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转变执法司法作风提高公信力
政法干警经受住考验党放心群众满意
2012-11-15 11:00:57 |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 作者:卢杰 蒋皓
这是一项艰苦卓绝的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种利益诉求不断分化,社会环境更加开放透明,人民群众的期待越来越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这是一支忠诚奉献的队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300万政法干警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永葆忠诚政治本色,公正廉洁执法,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切实做到了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政法机关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强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执法观念、执法作风的转变,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使得政法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可亲可敬。
集中轮训力度空前
今年3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来了一批特殊学员。他们身穿便装,每天排着队伍,喊着口号进出教学楼。
这些学员是来自各地的政法委书记。从3月下旬至6月中旬,中央政法委组织6期培训班,对全国省、市、县3300多名政法委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受训后的政法委书记普遍感到,“头脑很受冲击,收获很大”。
5年来,政法机关加强人员培训力度空前。全国公安局长大培训、全国法院院长大培训、全国检察长大培训、全国司法厅局长大培训……通过一系列集中培训,人们看到了政法机关苦练内功的决心和努力。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8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2012年,中央政法委提出在全国政法机关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拉开了打造政法队伍建设灵魂工程的大幕。
活动中,政法各部门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座谈讨论、演讲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引导干警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各地也纷纷开展形式丰富、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形成“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的良好氛围。
如何汇聚300万政法干警的智慧和力量?文化无疑是最好的粘合剂。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种富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政法文化孕育而生。
政法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法院文化、检察文化、公安文化建设,引导政法干警坚定政治方向、强化宗旨意识、端正价值取向、提高执法能力。
生动活泼的政法文化不仅有效宣传了政法工作,更丰富了广大政法干警的精神生活,成为政法干警的自觉价值归依。
内修外炼文明执法
今年3月10日,江西省贵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童样华在处理一起货车载人交通违法事件时,遭到车上人员野蛮殴打。但被打倒在地的童样华,依然不停地给违法者敬礼。这一幕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赞叹,大家把这称为“最感人的敬礼”。
从“最帅交警”孟昆玉,到“奔奔交警”林祁斌,近年来,这些老百姓推选出来的执法明星,无不具有既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又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共性。
加强队伍建设,关键是“内修”,但最终还是要有“外炼”的表现。各级政法机关紧紧抓住执法办案这个关键,推动干警切实转变执法作风和理念。
5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加强司法巡查工作,推行审务督查制度,着力解决司法行为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的问题;
检察机关全面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法律监督同等重要地位,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公安机关将执法规范化建设纳入“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率先推进规范执法建设;
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监所基层基础建设年”、“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等主题活动,开展岗位大练兵和规范执法专项整治活动,促进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如今,群众走进任何一家基层政法机关,都会有种不一样的感受。除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更重要的是,办案场所更加规范了,干警态度更加贴心了,服务更加人性化了。很多地方的法院、检察院建成了专门的诉讼服务中心和接待大厅,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各地还纷纷推出巡回办案、就地办案,主动延伸职能,把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俯下身段做群众工作
3月14日晚7时,秦岭北麓山脚下的耿西村,一场别开生面的“老碗会”正在热烈地进行。陕西省司法厅厅长路志强与镇村干部及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问收成、访民意、解民困。
今年3月开始,陕西省司法厅组织了近万名司法行政干部下基层。20多天中,他们与老乡同吃同住,共同谋划发展。
5年来,300万政法干警走出机关大院,走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深入群众生活感受民情民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一切绝不是作秀。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近年来,全国政法机关自觉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不断改进自身工作。
5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民意主导警务的理念,连续开展“大走访”活动,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人民法院广泛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引导干警树立人民司法观念;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四走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等便民活动,引导广大检察人员感悟崇高使命、提升价值追求;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和广大律师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法律服务,涌现出一批批公益法律服务品牌项目。
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已经成为广大政法干警的共同追求。一名参加“大走访”活动的公安民警写下了这样的心得:坐在办公室里等群众上门,换不来与群众的深厚感情;高高在上、对群众的诉求漠不关心,更不可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只有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才能增进同群众的深厚感情。
感人事迹释放正能量
“我叫郭二玲,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一名年轻的法律援助工作者。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做律师的机会,选择扎根边远地区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0月16日,司法部在京举行司法行政系统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先进事迹报告会,5位报告人的深情讲述,深深感染了在场听众。
5年来,政法干警英模榜上又添了一长串的名字。他们中,有以母性光辉照亮浪子回头之路的“法官妈妈”詹红荔,有一头沉到泥土里的“乡村检察官”张章宝,有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勇救村民而殉职的派出所所长李方洪,有创造“五情工作法”的已故司法所所长刘玉美……
在2012年10月落下帷幕的“最美警察”推选活动中,千千万万的网友亲手推选了1134名“最美警察”。“铁臂哥”、“拐杖哥”、“挡刀哥”……一个个亲切称呼激发着引人向善的正能量,也是网友对这些平凡英雄的真诚褒奖。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推选的“最美青年检察官”中,青年检察官们勇担检察事业的青春激情也极大鼓舞了广大青年。
