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省推广“田保姆”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2016-01-11 16:09:44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罗博 张志龙
  对于中国粮食大省山东的农民来说,如果在夏收秋收期间在外打工或者不便劳作,选择一个“田保姆”将土地托管,不仅种地变得更为轻松,效益也相应提高。

  作为传统农业和人口大省,山东58%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比重已超过40%。在此背景下,新型农业主体不断涌现,全省三成左右的耕地实现流转规模经营。

  山东省高密市的岳梦羲就是这样的一位规模经营户。近几年,她陆续流转了当地大牟家镇、阚家镇一些村3000多亩地,种植粮食和蔬菜。然而,由于规模过大、用工太多和农机设备缺乏,管理成了问题。

  2014年,一个“田保姆”的出现,解决了岳梦羲的难题。这是一家距离其流转农地几公里外名叫“初家为农服务中心”的公司。

  公司负责人仪亮说,公司主要给散户农民和农业新型主体提供测土配方和智能配肥、统防统治、农机作业、烘干贮藏或冷藏加工、庄稼医院、农民培训等6项服务。“简单说就是帮他们把地里的活干了,后续的晾晒、收储也省心了。”

  据了解,经过反复实践,公司的主要控股方山东省供销部门确定了3公里的托管服务半径,即单个为农服务中心服务3-5万亩土地,这既能实现最佳规模效益,又便于整合资源。

  不少农户反映,土地托管服务既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也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收益。

  潍坊市种粮大户付家礼算了一笔账,原来散户每亩小麦成本大概880元,规模化后犁地、农资、用工都能够省出15%-20%,再加上规模化种植土地整理增加的面积,一亩地托管后在产量相同情况下一季小麦能多收入300多元。而其他经济作物,比如土豆,经测算后每亩年收入增加700多元。

  山东省供销社主任侯成君表示,目前全省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为农服务中心673处,托管范围已从小麦、玉米、水稻等大田作物,拓展到棉花、花生、土豆等经济作物,服务规模化已显现出普遍生命力。

  在一些农民看来,托管服务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土地托管后的经营权还在农户手里,“托管服务组织只是打工的,农户才是说话算数的老板”。

  另外,在土地流转模式下,农户仅能得到定额的流转费,至于种什么、赚多少钱,和农户就没什么关系了。在托管模式下,农户花钱买服务,收获后不论赚多少,都是农户的。

  据了解,山东省供销社从去年起全面实施2000万亩土地托管5年规划,目前托管面积已达到1310万亩,完成测土面积1124万亩、智能配肥1034万亩、飞防作业111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均减少20%左右。

  专家表示,山东探索的“3公里土地托管圈”和“为农服务中心”模式,是通过规模化服务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新路径,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困扰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有益探索。
责任编辑:王小磊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