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边疆实际破瓶颈 六项创新达六大效果
——广西那坡县人民法院改革创新工作纪实
2013-11-15 09:28:46 | 来源:中国法院网广西频道 | 作者:罗阳
那坡法院院长罗阳(中)到思源矿业公司协调解决纠纷。(林荣先 摄)
近年来,广西那坡县人民法院一贯以来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方针,针对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法官队伍严重断层、审判力量严重不足、维护边疆稳定工作繁重等现状,结合该院实际,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之中,在审判管理、队伍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改革创新,实行了六项改革创新举措,达到了六大效果,出现了“三高三低三无”,即:服判息诉率高、调撤率高、案件质量高,上诉率低、信访投诉率低、发改率低,无越级上访案件、无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案件、无干警违法违纪事件发生。两年来,该院连年获得全市法院绩效考评、审判质量效率考评、调解工作考评等多个一等奖;先后被授予“全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全区公正廉洁先进法院”、“全区法院先进集体”、“全区优秀法院”、“全区和谐单位”、“全区文明单位”、“广西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法院网络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推行“审判力量前移服务群众”模式,达到密切联系群众、快捷服务群众效果。“现在,来法院办事真方便,一进大厅就可以见到自己要找的部门窗口,如果不懂找哪个部门,还有导诉台帮你,最方便不过了!”2013年9月24日下午,从乡下来到该院办事的黄昭得到法官热情接待后这么说。这是该院推行“审判力量前移服务群众”模式得到群众好评的结果。“审判力量前移服务群众”包含两层内容:一是院、庭领导要到审判执行一线,亲自参与办案和指导业务,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二是把各业务庭的审判力量前移到诉讼服务大厅,在诉讼服务大厅设各业务庭专窗,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法官选派到专窗负责对接本庭的有关工作,周到快捷地服务诉讼当事人及来访群众。推行这个模式的目的是:把院领导、庭领导推到审判执行一线,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能够及时、快捷、有效地化解纠纷,也大大地提高了各业务庭的办案质量效率。2011年以来,该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平均每年都能亲自主办案件20件以上,有重大、疑难、影响稳定的案件,都能亲自深入一线指导,化解纠纷。如城厢镇覃霖因一时冲动参与盗窃被判刑,2012年4月刑满释放后,因找不到工作,又受到别人的歧视,他感到很自卑,思想波动很大,有再次走向歧途的危险。该院掌握这一情况后,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崔学雷副院长经与刑庭研究,决定采取回访帮教的形式,使他回归到社会。崔学雷副院长亲自召集司法、社区、团委、工商等有关部门人员及他的亲属朋友深入到覃霖家中,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正确回归社会。经多次登门做思想教育工作,覃霖表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在该院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现覃霖经营了一个小商店,成了遵纪守法的个体户。两年来,该院没有出现越级上访案件、超审限案件,服判息诉率分别为97.65%、98.26%;裁判准确率分别为99.82%、99.86%。
推行“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达到便民利民效果。该院推行“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即一名法官、一名人民陪审员、一名特邀调解员、一名书记员、一辆车、一个网络(联动调解网络)、一个片区,运用这个审判模式巡回深入各乡镇、村屯就地立案和开庭审理各类涉农案件。2013年5月14日,平孟人民法庭采用“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成功化解的一起财产损害纠纷案件就是很好的说明。当日中午,该庭法官巡回办案回到法庭时,看到法庭门口坐着两个神情焦虑的妇女,经询问得知,他们是念井村的两名蔗农。那天早上,农艳让货车司机农良将一批甘蔗运输到糖厂,在途径一个路桥下时,由于甘蔗装载不牢固,车子倾斜,造成大约3吨的甘蔗掉落。在到达糖厂后,经地磅过磅仅有9.2吨,与农艳的估计出入过大。在经过与司机农良协商赔偿问题不成后,农艳先向念井边防派出所报案,该所警官出面调解,无奈农良态度恶劣拒绝赔偿,协商不下。农艳就驱车到平孟人民法庭求助法官进行维权。该庭法官了解案情后,得知农良现仍在念井村装载甘蔗,便立即驱车前往念井村的蔗田边,找到农良进行调解。