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调控,精准“打靶”
2014-07-07 14:12:46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顾仲阳
  ■定向调控更加注重对症下药,更加注重区别对待,更加注重标本兼治。适时适量“精准滴灌”中国经济,已成为上半年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

  巴西世界杯激战正酣。上半年,对中国经济而言,也是个令人紧张的“上半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困难增多,市场预期不稳。但中国经济表现还是相当不俗,企稳向好的积极迹象进一步显现:5月份外贸增速转正,6月份PMI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四个月回升,达到51%……

  中国经济“有惊无险”,与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密不可分。上半年,宏观调控告别“经济一多云就要强刺激”的思维定势,保持定力,主动作为,更加注重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 “靶点”,定向调控,精准发力。

  把脉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主导因素不是传统的需求不足,而是潜在增长率下降;矛盾问题的主要方面不是整体性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问题。如此形势下,再用“大水漫灌”式调控,精准度不够,成效自然打折,对房价过高等结构性问题不仅没有疗效甚至会起反效。“大水漫灌”出水量大、速度快,刺激性强,副作用也不小,今天的“垫脚石”很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绊脚石”。

  而定向调控,更加注重对症下药,更加注重区别对待,更加注重标本兼治。适时适量“精准滴灌”中国经济,已成为上半年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

  定向调控瞄准改革“靶点”,向深化改革要动力。6月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用权力的“减法”,换取经济活力的“加法”甚至“乘法”效应。6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确定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并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简政放权“先手棋”成效明显,但要更好地增强经济活力,仍需按问题导向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

  定向调控直击结构“靶点”,向结构调整要动力。经历了总量扩张的持续繁荣,结构失衡问题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顽疾,其中重投资、轻消费,重工业、轻服务业积重待改,“三农”、水利、铁路、物流等短板明显。

  一系列调结构措施陆续出台。6月11日通过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剑指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和效益。14条铁路集中开工,中西部地区成为“主工地”。支农支小,货币政策继续定向宽松。6月16日起,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6月30日,银监会调整存贷比计算口径,将支农支小、“三农”和小微的政策性贷款排除出分子,有利于降低其融资成本,助力经济转型。

  定向调控聚焦民生“靶点”,向惠民生要动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能为促就业提供有力支持;加大保障房建设和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能拉动投资促进消费。一件件民生实事,让百姓更加认可经济发展成绩单,也为稳增长提供了源源动力。

  世界杯半决赛马上开踢,今年中国经济的“下半场”也已鸣哨。定向调控要发挥更好效用,下半年还需在精准、及时、适度上多下功夫,让“政策活水”适时适量“精准滴灌”中国经济,助其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