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徐家俊:挖掘史实 认清价值
2015-09-08 15:04:1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提篮桥被喻为“中国的海牙”
提篮桥监狱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美军军事法庭于1946年1月18日,首先在提篮桥监狱十字楼二楼设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法官、检察官、辩护士、书记官、翻译等工作人员均是美军军官。从时间上说,美军军事法庭在提篮桥监狱开庭审判日本战犯先于中国国民政府在10个城市军事法庭的审判,所以,提篮桥监狱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
提篮桥监狱也是中国境内同时审判日本战犯和德国纳粹战犯的地方。1946年,美军军事法庭共在提篮桥监狱审判了8批47名日本战犯,其中判处死刑10人(实际执行7人),判处无期徒刑6人,判处有期徒刑29人,释放2人。其中涉及到将级以上日本战犯5人,此外,提篮桥监狱还关押了27名德国纳粹战犯,美军军事法庭于1947年1月在狱中审判了其中的21名德国纳粹战犯,最高判处无期徒刑,最低判处服苦役5年。
抗战胜利后,提篮桥监狱还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同时在室内刑场和室外刑场处决日本战犯的地方。1946年4月22日,美军军事法庭通过绞刑的方式处决了镝木正隆少将等5名日本战犯。1946年11月,提篮桥监狱开始设立室外刑场,1947年8月至1948年9月,提篮桥监狱刑场上先后有14名日本战犯被中国法警执行死刑。
地位重要但有局限性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军军事法庭根据《波茨坦公告》等文件精神,为打击法西斯的侵略气势,惩处反人道行为,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搜集证据,利用法律武器,惩处战争罪犯,是一项伸张正义,顺应民意的行为,应予以充分肯定。而且在时间上又先于中国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为中国各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审判实践。据有关资料反映,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后,美国各军事法庭共计判处140名日本战犯死刑,判处1033名日本战犯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但是美军军事法庭的审判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它仅注重日本战犯对美军被俘人员以及美军盟友所犯的罪行。同时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还遗漏或没有追究他们一些重要罪行。如侵华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茂于1939年10月至1942年10月期间,对上海郊区的烧杀惨案和“清乡”负有直接罪责。1940年4月的青浦“青东大屠杀”,在美军审判中竟无一字提及。最后,泽田茂只被美军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5年。当时一家媒体曾这样报道:“各犯接受判令后,喜出望外,彼等初不料受刑如此之轻也。泽田茂弯腰领其同僚向法官深深一鞠躬后,微笑而退,其后被告人之辩护律师频频向法庭道谢,感其大恩。”另一方面,不少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日本战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实际服刑情况也没有真正按法庭宣判时的年限执行。美军军事法庭所判处死刑的10名日本战犯实际只执行了7名。其中1名还是被中国政府的军事法庭所枪决的。
开发功能为后人纪念
提篮桥监狱历史比较长,文化底蕴丰厚,对中共党史、革命史、抗战史研究有重要作用。
“跳出监狱看监狱”,本人研究中除了关注监狱本身外,更关注与监狱相关的日本战犯的关押、审判执行等资料。经整理在1996年执笔申报了“日本战犯关押、审判和执行处”申请材料,1997年经上海市政府审核通过,提篮桥监狱公布为“上海市抗日战争纪念地点”。
从1997年起,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将提篮桥监狱内的“十字楼”,即抗战胜利后关押、审判日本战犯的“西人监”改建为综合性的上海监狱陈列馆,展区面积有2800平方米,于1999年12月正式开馆。2014年8月,上海监狱陈列馆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
总之,提篮桥监狱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司法的、文物的各个角度挖掘其史实,认识其价值,利用其资源,开发其功能。
提篮桥监狱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美军军事法庭于1946年1月18日,首先在提篮桥监狱十字楼二楼设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法官、检察官、辩护士、书记官、翻译等工作人员均是美军军官。从时间上说,美军军事法庭在提篮桥监狱开庭审判日本战犯先于中国国民政府在10个城市军事法庭的审判,所以,提篮桥监狱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审判日本战犯的场所。
提篮桥监狱也是中国境内同时审判日本战犯和德国纳粹战犯的地方。1946年,美军军事法庭共在提篮桥监狱审判了8批47名日本战犯,其中判处死刑10人(实际执行7人),判处无期徒刑6人,判处有期徒刑29人,释放2人。其中涉及到将级以上日本战犯5人,此外,提篮桥监狱还关押了27名德国纳粹战犯,美军军事法庭于1947年1月在狱中审判了其中的21名德国纳粹战犯,最高判处无期徒刑,最低判处服苦役5年。
抗战胜利后,提篮桥监狱还是中国境内唯一一个同时在室内刑场和室外刑场处决日本战犯的地方。1946年4月22日,美军军事法庭通过绞刑的方式处决了镝木正隆少将等5名日本战犯。1946年11月,提篮桥监狱开始设立室外刑场,1947年8月至1948年9月,提篮桥监狱刑场上先后有14名日本战犯被中国法警执行死刑。
地位重要但有局限性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军军事法庭根据《波茨坦公告》等文件精神,为打击法西斯的侵略气势,惩处反人道行为,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搜集证据,利用法律武器,惩处战争罪犯,是一项伸张正义,顺应民意的行为,应予以充分肯定。而且在时间上又先于中国国民政府审判日本战犯,为中国各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审判实践。据有关资料反映,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后,美国各军事法庭共计判处140名日本战犯死刑,判处1033名日本战犯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但是美军军事法庭的审判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它仅注重日本战犯对美军被俘人员以及美军盟友所犯的罪行。同时在调查、取证过程中还遗漏或没有追究他们一些重要罪行。如侵华日军第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茂于1939年10月至1942年10月期间,对上海郊区的烧杀惨案和“清乡”负有直接罪责。1940年4月的青浦“青东大屠杀”,在美军审判中竟无一字提及。最后,泽田茂只被美军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5年。当时一家媒体曾这样报道:“各犯接受判令后,喜出望外,彼等初不料受刑如此之轻也。泽田茂弯腰领其同僚向法官深深一鞠躬后,微笑而退,其后被告人之辩护律师频频向法庭道谢,感其大恩。”另一方面,不少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日本战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实际服刑情况也没有真正按法庭宣判时的年限执行。美军军事法庭所判处死刑的10名日本战犯实际只执行了7名。其中1名还是被中国政府的军事法庭所枪决的。
开发功能为后人纪念
提篮桥监狱历史比较长,文化底蕴丰厚,对中共党史、革命史、抗战史研究有重要作用。
“跳出监狱看监狱”,本人研究中除了关注监狱本身外,更关注与监狱相关的日本战犯的关押、审判执行等资料。经整理在1996年执笔申报了“日本战犯关押、审判和执行处”申请材料,1997年经上海市政府审核通过,提篮桥监狱公布为“上海市抗日战争纪念地点”。
从1997年起,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将提篮桥监狱内的“十字楼”,即抗战胜利后关押、审判日本战犯的“西人监”改建为综合性的上海监狱陈列馆,展区面积有2800平方米,于1999年12月正式开馆。2014年8月,上海监狱陈列馆入选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设施、遗址。
总之,提篮桥监狱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作用,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司法的、文物的各个角度挖掘其史实,认识其价值,利用其资源,开发其功能。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