同时,找来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一起做农良的思想工作。经过法官、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的释法说理,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农良愿意当场赔偿800元给农艳作为遗失甘蔗的补偿,双方握手言和。“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推行后,该院90%以上的案件都是通过巡回就地审结的方式结案,一是解决了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二是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审判工作;三是达到了便民利民的效果;四是能够及时快捷地解决纠纷。
施行“三步调解”模式,达到穷尽资源化解矛盾纠纷效果。“三步调解”模式要求每个案件的调解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受理案件后,必须快速地指定主办法官,采用“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深入到案发地做案件的调解工作,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促成和解;如调解不成,走第二步程序,主办法官第一时间报告庭长,庭长及时指导调解或直接参加调解;如还调解不下,走第三步程序,庭长及时上报分管或联系本业务庭的院领导,由院领导把脉、指导调解,必要时由院领导利用本院其他审判资源、联动调解网络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参与调解,尽最大努力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这个模式的推行,主要是使庭领导、院领导直接、快捷地掌握案件进展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地指导调解,和谐化解矛盾纠纷。例如,2013年9月2日,龙合人民法庭通过“三步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了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弄样村民周庆因与邻居翟雄武发生纠纷,就在通道用水泥砖砌起一道矮墙,阻止了翟雄武一家人进出房屋的通道,并称要翟雄武赔礼道歉和支付给8万元作为多年来占用其承包土地的费用后才拆除砖墙。翟雄武请求村干部和司法所人员调解无果后,将周庆告上法庭,要求判令周庆立即排除妨碍。该庭受理后,主办法官马上巡回到现场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但周庆固执已见,拒绝调解,也拒绝在笔录上签字,甩下“谁来处理都是一样,不给钱不给过”的话,就走人。翟雄武也表示如果不立即拆除砖墙,将动用族人进行武力解决。主办法官立即将情况报告给庭长,庭长了解案情后认为事态严峻,面临矛盾激化、升级的严重后果,马上向分管该庭的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绍民汇报了该案的情况。李绍民了解完案情后,立即驱车前往案发地,和庭长研究解决这个纠纷的方案。李绍民先向年长的4位老村民询问到了翟雄武和周庆两家的关系始末,证实翟雄武家从外乡迁入而居,但并非占用周庆家的责任地。接着,他又找来村主任和人民陪审员黄育一起去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李绍民从法律、邻里关系、周庆的家庭情况等方面对周庆进行说法教育,引导他认识到用水泥砖砌墙阻止翟雄武一家人进出是不对的,应立即拆除。村主任也表示为他申领危房改造的指标,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黄育又从邻里关系、村风民情等实际情况对双方进行了思想教育。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释法说理和做思想教育工作,周庆终于思想开窍,答应拆掉砖墙。翟雄武也表示之前自己的错误和对周庆真诚的歉意,双方当场表示从此不再闹矛盾,而是友好相处。这样,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砖墙拆卸下来了,道路通了,两家的矛盾彻底化解掉了。
施行“七情六益”调解法,达到和谐化解矛盾效果。“七情”即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热情、真情、倾情。“六益”即有益于生活、有益于生产、有益于团结、有益于稳定、有益于改革、有益于发展。要求每位法官调解每一起案件时,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类型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纠纷原因、争议焦点等,通过在当事人之间讲亲情、讲爱情、讲友情、讲乡情,必要时邀请双方当事人的亲属、乡亲、长老、村干、队干、族长、老乡、朋友等来说服、感化双方当事人,促使双方和解。法官要做到热情、真情、倾情,让当事人感觉到法官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法官要认真研判案件,深入实地查明事实真相,弄清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原因及背景,找出化解纠纷的方法,做到案结事了人和。