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着力加强 不断改善
2013-03-15 15:02:05 | 来源:人民日报
  社会建设

  “我们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强社会建设。”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河北邯郸市委书记高宏志代表

  追求更高层次民生

  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体现了对改善民生的追求。最近,雾霾天气很受关注,建议:

  做好“减”的文章,加强重点污染企业减排,对现有大中型企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运行情况,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做好“控”的文章,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狠抓尾气治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做好“改”的文章,推广清洁能源,在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钢铁、电力行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实行煤改气、油改气。做好“整”的文章,对小水泥、小白灰、小石料加工等“三小”企业进行整合,上大压小,对于整合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在加大对企业减排补助力度的同时,把治理企业污染源,特别是治理大型工业企业料仓的污染排放,纳入补助范围。

  (本报记者 李晓宏)

  江苏连云港市市长杨省世代表

  着眼“三最”抓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既要有务实举措,更要有统筹安排。

  着眼最核心的民生,促进城乡群众增收。把增加收入作为改善民生的核心,重抓农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增收“五大渠道”。着眼最普遍的民生,加快构建“六大体系”。细化教育、医疗、社保、住房保障、就业和养老服务“六大体系”建设的年度任务,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共落实。连云港今年的重点是实施学校、医院、社会福利中心等重点项目18项,推进社保体系扩面提标。着眼最急迫的民生,扎实推进实事工程,积极响应群众关切,今年安排10项民生工程,如强化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启动总投资15亿元的水厂取水口上移和生态湖净化工程,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本报记者 王伟健)

  山东德州市代市长杨宜新代表

  管控过程把事办好

  百姓对有些惠民工程不买账,如旧城改造引发矛盾,问题不在于改造的动机,而在于过程管控不力,或粗暴简单,或违反程序,或逃避问题。事实说明,确立了好的目标后,只有加强过程管控,为民之愿才能结出惠民之果。加强过程管控要更新观念,不能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也不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要遵守程序,按程序办看似“费事”,实则“省事”;要求真务实,求真就是立足实际、尊重民意,目标高但不脱离实际,务实就是落实到位、实干到底,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的幸福指数;要加强调度,每项事业既要有路线图、时间表,更要有“督战牌”和“纠偏器”,确保方向正确、进度可控、质量可靠;要勇于直面问题,通过疑难问题大会诊、攻坚克难大会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发展大局的突出问题。

  (本报记者 卞民德)

  安徽省财政厅长罗建国代表

  抓好民生政策落实

  民生工作连着民心,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是财政部门的宗旨。建议通过财政政策制定、财政资金保障分配来贯彻民主机制,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对教育、民生支出等要抓好政策落实。除此之外,还要善谋财政工作思路,善于应对形势变化,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创新举措,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完善市场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理好财、算好账,厉行节约、有保有压;保障基本运转,将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列入财政优先保障范畴。安徽80%的财政支出都用于民生。

  (本报记者 何 聪 朱 磊)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代表

  启动教师安居工程

  连续多年的滚动调查显示,住房一直是高校45岁以下教师的主要困难和压力所在。他们学历高,入职年龄大,收入积累少,住房需求紧迫。可他们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能享受保障性住房,成了痛苦的“夹心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对教师的突出困难,政府不能等闲视之,应该有所作为,让教师的基本住房需求纳入保障范围,因为教师法早就明文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今年是教师法颁布20周年,建议把教师安居工程搞起来,以实际行动依法解决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有利于落实十八大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的要求。

  (本报记者 朱 虹)

  陕西省文化厅长刘宽忍代表

  文化是民生之魂

  陕西省2011年开始启动扶贫避灾移民的民生大工程,安居乐业之后,下一步重点关注移民的“文化饥渴”现象。改善民生,最终是要逐步满足民众对福利和精神的需求。

  文化不能做民生的旁观者,文化设施也不能等民生工程建成之后再点缀,必须与各项民生工作同步推进,甚至提前进入。文化是民生之魂,只有具备文化支撑,民众才能在改善生活的同时找回心理归属,重建社会关系,体现人生价值。

  (本报记者 田 丰)