群众的脸是晴雨表,群众的心是试金石。《南平红荔》、《中国警察》、《火红的杜鹃花》、《警戒线》……一个个感人故事或被文字所记载,或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被群众一次次传颂、一遍遍转载。
5年求索,5年积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呈现在百姓面前。
这是一支忠诚奉献的队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300万政法干警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永葆忠诚政治本色,公正廉洁执法,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切实做到了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政法机关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加强执法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推动执法观念、执法作风的转变,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使得政法队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可亲可敬。
集中轮训力度空前
今年3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来了一批特殊学员。他们身穿便装,每天排着队伍,喊着口号进出教学楼。
这些学员是来自各地的政法委书记。从3月下旬至6月中旬,中央政法委组织6期培训班,对全国省、市、县3300多名政法委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受训后的政法委书记普遍感到,“头脑很受冲击,收获很大”。
5年来,政法机关加强人员培训力度空前。全国公安局长大培训、全国法院院长大培训、全国检察长大培训、全国司法厅局长大培训……通过一系列集中培训,人们看到了政法机关苦练内功的决心和努力。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这8个字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基本要求,也是广大政法干警必须自觉坚持的共同价值取向。2012年,中央政法委提出在全国政法机关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拉开了打造政法队伍建设灵魂工程的大幕。
活动中,政法各部门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通过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座谈讨论、演讲竞赛等形式,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引导干警准确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各地也纷纷开展形式丰富、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活动,形成“人人受教育,人人有提高”的良好氛围。
如何汇聚300万政法干警的智慧和力量?文化无疑是最好的粘合剂。通过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一种富有鲜明职业特色的政法文化孕育而生。
政法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法院文化、检察文化、公安文化建设,引导政法干警坚定政治方向、强化宗旨意识、端正价值取向、提高执法能力。
生动活泼的政法文化不仅有效宣传了政法工作,更丰富了广大政法干警的精神生活,成为政法干警的自觉价值归依。
内修外炼文明执法
今年3月10日,江西省贵溪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童样华在处理一起货车载人交通违法事件时,遭到车上人员野蛮殴打。但被打倒在地的童样华,依然不停地给违法者敬礼。这一幕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赞叹,大家把这称为“最感人的敬礼”。
从“最帅交警”孟昆玉,到“奔奔交警”林祁斌,近年来,这些老百姓推选出来的执法明星,无不具有既严格公正规范执法,又理性平和文明执法的共性。
加强队伍建设,关键是“内修”,但最终还是要有“外炼”的表现。各级政法机关紧紧抓住执法办案这个关键,推动干警切实转变执法作风和理念。
5年来,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加强司法巡查工作,推行审务督查制度,着力解决司法行为不规范、不文明、不公正的问题;
检察机关全面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法律监督同等重要地位,切实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
公安机关将执法规范化建设纳入“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率先推进规范执法建设;
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监所基层基础建设年”、“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年”、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等主题活动,开展岗位大练兵和规范执法专项整治活动,促进队伍素质和执法能力、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如今,群众走进任何一家基层政法机关,都会有种不一样的感受。除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大楼,更重要的是,办案场所更加规范了,干警态度更加贴心了,服务更加人性化了。很多地方的法院、检察院建成了专门的诉讼服务中心和接待大厅,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各地还纷纷推出巡回办案、就地办案,主动延伸职能,把法律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俯下身段做群众工作
3月14日晚7时,秦岭北麓山脚下的耿西村,一场别开生面的“老碗会”正在热烈地进行。陕西省司法厅厅长路志强与镇村干部及村民围坐在一起,拉家常、问收成、访民意、解民困。
今年3月开始,陕西省司法厅组织了近万名司法行政干部下基层。20多天中,他们与老乡同吃同住,共同谋划发展。
5年来,300万政法干警走出机关大院,走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深入群众生活感受民情民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一切绝不是作秀。政法机关既是执法、司法机关,也是群众工作机关;政法干警既是执法、司法工作者,也是群众工作者。近年来,全国政法机关自觉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不断改进自身工作。
5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民意主导警务的理念,连续开展“大走访”活动,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实实在在地帮助群众解决了一大批实际问题,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人民法院广泛开展“群众观点”大讨论,引导干警树立人民司法观念;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四走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等便民活动,引导广大检察人员感悟崇高使命、提升价值追求;广大司法行政工作者和广大律师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提供法律服务,涌现出一批批公益法律服务品牌项目。
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已经成为广大政法干警的共同追求。一名参加“大走访”活动的公安民警写下了这样的心得:坐在办公室里等群众上门,换不来与群众的深厚感情;高高在上、对群众的诉求漠不关心,更不可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只有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才能增进同群众的深厚感情。
感人事迹释放正能量
“我叫郭二玲,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一名年轻的法律援助工作者。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做律师的机会,选择扎根边远地区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10月16日,司法部在京举行司法行政系统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先进事迹报告会,5位报告人的深情讲述,深深感染了在场听众。
5年来,政法干警英模榜上又添了一长串的名字。他们中,有以母性光辉照亮浪子回头之路的“法官妈妈”詹红荔,有一头沉到泥土里的“乡村检察官”张章宝,有在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勇救村民而殉职的派出所所长李方洪,有创造“五情工作法”的已故司法所所长刘玉美……
在2012年10月落下帷幕的“最美警察”推选活动中,千千万万的网友亲手推选了1134名“最美警察”。“铁臂哥”、“拐杖哥”、“挡刀哥”……一个个亲切称呼激发着引人向善的正能量,也是网友对这些平凡英雄的真诚褒奖。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推选的“最美青年检察官”中,青年检察官们勇担检察事业的青春激情也极大鼓舞了广大青年。
群众的脸是晴雨表,群众的心是试金石。《南平红荔》、《中国警察》、《火红的杜鹃花》、《警戒线》……一个个感人故事或被文字所记载,或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被群众一次次传颂、一遍遍转载。
5年求索,5年积淀。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呈现在百姓面前。
责任编辑:周利航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