2012年12月4日,该院法官运用“七情六益”调解法主持和解了一起中止7年的执行案。2005年4月30日上午,黄捷在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情况下,未按过敏性药物操作规程操作,给李卫的妻子黄小葱开处方并给予药物静脉滴注,导致黄小葱出现异常休克,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14时死亡。后该案经该院审理查明事实后判决黄捷赔偿各项损失共计83840元,但由于黄捷当时被判入狱又无可执行的财产,李卫只拿到了2000元赔偿款,此案只得中止执行。到2012年11月底,李卫在掌握到黄捷有可供执行财产的线索后,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执行法官依法调查后采取强制措施控制了黄捷的部分财产,并以 “七情六益”调解法为指导,主持双方进行执行和解,用热情来感化双方,用真情来帮助双方,通过讲亲情、讲友情、讲乡情,真心实意地希望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信任、谅解,从有益于生活、生产和团结与稳定的角度出发,消除矛盾,和解执行,并制定执行和解方案。最后,经过执行法官耐心地解释,黄捷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对强制执行自己的财产没有提出异议,并答应用一个星期时间去借亲戚朋友钱来履行判决。李卫也谅解了黄捷的处境,同意放弃赔偿款的尾数不要。 12月3日,黄捷将80000元赔偿款交到了法院。第二天(4日),执行法官驱车82公里,将执行款送到了李卫的家中。该案经过法官的“七情六益”调解法指引而和解结案,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通过施行“三步调解”模式及“七情六益”调解法,院、庭领导能及时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指导、参与办案,同时也能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到审判工作中,有效地化解纠纷,也大大地提高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两年来,该院所受理的案件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调解或撤诉的形式结案,调撤率分别是95.42%、96.87%。
推行“下访化解矛盾纠纷六步法”,达到案结事了人和效果。“下访化解矛盾纠纷六步法”的做法是:在诉讼前、立案时、诉讼中、判决后、执行中、信访中,六个环节中只要出现当事人矛盾激化,对法院、法官有不信任感、有久拖不结不执案件,当事人对判决不了解、有疑问,反映法官有不廉不公等情况时,由专门的领导、人员带队下访,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而且每个阶段的下访工作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领导、人员、下访案件类型、工作要求并下发文件,形成一种工作常态。如2012年,岜坎屯村民与思源矿业公司发生冲突引起纠纷,导致投资近2亿元的思源矿业公司停产,双方不断发生械斗,部分村民到厂里破坏厂房、生产设备等,而且双方不断上访、投诉,相关部门介入后仍无法解决。2013年春,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化解该案的任务交给该院。该院通过诉前下访活动,出动全院的审判力量组成7个下访组,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动调解,经过半年的不断下访,反复走访530多户群众,反复做企业和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断地提出解决纠纷的方案,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使停产了两年的企业得以复工开业生产。如今,企业和村委达成了友好共建单位。该院诉前下访化解了这个群体性纠纷,既维护了社会稳定,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扬。2012年以来,该院共主动下访化解纠纷126件。
创新法院文化建设,达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效果。“那坡法院的文化建设实在是太美妙了,太鼓舞人了!”2013年8月1日,该院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迎来了全县各村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共130人的参观,来自中越边境的百都村党支部书记苏忠金同志参观了该院的石头文化、文化展厅、警营文化、廉政文化长廊等后这么说。这是该院创新文化建设的一个体现。该院以黑衣壮民族文化为底蕴,把法文化、法院文化、廉政文化、民族文化四者相融合,通过推行“一个主题、二个融入、三个促进”文化建设工程(“一个主题”即文化建设服务大局的主题,“二个融入”即把文化建设融入到法院各项工作中,融入到服务大局中,“三个促进”即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审判执行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法院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司法服务能力的提升)。