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妈反色情演讲戳中“黄祸泛滥”之痛
2014-06-30 09:43:41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白林
涉嫌色情淫秽出版物、各式各样的性用具、令人不忍直视的露骨演出,戴上“性文化”的面具后,堂而皇之登上“性博会”展台,引来不少人包括青少年争相围观。终于有人对这样的现象看不下去了,这次站出来的仍是万能的“大妈”。近日“西安大妈在性博会外发表反色情演讲”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起很大反响。
有人认为她们古板落后、荒谬可笑,毕竟国人对性的认识已经愈发开放自由;也有人认为她们虽然言语有些极端,但用心良苦,切中时弊。专家表示,我国“性教育”还没有及时跟上,而性用品和所谓的“性文化”却非常泛滥,严重侵袭青少年。大妈的担忧不无道理,它戳中了青少年的“黄祸之痛”。
堕胎:从害羞到习惯,从习惯到微不足道
“现在小学一年级,都出现了早恋的现象”“很多女生穿着暴露,早熟现象严重”“青少年人流堕胎的案例在日益增加”……河北多名教师向记者反映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色情泛滥的直接后果就是堕胎现象增多。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孟亚丽说,临床实践发现未婚堕胎问题越来越严重,且呈年龄越来越小趋势,我接触到年龄最小的仅14岁。“一觉醒来,烦恼了之”等不良广告泛滥,而正确的科普、健康的知识太少,导致许多少女误入歧途,许多人留下终身的伤痛。
“目前,在早恋、性开放、未婚同居、未婚先孕、‘无痛人流’无害等不良现象和看法的诱导下,堕胎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中国伦理学会德育委员会常务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魏续臻说。
吉林大学在校研究生王晶说,还记得一次和同学从食堂出来,一位姐姐热情地过来给我们面巾纸,打开的时候大家红着脸扔进了垃圾桶或是塞进了包里,因为上面都是无痛人流广告。走在街上,无痛人流的广告词无处不在,人们对于堕胎已从害羞到习惯,从习惯到相信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据魏续臻介绍,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特别是高校密集的地方,同居、未婚先孕、堕胎现象严重。频繁堕胎,会引发相关疾病,甚至导致以后无法怀孕。
一些专家担忧,社会对同居、包二奶、养情妇、一夜情、钱色交易、权色交易等的接受度的上升,以及这类信息的无障碍传播,置青少年于色诱大染缸里,对于那些情窦初蒙又不懂得保护自己的青少年诱惑力是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抗拒的。
性教育:老师很羞涩,学生觉得太保守
在过去,人们很自然会把这些现象归结于青少年性知识的缺乏,呼吁学校加强性教育。而对于现在的青少年,问题真的只是知识匮乏吗?
“同学们在一起聊天说到性话题时,大家很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某某专家、某某教授、某某学者说的什么什么观点,他们说追求性自由是人们正当的需求,人生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同学们说的是那样的自信,仿佛在说真理一样。”王晶说。
一些教师反映,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影视、漫画、活动等渠道,对性知识的了解并不比成人少,也不会因为涉及到性而感到羞愧。同居、权色交易、一夜情等这些看似与青少年相距甚远的字眼,在他们眼里却并不陌生,他们的接受程度已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如今,老师在普及性知识的过程中甚至有些羞涩,而学生却觉得学校太保守了。”石家庄市五十七中教师宋芳说,互联网、电视、杂志等正在与学校和家长争夺青少年的性观念,在大量少儿不宜的信息侵蚀下,学校只言片语不成体系的性教育课程显得力量微薄。
河北扫黄打非人士韩丰聚说,现在一些出版物,表面上是性教育,实际在宣扬传统伦理假道德、性的选择权是个人自由等观念,对青少年影响很大。
呼吁:要着重性伦理、性道德教育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一筠说,在社会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只有性知识的性教育,只能适得其反。没有性伦理、性道德的性知识教育,往往变成一种刺激和诱导。
宋芳说,青少年的性教育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性知识的普及。简单性知识的普及,让不少学生认为这是成长的自然现象,甚至有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校并不反对婚前性行为。
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朱琪说,学校和家长应该在传授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同时,着重性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既重视人的生物性,又注重人的社会性,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反色情网负责人夏海新说,除了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对于日益泛滥的人流无害论、性开放思想、色情泛滥的现状,社会一定要有正面声音。