  统筹发展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甘肃省财政厅长张勤和代表

  努力增加居民收入 

  甘肃多年来致力增加居民收入,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仍长期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建议中央在研究实施收入分配改革政策,特别是涉及收入再分配环节时,进一步明确地区间功能定位,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滞后、财政困难地区的实际,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采取特殊扶持政策,支持其加快经济发展,增强基本财力保障能力;加快城乡低保、城乡医保、职工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并轨步伐,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收入分配政策上,对艰苦边远地区给予倾斜照顾,为留住人才、加快开放开发步伐创造条件。

  (本报记者 银 燕)

  四川攀枝花市市长张剡代表

  重视钒钛资源利用

  钒和钛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资源开发粗放、利用水平较低、深度加工不足、集群集聚优势欠缺、产品档次不高、创新能力薄弱、工艺装备落后、环境压力较大等一系列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我国钒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钒钛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当前,亟须从三个方面强力推进钒钛战略资源的创新开发利用。一是从国家层面尽快研究出台促进钒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实施细则和相关配套政策。二是加强国家与地方协调联动,合力破解钒钛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三是强力推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试验区的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本报记者 刘裕国 王明峰)

  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代表

  继续增加教育投入

  目前,我国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要真正办到人民满意,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还需要增加教育投入。我们是教育大国、人口大国,但不是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我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是人,主要表现在人的创新能力、人的素质和法治意识方面。

  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建议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同时,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样才能对我们国家建设发展起支撑作用。

  (本报记者 王明峰)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

  加快设立人文社科国家奖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已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共识,但在执行和制度层面,仍存在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歧视。

  当前,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迫切需要制度激励,我国有一支庞大的人文社科教学与科研队伍,涉及50多万人,但由于制度设计原因,人文社科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一些学富五车、著作等身的人文社科大师因未曾获国家级奖而不能得到像自然科学界院士或国家级获奖者一样的尊重和待遇,这有失公允,也不能起到示范激励效果。

  (本报记者 王明浩)

  四川德阳市市长陈新有代表

  文化惠民建管并重

  目前,部分地区文化设施仍存在投入不足、影响正常运营,管理滞后、设施利用率不高,服务水平偏低、群众参与覆盖面不够等问题。公共文化惠民工程不仅要建好,更要在管好、用好上下功夫。建议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有钱”运营,认真落实 “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要求;加强基层文化站点文化人才的配备,建立公共文化惠民设施管理运行机制,重点解决基层文化工作者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工作随意性大等问题;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积极引导群众创作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和内容。

  (本报记者 王明峰)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庞丽娟代表

  优化学前教育投入

  自2010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但由于欠账太多,投入虽加大但仍难以满足需求。特别是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投入差距显著。

  建议建立分区域、分项目、分重点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分担机制;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并对农村、边疆、贫困、民族地区实行制度化的专项经费投入;构建以优先发展公益性和普惠性幼儿园为主的公共财政投入结构,有重点地加大对各类性质普惠性幼儿园的投入力度;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监督与评估机制,确保财政投入的公平与效益。

  (本报记者 赵婀娜)

  光明食品副总裁葛俊杰代表

  食品企业不宜追求超常规发展

  食品安全是一个全球的课题。经过几次食品安全事件,从事食品生产的一些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

  对于食品企业来说,要把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作为生存的底线,要牢固树立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如果一个企业缺乏社会道德和法制意识,这个企业的品牌和价值就无从谈起。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宜追求超常规发展,一定要把自身的后台和管理抓好以后再去讲发展,这样的发展才是有质量的,才是负责任的。现在,最重要的是,食品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重拾公众对中国食品的信心。

  (本报记者 谢卫群)

  辽宁本溪市市长高宏彬代表

  好生态,惠民生

  建设美丽中国,意味着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本溪积极推进产业提升、结构转型,通过产业转型促进城市转型。近年来,本溪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并举,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并重,向多元产业支撑的生态型、现代城市迈进。建设美丽中国,产业必须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支撑。本溪以国家级高新区为载体,建设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短短5年时间,就有了竞争力很强的接续产业。经济发展了,生态保护了,良好生态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何 勇)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徐金记委员