又争取县政府投资170多万元,建设文化五室,目前已形成了“一厅”(一个600多平方米的文化展厅)、“二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三传”(新闻信息宣传、文艺宣传、法制宣传)、“四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五室”(图书文化室、院史室、荣誉室、阅览室和档案室)的特色规模。目前,该院已建成了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法院文化建设品牌,被区高院授予“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目前正申报“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该院的上述改革创新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百色市中院、自治区高院、自治区政法委以简报的形式将该院的工作创新做法向全市、全区推介,百色市中院还在该院召开了全市法院文化建设、创新工作现场会,各级媒体对此项工作相继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行“审判力量前移服务群众”模式,达到密切联系群众、快捷服务群众效果。“现在,来法院办事真方便,一进大厅就可以见到自己要找的部门窗口,如果不懂找哪个部门,还有导诉台帮你,最方便不过了!”2013年9月24日下午,从乡下来到该院办事的黄昭得到法官热情接待后这么说。这是该院推行“审判力量前移服务群众”模式得到群众好评的结果。“审判力量前移服务群众”包含两层内容:一是院、庭领导要到审判执行一线,亲自参与办案和指导业务,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二是把各业务庭的审判力量前移到诉讼服务大厅,在诉讼服务大厅设各业务庭专窗,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法官选派到专窗负责对接本庭的有关工作,周到快捷地服务诉讼当事人及来访群众。推行这个模式的目的是:把院领导、庭领导推到审判执行一线,直接面对基层、面对群众,能够及时、快捷、有效地化解纠纷,也大大地提高了各业务庭的办案质量效率。2011年以来,该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平均每年都能亲自主办案件20件以上,有重大、疑难、影响稳定的案件,都能亲自深入一线指导,化解纠纷。如城厢镇覃霖因一时冲动参与盗窃被判刑,2012年4月刑满释放后,因找不到工作,又受到别人的歧视,他感到很自卑,思想波动很大,有再次走向歧途的危险。该院掌握这一情况后,主管刑事审判工作的崔学雷副院长经与刑庭研究,决定采取回访帮教的形式,使他回归到社会。崔学雷副院长亲自召集司法、社区、团委、工商等有关部门人员及他的亲属朋友深入到覃霖家中,耐心细致地做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正确回归社会。经多次登门做思想教育工作,覃霖表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在该院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现覃霖经营了一个小商店,成了遵纪守法的个体户。两年来,该院没有出现越级上访案件、超审限案件,服判息诉率分别为97.65%、98.26%;裁判准确率分别为99.82%、99.86%。
推行“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达到便民利民效果。该院推行“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即一名法官、一名人民陪审员、一名特邀调解员、一名书记员、一辆车、一个网络(联动调解网络)、一个片区,运用这个审判模式巡回深入各乡镇、村屯就地立案和开庭审理各类涉农案件。2013年5月14日,平孟人民法庭采用“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成功化解的一起财产损害纠纷案件就是很好的说明。当日中午,该庭法官巡回办案回到法庭时,看到法庭门口坐着两个神情焦虑的妇女,经询问得知,他们是念井村的两名蔗农。那天早上,农艳让货车司机农良将一批甘蔗运输到糖厂,在途径一个路桥下时,由于甘蔗装载不牢固,车子倾斜,造成大约3吨的甘蔗掉落。在到达糖厂后,经地磅过磅仅有9.2吨,与农艳的估计出入过大。在经过与司机农良协商赔偿问题不成后,农艳先向念井边防派出所报案,该所警官出面调解,无奈农良态度恶劣拒绝赔偿,协商不下。农艳就驱车到平孟人民法庭求助法官进行维权。该庭法官了解案情后,得知农良现仍在念井村装载甘蔗,便立即驱车前往念井村的蔗田边,找到农良进行调解。同时,找来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一起做农良的思想工作。经过法官、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的释法说理,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农良愿意当场赔偿800元给农艳作为遗失甘蔗的补偿,双方握手言和。“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推行后,该院90%以上的案件都是通过巡回就地审结的方式结案,一是解决了法院案多人少的问题;二是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审判工作;三是达到了便民利民的效果;四是能够及时快捷地解决纠纷。
