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禹代表:宽裕的物质保障 才能滋养文化精品
2013-03-16 12:38:46 | 来源:人民法院报 | 作者:孟焕良
  西装领带的海洋中,张继禹一袭蓝袍。

  张继禹有三个身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和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

  “不争”是修道之士的重要修行准则,但两会上,张继禹却为文化的重要战略地位与财政经费投入不相匹配而力争,“被选为人大代表,就应当履行自己的职责。”他说,党的十八大把文化纳入“五位一体”总体格局中通盘考虑,而今年预算上文化投入却是最少的。

  3月5日财政部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报告显示,2012年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94.68亿元,增长18.9%。“而2013年对文化财政预算才增长9%,”张继禹对这个文化“账本”很是不乐观,“起码要保持去年的增长水平。”

  他告诉记者,文化决定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向与世界影响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是身份符号和精神家园,“更事关每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没有投入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

  谈到现实,张继禹更觉问题多多:一是文化遗产的抢救时不我待,在城镇化拆迁中已是所剩不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必须做到全覆盖;二是要推进博物馆等各种文化设施建设,不仅免费开放也要增加内容;三是要给写作、电影等纯文化一个宽松的物质环境,“否则怎么会有精品出现,都趋于物质化了。”

  张继禹建议,国家要对精品进行鼓励,设立国家级荣誉制度,从物质保障和精神鼓励上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