  立法促进食品安全

  近年来,我国进口的不合格食品随着进口食品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而逐年增长。同时,出口食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增长。我国的食品出口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和监管,才能确保食品安全卫生质量。因此,制定出台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十分必要。

  当然,立法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执法要严,目前,进出口食品安全违法处罚成本较低。应该建立进出口食品违规企业名单制度,构建可查证违法记录的诚信体系,违法三次以上即失去进出口资格。此外,还应加强执法设备配置力度,使用更先进的检验设备,既能更准确检验进口食品安全性,也能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更好地检验出口产品是否达标合格,促进我国食品出口。

  (本报记者 赵展慧)

  江苏扬子江药业董事长徐镜人代表

  取消进口药“超国民”待遇

  由于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仍处于过渡期,药品质量安全隐忧未得到根本解决。建议把药品的质量差异作为定价政策和制定招标采购规则的重要考量因素,以“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取代“最低价中标”,有序淘汰药品质量偏低的企业。

  在药品招标采购中区分质量层次,将已通过发达国家质量认证或达到国外药典质量标准的药品,视为与进口药同等待遇,给予加分政策;取消已过“专利保护期”进口药的“超国民”待遇;扶持规模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在药品注册、定价和医保、集中采购等方面,更多地向大型优质企业倾斜。

  (本报记者 王君平)

  住有所居

  “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国开行湖南分行行长王学东代表

  建立国家住房保障银行

  目前,住房公积金管理体制的问题日益凸显:住房公积金中心没有自有资本,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住房公积金制度既扮演“住房金融”角色,亦担负“住房保障”功能,市场化与公益性难以协调;住房公积金的存储收益长期跑输物价水平、房价涨幅,降低了其“住房保障”的能力。

  建议将各地住房公积金中心改造为国家住房保障银行,国家出资,各地住房公积金中心的人员、业务、资产、负债整体划转。这样一来,国家住房保障银行就能依托国家信用和公积金的制度优势,兼顾市场化和公益性,有助于整合资源、放大能量、规范运行,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特色的住房保障制度设计和体系框架。

  (本报记者 侯琳良)

  青岛市市长张新起代表

  做好住房保障顶层设计

  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让市民住有所居是基本条件。要从保障民生的基本要求,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全局,做好住房保障工作顶层设计,使住房策略与城市战略相匹配,与调整人口素质结构相匹配,与适应创新创业相匹配,形成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

  青岛市近年来先后实施两轮住房保障三年规划,初步形成了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商品住房为主体的多层次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住有所居,核心是综合考虑本地居民和外来人才的住房需求,统筹考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要逐步从以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为主向综合保障各类人群转变,从以配售住房为主向以提供租赁住房为主转变,从以政府保障为主向市场运作为主转变;在运行机制上,逐步从以政府保障为主向市场运作为主转变。

  (本报记者 宋学春)

  江西赣州市市长冷新生代表

  不让农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住有所居,不仅仅是城市的问题,在广大农村,问题同样突出。我们要加强城乡统筹,不让农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切实让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在城市,应加大城市保障住房建设的力度,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安全,改善他们的居住生活条件和环境;解决好就业、安居的问题;帮助新增就业劳动力发展,同时加大保障住房的建设,让进城农民工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在农村,特别是在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贫困面比较广,农村危旧土坯房的数量大,居住生活环境差,生活设施不配套,更应在加快城乡一体化、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加快危旧土坯房建设改造的力度。

  (本报记者 姜 洁 吴齐强)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桂芳代表

  提升城镇化质量

  新型城镇化发展,固然需要速度和规模,但更要有质量,其中最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近年一些地方没有充分考虑人作为城镇主体的实际需求,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城镇病”,如规划滞后、配套不足、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等。提升城镇化质量,不但需要加快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重大制度的改革,也要重视城市、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使城市、城镇真正符合人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和城市结构,充分考虑人口规模和城市功能,充分考虑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按照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要求,科学规划城市的功能布局以及市政设施、公共配套。(本报记者 罗艾桦 贺林平)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