施行“三步调解”模式,达到穷尽资源化解矛盾纠纷效果。“三步调解”模式要求每个案件的调解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受理案件后,必须快速地指定主办法官,采用“七个一”巡回审判模式深入到案发地做案件的调解工作,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促成和解;如调解不成,走第二步程序,主办法官第一时间报告庭长,庭长及时指导调解或直接参加调解;如还调解不下,走第三步程序,庭长及时上报分管或联系本业务庭的院领导,由院领导把脉、指导调解,必要时由院领导利用本院其他审判资源、联动调解网络资源及其他社会资源参与调解,尽最大努力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这个模式的推行,主要是使庭领导、院领导直接、快捷地掌握案件进展情况,并能及时、有效地指导调解,和谐化解矛盾纠纷。例如,2013年9月2日,龙合人民法庭通过“三步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了一起相邻关系纠纷案。弄样村民周庆因与邻居翟雄武发生纠纷,就在通道用水泥砖砌起一道矮墙,阻止了翟雄武一家人进出房屋的通道,并称要翟雄武赔礼道歉和支付给8万元作为多年来占用其承包土地的费用后才拆除砖墙。翟雄武请求村干部和司法所人员调解无果后,将周庆告上法庭,要求判令周庆立即排除妨碍。该庭受理后,主办法官马上巡回到现场组织双方进行了调解。但周庆固执已见,拒绝调解,也拒绝在笔录上签字,甩下“谁来处理都是一样,不给钱不给过”的话,就走人。翟雄武也表示如果不立即拆除砖墙,将动用族人进行武力解决。主办法官立即将情况报告给庭长,庭长了解案情后认为事态严峻,面临矛盾激化、升级的严重后果,马上向分管该庭的院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李绍民汇报了该案的情况。李绍民了解完案情后,立即驱车前往案发地,和庭长研究解决这个纠纷的方案。李绍民先向年长的4位老村民询问到了翟雄武和周庆两家的关系始末,证实翟雄武家从外乡迁入而居,但并非占用周庆家的责任地。接着,他又找来村主任和人民陪审员黄育一起去做双方的思想工作。李绍民从法律、邻里关系、周庆的家庭情况等方面对周庆进行说法教育,引导他认识到用水泥砖砌墙阻止翟雄武一家人进出是不对的,应立即拆除。村主任也表示为他申领危房改造的指标,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黄育又从邻里关系、村风民情等实际情况对双方进行了思想教育。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释法说理和做思想教育工作,周庆终于思想开窍,答应拆掉砖墙。翟雄武也表示之前自己的错误和对周庆真诚的歉意,双方当场表示从此不再闹矛盾,而是友好相处。这样,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砖墙拆卸下来了,道路通了,两家的矛盾彻底化解掉了。
施行“七情六益”调解法,达到和谐化解矛盾效果。“七情”即亲情、爱情、友情、乡情、热情、真情、倾情。“六益”即有益于生活、有益于生产、有益于团结、有益于稳定、有益于改革、有益于发展。要求每位法官调解每一起案件时,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类型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产生纠纷原因、争议焦点等,通过在当事人之间讲亲情、讲爱情、讲友情、讲乡情,必要时邀请双方当事人的亲属、乡亲、长老、村干、队干、族长、老乡、朋友等来说服、感化双方当事人,促使双方和解。法官要做到热情、真情、倾情,让当事人感觉到法官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法官要认真研判案件,深入实地查明事实真相,弄清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原因及背景,找出化解纠纷的方法,做到案结事了人和。2012年12月4日,该院法官运用“七情六益”调解法主持和解了一起中止7年的执行案。2005年4月30日上午,黄捷在未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情况下,未按过敏性药物操作规程操作,给李卫的妻子黄小葱开处方并给予药物静脉滴注,导致黄小葱出现异常休克,经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14时死亡。后该案经该院审理查明事实后判决黄捷赔偿各项损失共计83840元,但由于黄捷当时被判入狱又无可执行的财产,李卫只拿到了2000元赔偿款,此案只得中止执行。到2012年11月底,李卫在掌握到黄捷有可供执行财产的线索后,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执行法官依法调查后采取强制措施控制了黄捷的部分财产,并以 “七情六益”调解法为指导,主持双方进行执行和解,用热情来感化双方,用真情来帮助双方,通过讲亲情、讲友情、讲乡情,真心实意地希望他们之间能够相互信任、谅解,从有益于生活、生产和团结与稳定的角度出发,消除矛盾,和解执行,并制定执行和解方案。最后,经过执行法官耐心地解释,黄捷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对强制执行自己的财产没有提出异议,并答应用一个星期时间去借亲戚朋友钱来履行判决。李卫也谅解了黄捷的处境,同意放弃赔偿款的尾数不要。 12月3日,黄捷将80000元赔偿款交到了法院。第二天(4日),执行法官驱车82公里,将执行款送到了李卫的家中。该案经过法官的“七情六益”调解法指引而和解结案,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
