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精神的布道者
《上海法治声音》主编 王凤梅
2015-04-15 10:19:43 |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四版
  我和邹碧华是在采访中认识的。当时,我在《新闻晚报》跑政法条线,他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在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时候,经常看到他坐在台上。那时他微微胖,说起话来字正腔圆,声音很好听。我记得第一次到他办公室的时候,他很谦和地跟我打招呼,递过来的名片上除了庭长的头衔外,还有一个博士身份,这令我印象很深刻。

  邹碧华在外的口碑一直是以学术著称,大家都知道上海高院里有个学术味很浓的年轻庭长。我记得每次采访时,他思路都很清晰,而且表达深入浅出,让我们这些没有学过法律的人理解起来很轻松。额外的感觉是,特别彬彬有礼、儒雅博学。

  此后,邹碧华到了长宁区人民法院当院长,我们接触得少了一些,但还能经常听到他的消息。尤其是2012年,他在微博里发表的《法官应当如何对待律师》,针对《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法官尊重律师的十条意见》谈了几点自己的感想。这篇微博引发了律师圈内外的大讨论,我周围很多位律师朋友都在转发议论,大家觉得一位体制内的法官能为律师说话实在是很难得。这样的题材,如果放在今天,做成新闻稿件,一定会被刷屏。可惜那时,所有的传统媒体是不可能这样报道的,我也只能把这个“公开出位”的事件留存在脑海里。

  去年,我做新媒体《上海法治声音》之后,在上海市医患纠纷调解研讨会上碰到邹碧华。作为点评专家,他对每位主讲人员都作了非常到位的点评,同时也阐述了上海高院对于医患纠纷案件的态度。我记得会议主办方介绍他时,说他能来非常难得,我也这样觉得。民生类的案子都琐碎麻烦,但是,从他的讲话中听得出,他是真的关注这方面问题,因为医患纠纷背后都是家庭的痛苦。他用法院的审判思维来指导调解,同时也吸收新情况来推进审判。我看他瘦了很多,会议结束后便去问候他。他眼神清亮而温和,笑着说:锻炼身体呗。我知道他特别注重新媒体技术,便约他聊聊新媒体和法院诉讼服务平台,他欣然允诺。

  没等到我们约定的碰头时间,两周后我就又在全国律师协会民事研究委员会的年会上见到了邹碧华。我看议程里有他的演讲,眼前一亮,他要讲法院的互联网技术改造如何打造诉讼服务平台。果然,他的激情演讲构造了一个互联网语境下的现代法院,赢得现场多次掌声。我也被震撼了。说实话,我真没见过法官可以这样演讲的,那些精准的数据和切实的行动,非常详实的信息和动情的语言,让人印象深刻。微信朋友圈瞬间被刷屏,不少与会嘉宾感慨:“邹碧华副院长的讲话,具体的司法公开、便民方案很让人振奋,让人看到希望”;“有了这样长得帅、说得溜、P(PPT)得好的法官代言人,难怪上海法院屡创第一”。

  邹碧华演讲结束后,我再次向他问候,又约了去高院谈谈。我心里计划可以做个专访,就讲讲法官如何成为演讲高手,那一定是个转发率很高的视频。

  可是,谁也想不到,这竟成了他最后的演讲。我得知他去世的消息后,立刻通知我们采访的视频团队连夜加班,赶出他最后的演讲视频。所有的遗憾都是深深的悼念。编辑了他的很多文章之后,我深深地感觉他并不只是一位法官,而是一位有着强烈人文关怀精神的布道者,向人们讲述着弘法之道、为人之道、处世之道。邹碧华曾说过:“当事人所面对的是充满人文品格的司法者,而绝非冰冷的法律使用者。也正因如此,当事人所感受到的是法律对每个人生命、人格、尊严、情感的尊重和保护,以及法律真正的强大力量。”读到这句话时,我觉得我理解了他的魅力所在。他在,或不在,都应该永远向他学习。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