拥堵费、减少车辆上路,也将对治理北京城区的空气污染起到积极作用。
不过,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北京征收拥堵费的条件还不成熟。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峰就表示,出台拥堵费的方法来治堵,起码需要两个逻辑支持:第一,拥堵的原因和上路汽车的数量之间存在更紧密的因果关系;第二,采用收费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拥堵,尤其是有效区分拥堵的造成者和受到拥堵的困扰的人。“这两个因果关系,在北京市政府的决策中并没有任何调查研究的数据支持。”
此外,在关于拥堵费的讨论中,法律依据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收取拥堵费在法律上确实不容易找到依据。很多政策在出台前需要在法律上加以界定,之后再反复征求公众的意见,而目前收取拥堵费的问题显然不符合条件。”
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只有经营性公路和还贷性公路可以收费,城市的路面交通收费是不被允许的。
不过,今年1月,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周正宇在公开场合表示:“无论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还是有关拥堵费的问题,都要立法先行。”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征收拥堵费能否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提问,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北京团开放日活动时给出了答案:“拥堵费不是为了收费而收费,更不可能拍脑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行为,更多的是从降低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这个角度认真地进行研究。研究论证它是有程序的,它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收费如何兼顾公平合理?
交通大学教授:在一个区域收费,只是将拥堵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拥堵费要开征,怎么收费才合理?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看来,国外征收拥堵费的经验,在中国可能并不具有可操作性。北京征收拥堵费的征收时间、征收区域并不容易确定。他认为,新加坡模式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国土面积小,且最早是在6平方公里的小面积内收费,所以“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在实践中很容易操作。“而北京现在已经是全面性的拥堵,带有潮汐性特征,很难界定拥堵费的收费区域和时间。”
赵坚认为,北京是棋盘式道路,所以不管在哪个地区收费,因征收拥堵费而私车出行受限的人,其实只是将拥堵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去了而已。
拥堵费如果必须要征收,到底该收多少?5月30日,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毛保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交通拥堵费应该在每天20到50元。
但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则认为,若北京拥堵费标准定得很低,其实根本起不到价格调节来缓堵的初衷,相反会因为增加一套制度的运行成本而平添财政负担。而另一方面,一旦标准定高了,又会面临舆论的压力。
据了解,国际上有一个通行指标,人均交通成本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超过8%。北京市交通委交通行业节能减排中心副主任刘莹此前透露,北京或将根据交通情况划分区域,重点参考区域内的污染、拥堵指数,波动性地确定收费标准、时间和区域。
收了就能不堵吗?
交通运输部专家:应优先考虑其他方法,最后考虑收费
一些专家对于拥堵费的实施效果也存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支振锋担心,“征收拥堵费后,小汽车在北京的使用强度会有相应下降,公共交通压力会加大。如果公共交通换乘、拥堵状况还得不到改善,小汽车会再次被逼到路上。”
“从经济手段调整的角度看,要解决拥堵,收费可以达到一定效果,但持续效果如何还没有定论。”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说,应优先考虑其他方法,最后考虑收费。
今年两会期间,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曾表示,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首先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推动优选公交成为公众的出行习惯。第二,要强化交通规划引领,通过一体化的交通规划和综合的开发建设,建立以城市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的模式。第三,要加快城市智能交通的系统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水平和运行效率。第四,还要加强城市交通的综合治理,来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