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法院优化资源配置 “牵手”法学院校创双赢
2014-04-01 09:51:09 | 来源:中国法院网北京频道 | 作者:葛玲
  一直以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都秉持着开放、合作的理念,非常注重与法学院校的交流合作,将其作为法院教育培训、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的创新创先重点项目。到目前,海淀法院已先后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法学院等8所全国知名法学院校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并同20余所院校保持实际上的交流合作。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合作内容不断拓宽,涵盖了调研、培训、人员互聘、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学生实习、青少年心理辅导与社会调查等,合作机制不断深化。

  目前,已有多所院校在海淀法院建立了国家或市级的法学教育实践基地。2013年10月,该院作为北京市政法系统代表,应邀参加了中央政法委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的法律人才互聘“双千计划”现场会。海淀法院与法学院校的合作联动机制还得到了中共海淀区委组织部、海淀区政法委的充分肯定,并荣获海淀区干部教育培训优秀项目奖。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发展。结合各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广泛开展联合调查研究,如与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开展人民法院统一证据规则研究,与公安大学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等。立足司法实践中的重点疑难问题,经常性地邀请各院校专家来院开展研讨。结合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等重大学术赛事,邀请专家对法官进行写作指导。

  加强人员交流,促进院校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采取教师和法官互派挂职锻炼、讲学等举措,不断推进院校之间的深层交流合作。近几年,分别有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院校的教授来海淀法院挂职担任副院长,有力指导了海淀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依托院校丰富的师资力量,强化法官教育培训。2013年,海淀法院即邀请了10余位专家学者来院举办专题讲座。还曾经与人民大学法学院合作,为法官开设短期脱产培训班。海淀法院法官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各学校的认可,目前已有 20余位法官被高校正式聘为兼职教授(教师),其中3人被聘为兼职硕导。海淀法院已连续多年与北大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合作开设审判实务课,已有60余位办案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法官走上高校讲台授课。

  拓宽学习平台,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依托高校在海淀法院设立的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开展了大量实践活动。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分别在海淀法院立案庭设立了法律援助点,定期派学生到法院为诉讼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文书等。每年,海淀法院都会接待大量的法学院校学生到海淀法院实习、旁听庭审,并经常选派优秀法官为法学院校开展模拟庭审进行指导。

  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提升综合效益。在工作中注重及时总结经验,推进合作机制、模式的创新。如尝试与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北大附中就青少年法制教育开展专项合作。合作模式由以往的双向合作变为多向合作,同时在合作主体上不仅有法院、高校,还有实际工作部门,不仅促进了院校合作工作的创新,而且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升了院校合作的社会效益。在与高校开展合作的同时,尝试与中小学校开展共建。在全院范围内选派37名优秀法官担任辖区105所中小学校的法制校长,开展了讲授法制课、举办模拟法庭、旁听庭审等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不仅促进了法院自身职能的充分发挥,也进一步培养锻炼了队伍。

  海淀法院与高校联动机制的建立,有效实现了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对海淀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司法改革、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均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海淀法院推出的刑事普通程序简易审、审判组织模式改革、审判管理改革等一系列在司法界产生广泛影响的重大改革举措,都得益于专家们的智力支持。在与院校的合作当中,海淀法院的学术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近两年,有30余篇学术论文在全国、北京市获奖,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文化,曾被《人民法院报》采风版整版报道。院校合作也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成长,目前该院共有博士及在读博士17人,同时兼职教师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可以说,与院校的合作联动,极大地提升了海淀法院的软实力,促进了海淀法院的内涵式发展。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