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叶凌孜表示,要警惕一些不良文化背后的利益推手,不要让一些人为了谋利误导我们的青少年。
有人认为她们古板落后、荒谬可笑,毕竟国人对性的认识已经愈发开放自由;也有人认为她们虽然言语有些极端,但用心良苦,切中时弊。专家表示,我国“性教育”还没有及时跟上,而性用品和所谓的“性文化”却非常泛滥,严重侵袭青少年。大妈的担忧不无道理,它戳中了青少年的“黄祸之痛”。
堕胎:从害羞到习惯,从习惯到微不足道
“现在小学一年级,都出现了早恋的现象”“很多女生穿着暴露,早熟现象严重”“青少年人流堕胎的案例在日益增加”……河北多名教师向记者反映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色情泛滥的直接后果就是堕胎现象增多。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孟亚丽说,临床实践发现未婚堕胎问题越来越严重,且呈年龄越来越小趋势,我接触到年龄最小的仅14岁。“一觉醒来,烦恼了之”等不良广告泛滥,而正确的科普、健康的知识太少,导致许多少女误入歧途,许多人留下终身的伤痛。
“目前,在早恋、性开放、未婚同居、未婚先孕、‘无痛人流’无害等不良现象和看法的诱导下,堕胎似乎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中国伦理学会德育委员会常务会长、清华大学教授魏续臻说。
吉林大学在校研究生王晶说,还记得一次和同学从食堂出来,一位姐姐热情地过来给我们面巾纸,打开的时候大家红着脸扔进了垃圾桶或是塞进了包里,因为上面都是无痛人流广告。走在街上,无痛人流的广告词无处不在,人们对于堕胎已从害羞到习惯,从习惯到相信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据魏续臻介绍,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特别是高校密集的地方,同居、未婚先孕、堕胎现象严重。频繁堕胎,会引发相关疾病,甚至导致以后无法怀孕。
一些专家担忧,社会对同居、包二奶、养情妇、一夜情、钱色交易、权色交易等的接受度的上升,以及这类信息的无障碍传播,置青少年于色诱大染缸里,对于那些情窦初蒙又不懂得保护自己的青少年诱惑力是巨大的,甚至是难以抗拒的。
性教育:老师很羞涩,学生觉得太保守
在过去,人们很自然会把这些现象归结于青少年性知识的缺乏,呼吁学校加强性教育。而对于现在的青少年,问题真的只是知识匮乏吗?
“同学们在一起聊天说到性话题时,大家很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某某专家、某某教授、某某学者说的什么什么观点,他们说追求性自由是人们正当的需求,人生短暂,应该及时享乐。同学们说的是那样的自信,仿佛在说真理一样。”王晶说。
一些教师反映,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影视、漫画、活动等渠道,对性知识的了解并不比成人少,也不会因为涉及到性而感到羞愧。同居、权色交易、一夜情等这些看似与青少年相距甚远的字眼,在他们眼里却并不陌生,他们的接受程度已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如今,老师在普及性知识的过程中甚至有些羞涩,而学生却觉得学校太保守了。”石家庄市五十七中教师宋芳说,互联网、电视、杂志等正在与学校和家长争夺青少年的性观念,在大量少儿不宜的信息侵蚀下,学校只言片语不成体系的性教育课程显得力量微薄。
河北扫黄打非人士韩丰聚说,现在一些出版物,表面上是性教育,实际在宣扬传统伦理假道德、性的选择权是个人自由等观念,对青少年影响很大。
呼吁:要着重性伦理、性道德教育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一筠说,在社会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只有性知识的性教育,只能适得其反。没有性伦理、性道德的性知识教育,往往变成一种刺激和诱导。
宋芳说,青少年的性教育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性知识的普及。简单性知识的普及,让不少学生认为这是成长的自然现象,甚至有学生错误地认为学校并不反对婚前性行为。
中国性学会副理事长朱琪说,学校和家长应该在传授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同时,着重性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既重视人的生物性,又注重人的社会性,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中国反色情网负责人夏海新说,除了加强学校家庭教育,对于日益泛滥的人流无害论、性开放思想、色情泛滥的现状,社会一定要有正面声音。
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叶凌孜表示,要警惕一些不良文化背后的利益推手,不要让一些人为了谋利误导我们的青少年。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