通过施行“三步调解”模式及“七情六益”调解法,院、庭领导能及时地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指导、参与办案,同时也能充分地利用社会资源参与到审判工作中,有效地化解纠纷,也大大地提高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两年来,该院所受理的案件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调解或撤诉的形式结案,调撤率分别是95.42%、96.87%。
推行“下访化解矛盾纠纷六步法”,达到案结事了人和效果。“下访化解矛盾纠纷六步法”的做法是:在诉讼前、立案时、诉讼中、判决后、执行中、信访中,六个环节中只要出现当事人矛盾激化,对法院、法官有不信任感、有久拖不结不执案件,当事人对判决不了解、有疑问,反映法官有不廉不公等情况时,由专门的领导、人员带队下访,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而且每个阶段的下访工作都有专门的组织机构、领导、人员、下访案件类型、工作要求并下发文件,形成一种工作常态。如2012年,岜坎屯村民与思源矿业公司发生冲突引起纠纷,导致投资近2亿元的思源矿业公司停产,双方不断发生械斗,部分村民到厂里破坏厂房、生产设备等,而且双方不断上访、投诉,相关部门介入后仍无法解决。2013年春,县委、县人民政府把化解该案的任务交给该院。该院通过诉前下访活动,出动全院的审判力量组成7个下访组,进村入户做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动调解,经过半年的不断下访,反复走访530多户群众,反复做企业和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断地提出解决纠纷的方案,双方终于达成了和解协议,使停产了两年的企业得以复工开业生产。如今,企业和村委达成了友好共建单位。该院诉前下访化解了这个群体性纠纷,既维护了社会稳定,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得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扬。2012年以来,该院共主动下访化解纠纷126件。
创新法院文化建设,达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效果。“那坡法院的文化建设实在是太美妙了,太鼓舞人了!”2013年8月1日,该院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迎来了全县各村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共130人的参观,来自中越边境的百都村党支部书记苏忠金同志参观了该院的石头文化、文化展厅、警营文化、廉政文化长廊等后这么说。这是该院创新文化建设的一个体现。该院以黑衣壮民族文化为底蕴,把法文化、法院文化、廉政文化、民族文化四者相融合,通过推行“一个主题、二个融入、三个促进”文化建设工程(“一个主题”即文化建设服务大局的主题,“二个融入”即把文化建设融入到法院各项工作中,融入到服务大局中,“三个促进”即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审判执行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法院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司法服务能力的提升)。又争取县政府投资170多万元,建设文化五室,目前已形成了“一厅”(一个600多平方米的文化展厅)、“二地”(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三传”(新闻信息宣传、文艺宣传、法制宣传)、“四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五室”(图书文化室、院史室、荣誉室、阅览室和档案室)的特色规模。目前,该院已建成了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法院文化建设品牌,被区高院授予“全区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目前正申报“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该院的上述改革创新工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百色市中院、自治区高院、自治区政法委以简报的形式将该院的工作创新做法向全市、全区推介,百色市中院还在该院召开了全市法院文化建设、创新工作现场会,各级媒体对此项工作相继进行了报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杨青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