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方证人影评
2014-04-21 15:29:53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戴蕾
  1957年的黑白电影《控方证人》,又名《原告的证人》、《雄才伟略》,改编自天才侦探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剧本,是好莱坞天才导演比利•怀德不可被忽视的经典作品。

  伦敦著名出庭律师韦菲爵士在接受完心脏病治疗回家休养的第一天,就不顾医生和护士的反对,接受了作为一起刑事案件辩护人的请求。被告沃尔刚开始寻找的律师并没有出庭的资格,所以他带着沃尔一起寻求韦菲爵士的帮助。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英国独特的二元制律师制度,即律师队伍分为出庭律师和事务律师两类,在组织上和业务上彼此分立,互不统属,这种制度在英国实行了数百年之久,尽管19世纪以来,这种制度饱受诟病,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最近十几年英国政府也出台了几项立法,对两类律师互相隔绝的状态做了部分调整,但二元并立的总体格局仍然保持未变。

  随着影片的深入,案件的脉络也逐渐清晰:被告人沃尔结识了一位56岁的富婆,两人相谈甚欢,富婆对他充满爱意,甚至为他修改了遗嘱,把8万英镑留给他。然而在遗嘱被修改后的一周之后,富婆却惨遭毒手。由于沃尔在事发当晚8点受邀去了被害人家,所以警方将其列为头号嫌疑人。

  沃尔声称当晚离开被害人家的时候是步行回家的,路上也没有遇到什么人,这就导致能够证明他清白的只有自己的妻子克里斯汀。出人意料的是,克里斯汀竟然作为控方的证人出现在法庭上。按照英国当时的法律,妻子是不能够作为丈夫的对立方出庭作证的,但是克里斯汀辩称自己根本不是沃尔的妻子,原因是当时在德战区,她为了得到英国护照而隐瞒了自己已婚的事实。当控方律师质问她为何在出庭前告诉警方沃尔在当天21:26到家的时候,她说是沃尔要求她这样说的,她只是为了报答他把自己救出德战区的恩情。事实上沃尔当天是22:10分才回到家,袖口上有鲜血,并且告诉她自己杀人了。而且她早就知道富婆跟沃尔的关系,她和沃尔也都知道富婆修改遗嘱的事情,沃尔有充分的动机杀害被害人。克里斯汀作为控方证人的出现,无疑使辩护方雪上加霜,虽然沃尔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深得陪审团的喜爱,但是陪审团并不相信他的话;相比之下,克里斯汀神情漠然、淡定自若,看上去无爱无恨、心机很重,但陪审团显然相信了她的话。

  正当韦菲爵士认为案子希望渺茫的时候,一个神秘的电话打到了他的办公室,声称手上有与沃尔案子相关的重要证据,但是必须当面交给他。当韦菲爵士来到约定好的酒吧,一个身穿风衣的女子拿出一沓信件,并要求100磅作为交换的对价。他惊喜的发现,这些信件竟然是克里斯汀与一名名叫马克斯的男子偷情的来往书信,更让韦菲爵士振奋的是,其中一封信上,克里斯汀写道她将在法庭上作证说沃尔是22:10到家的,袖口上有血迹,并且告诉她自己杀人了,这样就能将沃尔置于死地,她就可以与马克斯永远在一起。当这份证据被呈交法庭,克里斯汀似乎完全崩溃了,她从未设想这些信件会被发现。加上她隐瞒自己已婚的事实,出庭前欺骗警方,陪审团对这个原本就让人缺乏好感的女人更加不信任,认为她说谎成性。这也直接导致最终陪审团达成一致意见,被告沃尔无罪。

  影片的最后五分钟,剧情风云突变,原来,酒吧那个神秘女子就是克里斯汀本人装扮的,她为了让陪审团坚信沃尔无罪,伪造了那些信件,而所谓马克斯根本就是个不存在的虚拟人物,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韦菲爵士的那句“陪审团不会相信一个深爱自己丈夫的妻子的证言”。就在克里斯汀希望与沃尔共同庆祝他获得永久的自由之时,沃尔却与听审席上的一位年轻姑娘拥抱在了一起,并声称要用得到的那笔遗产跟年轻姑娘一起豪华出游。克里斯汀不敢相信她深爱的丈夫竟然真的背叛了她,于是她拿起物证台上的刀,扎向沃尔……

  这部电影可以视为一部很好地法学教学片,精彩又相对完整地展示了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庭规则和陪审制度。它又一次启发我们思考那个经典的法理学问题,法律追求的到底是程序正义还是实质正义。过度强调程序正义,很可能会让本应伏法的犯罪分子逃脱法律的制裁,就像本片中被告人沃尔无疑是凶手,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他将不可能因此再次受到审判,这与1994年闻名遐迩的“辛普森案”似乎不谋而合。

  影片中细节之处彰显的法律文化也值得我们深思。英国的法庭庄严而肃穆,法院宏伟的而建筑以及室内豪华的装潢,充满着浓郁的英国文化气息;证人作证前以“女王……”开头的开场白,显现着英国法律的传统;律师之间温文尔雅、谦逊的辩论,表现英国人高雅的绅士风度;高高的法官座椅,律师头上的假发、法槌、法袍……这些元素作为法律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彰显法庭的严肃和神圣,无疑也会增加公众对法律的敬畏感,成为西方尊崇法律的原因之一。这些看似细节的物件,其实都在无声地宣扬着法庭的庄重严肃。

  在我国,可能不会出现影片中韦菲爵士得到信件后导致案件结果反转的情况出现,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庭审是不够“精彩”的,我国的刑事审判,检察院作为诉讼的一方,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这天然导致了控辩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另外证据材料在进入法院前,已经经过公安局和检察院的层层审核,突然出现某个未经充分调查的证据材料而导致案件翻盘的可能几乎是不存在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审判结果更加符合所有庭审参与者的心理预期。

  半个多世纪前的这部影片,至今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光芒和魅力,值得我们不断地回味。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责任编辑:胥立鑫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