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两重天 “小升初”划片公平谁监督?
2014-01-29 17:08:24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郑天虹 廖君 仇逸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不仅重申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原则,而且指出小升初具体操作路径,包括单校对口直升、多校划片以及随机派位等方式。事实上,各地在此之前已经有多项探索,但是公众在公平性问题上仍然有诸多疑问:划片标准如何确定?划片公平谁来监督?划片情况下学校是否需要招生自主权?

  一问:划片标准如何定

  对于划片的标准问题,公众一直充满疑问:为什么一街、一墙、一河之隔,上的学校就是“两重天”?就连在同一个社区,门牌号不同,上的学校也不同。就是这看不见的“尺子”,也划出了学区房与非学区房天壤之别的价格。

  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说,此前武汉小升初就是按照划片范围就近入学,但原来的划片标准早已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老城区几公里范围内生源减少,新开发的小区附近又没有配建的学校,而多数名校都集中在老城区,新城区一时半会难以建成知名学校,家长们肯定会集中选择老城区的名校。

  在广州,同样存在好学校“扎堆”老城区的问题。即使是住在名校集中的越秀区也不一定能享受到这里的教育资源。有群众反映,以东风中路为界,该路北面的省政府所在片区,对口的几乎全部是名牌小学,而路南面则对应的大多为普通学校。区域划片是否照顾了公务员子弟?

  武汉一些家长还表示,如果孩子小学就是择校,按照教育部小升初的新规“小升初”就近入学,这个就近是指按户籍,还是按学籍?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表示,我国许多省市历来主张就近入学,教育部的这项新政并不新。这次明确提出划片就近入学,到底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就近?还是按照居住区域划分就近?随着城市的发展,现在跨区居住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以行政区域来划分,比如说在武汉洪山上班,而在隔着长江的江汉居住,把孩子带到工作地附近上学不太现实。如果按照居住地划分,恰好所在区域没有一所好学校,就又逼着家长去择校。这些矛盾如何处理,教育部门应该有更详细的方案。

  广东省政府督学李伟成说,对于一些住在“边角地”的学生,看上去,划片是划到了离学校半径3公里以内,然而这个3公里是直线距离,由于街区布局或地形的实际情况,孩子的行走距离却远远大于3公里,给这些学生造成上学不便的困扰。因此,政府在确定划片标准时,也不可“一刀切”,应该有更人性化的考量。

  二问:划片公平谁来监督

  不仅划片的标准需要明确,并且公开透明,划片的过程也要完全向公众开放,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才能确保公平公正。

  上海向明中学校长芮仁杰表示,政府强调对口就近入学,是为了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遏制择校现象,给老百姓选择权。但是现在校际差异客观存在,虽然要求是摇号,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难免有操作空间。这首先需要把生源信息完全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范先佐说,政府公务员也有自己的利益,如果由政府划片,政府监督,就等于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不能发挥作用。这就需要让当地人大和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

  他说,不仅是划片的公平需要监督,还有5%特长生的“尾巴”,更需要监督,否则新政治标不能治本。在当前社会诚信度都不高的情况下,连自主招生都会出问题,更何况人数众多的“小升初”呢?

  也有专家提出,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如建立学区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由学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学区的教育发展战略,由地方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教育拨款预算,并监督政府部门拨款,是可行的思路,如此将彻底改变由政府主导教育拨款的模式。

  三问:多点划片初中有多大自主权

  包括广州、上海、武汉等地的一些名校,往往都存在“划片窄”的潜规则。群众反映强烈的是:这些学校每年都会留下一些名额不参与划片,这些名额高峰时期会占到招生总数的20%甚至更多,留给条子生、票子生及各类关系生,反而出现就近的学生进不去。

  为了缓解名校资源紧张的问题,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名校还想出了“扩张”的办法,一校拖多校,表面上看是名校扶弱校,实际上只是挂牌改校名而已,校际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而参与划片或派位的就是这些“挂牌”学校,原有名校的学位却被留下来“暗箱操作”,往往出现有学生划片或派位到“挂牌”分校都不肯去,因为它虽然叫了名校的名,却无名校的实。

  张基广说,多点划片就不应允许初中有自主权。一旦学校有自主权,就容易形成寻租空间。义务教育阶段不应该给初中以自主权。

  教育界人士说,初中的自主权应更多体现在办学特色上。上海实验学校东校校长王玮航表示,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让所有相应地段内的学生进所对应的初中。但是,初中也不应该是千校一面,教育均衡不是一刀切,要允许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打造特色初中。我们学校有艺术和体育的特长生,羽毛球的特长生面向全区招生,虽然每年招生人数在减少,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因为特色人才的培养是需要衔接的,小学有特长的学生可以选择有相应特色的初中、高中。关键是这种招生的特长生不是以文化考试为主,而是真正从学生特长出发。“最麻烦的、最需要遏制的是恶性竞争,即纯粹看学生成绩来抢生源。”

  专家认为,还应同时推进管办评分离。政府部门只负责投入和依法监管学校依法办学,不得干涉学校的办学事务。从办学性质来说,由政府出资举办的公办学校,政府部门可以要求其招生范围,但也不宜干涉其招生过程和教育过程;而对于社会资本举办的民办学校,政府部门不能干涉学校招生。只有尊重自主办学权,才能让每所学校办出特色,而不是千校一面。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