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子VS韩寒 法律能否结束闹剧
2012-01-31 16:19:52 | 来源:新华网
  核心提示:方舟子与韩寒之间的“辩论”,在春节期间已成为最受网民关注的事件之一。29日,韩寒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决定就名誉造成损害事宜,在上海提起法律诉讼,并且索赔10万元。而方舟子则不甘示弱,回应,将由律师应诉,自己不会出庭,并且会继续分析韩寒的文章,寻找韩寒有代笔的证据。一方面社会需要方舟子来“打假”,另一方面我们更欢迎韩寒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尊重法院判决,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打假和解决纠纷,显然是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最佳选择。

             口水战升级成官司

  韩寒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表示起诉方舟子索赔10万

  中国著名的“80后”作家、赛车手韩寒近日卷入“代笔门”风波。他2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就近日网络“打假名人”方舟子质疑其作品有人代笔涉及造谣、对其名誉造成损害事宜,他将在上海提起法律诉讼,索赔10万元。

  “对我和家人来说,刚刚过去的春节真是一个热闹的春节。不太幸运的是,法院在放假,所以我们只能等到现在才启动法律程序。”韩寒说。

  “乱战”始末

  1月15日名为“麦田”的网友发文章质疑韩寒才华,称路金波是韩寒的经纪人,韩寒的文章很可能由路金波代笔,并称韩寒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写作团队。

  1月16日,韩寒在其博客中正面回应:“如果任何人可以证明自己为我代笔写文章,哪怕只代笔过一行字,任何媒体曾经收到过属于‘韩寒团队’或者来自本人的新闻稿要求刊登宣传,均奖励人民币2000万元。

  1月17日上午,当红女星范冰冰在其工作室微博称:“看到【韩寒悬赏2000万征集代笔证据】的新闻,我愿加磅二千万,共襄盛举!”

  1月18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微博上列出证据质疑韩寒,称其一边重金悬赏,一边销毁证据,让人觉得悬赏没诚意,并指其成名作存在硬伤。

  1月18日23时27分,麦田在微博向韩寒、韩寒的父亲韩仁均等人发了一封致歉信,称最近几天对韩寒的质疑证据不足,并表示愿承担此次质疑行为的所有责任。随后,韩寒表示接受道歉。

  -----------

  方舟子:拒绝出庭将继续质疑

  昨天下午,方舟子接到钱江晚报记者电话时,刚写完一篇点评韩寒父子文章的6000字长文,声音听上去很精神:“我刚写完分析的文章,认为给韩寒代笔的最大嫌疑人还是韩寒父亲。我关心的只是事情的真相,官司这事有律师负责,我不放在心上。”

         需要方舟子质疑 更欢迎韩寒起诉

  任何人都可以被质疑,包括韩寒

  对质疑者应当怎样对待,神坛上的人不能被质疑吗?这个话题我们以前主要在讨论政治的时候使用。但在中国,神坛几乎都有一致的特点,就是难以容忍质疑,无论是政治神坛,还是民间神坛。当真正对自己利益产生损害的事件发生时,韩寒应当让支持他的人们收敛一点,毕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能证明麦田和方舟子的质疑是恶意的。作为这个时代独立年轻人的代表,韩寒代表民众发出无数质疑的声音,因此获得了普遍的尊重,因此成为媒体和大众的宠儿。今天,如果有人对韩寒发出质疑的声音,是否同样应该允许质疑并对质疑者报以宽容之心呢?

  韩寒方舟子论战的法律分析

  龙年春节的精神盛宴中,出了依旧热闹祥和的春节晚会,就是方舟子与韩寒之间的论战了。甚至有位知名网友戏称,这个春节是和韩寒、方舟子一起过的。与老生常谈、一片和谐的春晚盛宴不同,韩寒与方舟子之间的论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作为一名法律人,笔者试图分析隐藏在这个论战后面的一些法律问题。

  韩寒为什么不容触犯“写字人的底线”?

  一些传统的作家他们对文字是有敬畏感的,所以在写作的时候精益求精,往往字斟句酌,一个句子,一个词可能要斟酌好久。不仅仅是鲁迅那个时候,更后一点的作家也是如此,比如孙犁他们,对于文字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这既是传统文化的遗风,也有他们本身对文字的严谨。但是现在的很多作家都没有这种态度了,而是写作追求复制化、流水作业。所以,韩寒说自己是“一个特别看重职业操守的人”,不容“触犯我作为写字人可以容忍的底线”,这种态度不止是对自己负责,对读者负责,更是要表达留住那一份对文学、对写作、对文字的“敬畏之心”吧?

  质疑韩寒的意义在于审视粉丝文化

  质疑韩寒、让我们对粉丝文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于唤醒韩寒以及所有名人和粉丝们也是非常必要的。粉丝文化既成全了韩寒的虚名,也害得韩寒现在“飞得还不够高”。从韩寒的角度看,倒确实要“清晰自我”,从今以后当个老老实实的青年,不要再玩“唬人”的文化伎俩,不要得意于当粉丝的偶像。如果真要想成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真要想立言而参与治国平天下,你就得从粉丝文化的虚荣里挣脱出来,老老实实干事做学问,这样才会真正“飞得更高”。

          尊重司法是“韩方”之争的最佳选择

  尊重司法是“韩方”之争的最佳选择

  然而令人担心的是,即使法庭出手,恐怕也难平息这场论战。这个担心源于方舟子的个性,方舟子说过“他没有兴趣听取关于为人处事的任何忠告”,他的执著到偏执的个性,当然造就“一个独特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打假专家”,但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伤害,甚至还给自己惹来身体之祸。方舟子与肖传国之争,虽然已经法院判决,方舟子属于名誉侵权,但方舟子仍然不停地对肖传国进行攻击。我无意于为肖传国辩护,他的学术真假仍然存疑,雇凶打人更是错上加错。但是,从方舟子的角度来讲,尊重法院判决,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打假和解决纠纷,显然是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最佳选择。

  “人造”韩寒:质疑若有理,证据须先行

  网络时代里,到底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实在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比如,如果随后证明麦田的这篇文章不是其自己写的,是被黑客攻击了,也有人相信。或者说,这样的质疑论战背后就是一场闹剧,本身就是闹着玩的,大家也会释然。总之,在信息时代,网络化运作的年代里,关于真假已经难以辨别,怎么去进行质疑呢?当我们看见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或者是网络的谣言,或者是虚幻的部分,我们情何以堪?

  当前谣言猖獗辟谣寡信 媒体称因法治缺失监管缺位

  出现如此多的谣言和站不住脚的辟谣,反映了这个社会的某种浮躁和某些领域的诚信缺失。加上残酷的利益纠葛,有的人便忘记了全面、客观、公正、理性。这不仅是法治的缺失,监管的缺位,更是文明的缺席。

  公众参与社会、积极监督、鞭笞丑恶,强过继续扮演沉默的大多数。但前提是自律和善意。批评不是将人挫骨扬灰,而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退一步讲,不奢谈道德的话,按照法治的精神:程序的不正义一定导致目的的不正义。

  请用事实说话,而不是总是被情绪的洪流和燃烧的私欲裹胁。

  韩寒方舟子打官司 公众不能只是围观

  而此次方舟子与韩寒的粉丝在网上论战,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上升到攻击对方家人的地步,其所作所为已经远超现实社会中言论自由的范畴了。公众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边界是什么以及如何界定等,也需要由法律法规来判定。所以韩寒跟方舟子打官司,不妨整个过程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样不但可以起到吸引大众参与讨论的目的,还可以就言论的社会尺度等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再教育公众自己。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