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的调解高手
——记公正爱民法官翟树全
2013-07-10 10:04:09 | 来源:吉林日报 | 作者:孙春艳
翟树全扎根基层,把大量时间和经历都用在调解工作上,总结并实践出“十大调解法”,以农民的视角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被乡亲们称为最懂农民的法官。记者邹乃硕摄
  2009年度,翟树全当选“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评委会给出的评价是:“你是一座天平,天平的左面,是司法公正;天平的右面,是百姓民生。一左一右,不偏不倚。于是,再烦心的事儿,也会有调解的究竟;再难断的纠纷,也不会有判错的案件!”

  农安县人民法院院长尹彦久说:“翟树全办案时刻体现对百姓的一个‘情’字。”这“情”是翟树全对法律的忠贞之情;对百姓的赤子之情;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之情。

  “面对大量民事纠纷怎么办?原则是:调解优先,调判结合,不断摸索法律调解新模式。”

  哈拉海法庭每年面临大量的各类民事纠纷案件。23年里,翟树全调解诉前纠纷3000多件,审结各类案件2400多件,调撤率在90%以上,无一错案,无一超审限,无一上访。这种过硬的办案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法院系统也不多见。

  翟树全总结的办案体会是:针对不同矛盾特点,不同身份当事人,采取不同的调解方式。多年来,他积累了“十大调解法”,即“公平对待法”、“充分倾听法”、“寻求外力法”、“细节取胜法”、“切中要害法”、“趁热打铁法”、“诙谐幽默法”、“回顾往昔法”、“亲情感化法”和“说服教育法”。

  23年来,翟树全用这“十大调解法”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翟”、“翟法官”。

  农村发生的矛盾纠纷,看似简单,但调解起来有时也很难。老百姓认准的理儿,要拉回来还真得费一番功夫。

  1995年的除夕,翟树全和往年一样,留在法庭值班。这已经是他第6年没和妻儿在家过年了。这一年,他准备接老婆孩子来单位过个团圆年。

  下午4点多,炉火烧旺了,屋里暖和了,水也烧开了,翟树全正要出门接老婆孩子。一位中年妇女冲进法庭,气急败坏地冲着翟树全喊:“这日子没法过了,我这回受不了了,我要离婚!”翟树全认识刘某,也熟悉她丈夫。原来,是因丈夫家兄弟之间给老人赡养费的问题,与丈夫发生了口角,一气之下,跑来要离婚。翟树全心平气和地对她说:“给老人赡养费,既是法律规定,也是儿女应尽的义务。我们都有老人,都会成为老人,这样的道理你是明白的。现在,你丈夫夹在你和兄弟、老人之间很为难,你应该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这大过年的,孩子还等你回去吃团圆饭呢,快回去吧!”说完,就要送刘某回家。可刘某寻思了半天,转身又说:“不行,我太憋屈了。给老人拿赡养费是所有儿女的事,我们家也不富裕,凭什么就我们自己拿啊?”刘某说着哭了起来。

  翟树全赶紧说:“哎呀,你丈夫是个本分老实人,你不是不知道。他孝顺父母这是好事儿,说明你嫁了一个好人。至于其他兄弟之间的事儿是有不对,但得慢慢解决。你说非得今天拍板定下吗?我建议先把年过去,你不考虑你和丈夫,可还有孩子呢,等过完年还不行,再来找我。”翟树全规劝着。提到孩子,刘某的脸平静了一些。接着,翟树全又苦口婆心地劝了好长时间,刘某终于想通了,不好意思地走了。

  等翟树全赶回家里,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我那回用的是‘充分倾听法’和‘说服教育法’。虽然回家吃年夜饭晚了,但心里是高兴的。”

  “虽然不算办案,但总算做了一件好事。”这是翟树全“民情日记”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

  针对一些棘手案件,翟树全坚持写“民情日记”,寻找案件规律,确定下次调处的方向。记者在他的日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这个案子年前未调解下来,这个年我过得心事重重,不知要离婚的双方有无和好,是否在一起过个团圆年。越想越放心不下,我拨通了原告电话……”

  翟树全是有名的“离婚劝和专业户”。他认为,法庭不是办理离婚的机器,坚持能调就调,不在乎立案数量的多少。他把调解工作向前延伸,给当事人办“离婚前学校”,为双方当事人进行离婚前“培训”。

  1991年建立的离婚学校,至今已经20多年了。在这里,翟树全不仅调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成为劝和专业户,而且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播法律知识,成为义务普法员。2011年成立了翟树全法律工作室,确立以翟树全为核心的审判庭,案件审理除了离婚、赡养外,还增加了土地流转等方面内容,使农民打官司更便利。

  日前,记者来此采访,正赶上一对母女来咨询。女儿3年前协议离的婚,孩子归父亲抚养。现在,由于对方和自己的原因,想变更孩子抚养关系,想问问翟树全怎么办。“这不是你法官的义务啊,咨询可以找律师啊?”面对记者的疑问,老翟憨憨地一笑:“我这不是在当地还有点儿小名气嘛,老百姓都觉得找到我才放心,我也就顺水推舟,义务了一把。但除了民事纠纷外,其他的案子我是不会多嘴的,那会给其他法官的工作造成不便。”翟树全在尽义务的同时,恪守着自己的本分。

  一天,辖区内的王某哭着来找翟树全,称她不在家时丈夫竟和一个年轻女人一起打麻将,她坚持要离婚。经了解,此夫妇都是小学老师,平时感情不错。

  翟树全立即把王某丈夫叫来,做起了他们的“老师”——进行离婚前“培训”。他从家庭、孩子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并当面对其丈夫进行了批评。翟树全以需要第2天办手续为由,先把两人打发回去。次日,翟树全打电话叫来了他们的女儿,在女儿劝说下,王某终于哭着表示不离婚了。

  翟树全告诉记者,这是他打出的“亲情牌”,也就是“亲情感化法”。有时,他还利用村书记、“屯不错”等帮他劝和,往往起到不错的效果。

  翟树全不仅善于调解离婚案,还特别擅长处理赡养案件。法庭办案人都知道,赡养案件原告多是又穷又困难的老人,被告也是些不孝的子女。这类案子别人不愿意办,而翟树全则把哈拉海法庭的赡养案全包了。翟树全往往不急于立案,而是把儿女们叫到一起,给他们讲感恩故事。乌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这是翟树全经常用的事例。他自己则成了“感恩教育者”,把调解工作向后延伸。

  “咱选择当了法官,天职就是要做到公平。要扛不平,你就给人放下,让别人来扛。”

  23年来,翟树全调解的纠纷和审结的案件,没有发生一起民事转刑事的,没有一位当事人告他执法不公的,有力地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省高级法院宣教处副处长郭春雨说:“翟树全就是和谐司法的楷模。”

  哈拉海镇头道沟村的张喜文,至今一直对翟树全非常感激。1991年,弟弟与母亲分家。分了几次分不清,母亲来到法庭,找到了老翟想起诉。老翟当时费了好大劲儿给调解了,没走判决。调解的结果双方都很服气,互相之间的怨气也消了。4年前,父亲去世了。正因为当时分家老翟给调解得好没伤感情,所以母亲现在又和弟弟一家生活在一起了。“如果当时老翟不那么费劲儿地调解,直接走判决,即使是公平公正的判决,那双方的脸面也伤了。”张喜文依然十分感慨。

  公平对待双方,既避免产生误解,也能赢得双方当事人的信任,调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翟树全坚持着自己的职业操守,扛着这份公平。有一起婚约财产纠纷,双方当事人都较上劲。女方为了少返彩礼,四处托人。当熟人拿钱找翟树全的时候,翟树全不仅拒绝了,还向他讲道理,如果把这钱给男方,何必惹起打官司?男方也找“能人”来送钱。翟树全说,你们打官司是为了向对方要钱,有给法官的钱,诉讼中向对方做出让步,何愁调解不成?最后,双方给法官送钱都没送成,但在案件调解中双方都做出了让步,纠纷解决了。

  有的当事人来到翟树全办公室,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着,再顺手递上一支烟。这个时候,翟树全都坚决地拒绝。“咱俩事先谁都不认识谁,你别叫我大哥。还有,我自己有烟,不抽你的。”记者问:“这样做你不觉得自己不近人情吗?”

  “这是原则,也是我心里的一杆秤”。翟树全说:“他‘哥’、‘哥’地叫着,我再抽着他的烟,那对方当事人会怎么想,给别人得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

  记者体会到,这杆秤其实就是法律的天平。翟树全时时把它放在心里,称出的是对百姓的公平与正义。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