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央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亿万农民
——审计署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2011-11-23 11:20:40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张晓松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2009年,国家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同年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将“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如何?农村缺医少药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这些问题,今年,审计署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基层,走村串户,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调查涉及10个省(市)
今年6月以来,审计署统一组织10个特派员办事处,分别对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山东、广东、湖北、四川等10个省(市)所辖部分县2009年至2011年6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目标实现情况、项目建设管理、资金使用以及建设效果等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截至目前,审计人员已调查了45个县(市、区),重点调查了77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31个乡镇卫生院和677个村卫生室。
“我们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相关部署,调查中央和地方有关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推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这位负责人说,此次审计调查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掌握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所调查县(市、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情况,调查实施方案中相关任务完成情况和政策目标实现情况,客观评价各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反映存在的主要差距;二是揭示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建设效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项目单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政策执行效果;三是研究和分析影响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审计人员走村串户
4个多月来,审计人员深入县、乡、村各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客观评价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积累了基础数据。
“我们办事处已经审计调查了近百家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审计人员一处处地实地查看投资项目建设和专用设备配置情况,盘点库存药品。”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负责人说。
审计署沈阳特派办负责对辽宁省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他们共选取了岫岩、喀左、法库、桓仁、大石桥、昌图6个县(市),对各医疗机构的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医改投入、房屋标准、硬件设施、人员编制、经费补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复核检查。
除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外,审计人员还注重听取地方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采取座谈、发放调查表等方式,了解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以及综合改革制度的意见;随机走访门诊和住院病人,询问他们的切身感受。
“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和分析发现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和建议时综合考虑各方意见,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查找和分析问题,为促进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合理的、可操作的审计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推动国家治理机制的改进和完善。”沈阳特派办负责人说。
审计发现地方投入不足等问题
审计调查初步结果表明,各地初步建成了一批符合农村医疗卫生需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步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得到规范,相关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整体提高,农民就医负担一定程度上得以减轻。
辽宁省岫岩县龙潭镇卫生院是这次审计调查的重点之一。卫生院拥有一栋独立小楼,院内X光机、救护车、B超仪、心电图仪等设备一应俱全,全院有20多名医务人员,院长原来是县医院的外科主任、有副高职称,一般的门诊手术都能做。
正在这里看病的村民关林祥告诉记者,卫生院服务好、离家近,医生技术不错,而且报销比例高,药价低,一般小病花上几元钱就在这里看了,不用跑20里路去县医院。但院长杨永兴也反映,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低,不易留住人才。
此外,审计调查还发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基本设备配置不达标或闲置等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如何?农村缺医少药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如何进一步推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围绕这些问题,今年,审计署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基层,走村串户,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调查涉及10个省(市)
今年6月以来,审计署统一组织10个特派员办事处,分别对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上海、安徽、山东、广东、湖北、四川等10个省(市)所辖部分县2009年至2011年6月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政策目标实现情况、项目建设管理、资金使用以及建设效果等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
截至目前,审计人员已调查了45个县(市、区),重点调查了77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31个乡镇卫生院和677个村卫生室。
“我们紧紧围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相关部署,调查中央和地方有关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和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以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推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这位负责人说,此次审计调查有三个主要目标:一是掌握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所调查县(市、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情况,调查实施方案中相关任务完成情况和政策目标实现情况,客观评价各县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反映存在的主要差距;二是揭示当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建设效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促进项目单位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政策执行效果;三是研究和分析影响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推动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审计人员走村串户
4个多月来,审计人员深入县、乡、村各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客观评价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积累了基础数据。
“我们办事处已经审计调查了近百家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审计人员一处处地实地查看投资项目建设和专用设备配置情况,盘点库存药品。”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负责人说。
审计署沈阳特派办负责对辽宁省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他们共选取了岫岩、喀左、法库、桓仁、大石桥、昌图6个县(市),对各医疗机构的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医改投入、房屋标准、硬件设施、人员编制、经费补偿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复核检查。
除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外,审计人员还注重听取地方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采取座谈、发放调查表等方式,了解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制度以及综合改革制度的意见;随机走访门诊和住院病人,询问他们的切身感受。
“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和分析发现的问题,在提出问题和建议时综合考虑各方意见,目的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查找和分析问题,为促进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合理的、可操作的审计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推动国家治理机制的改进和完善。”沈阳特派办负责人说。
审计发现地方投入不足等问题
审计调查初步结果表明,各地初步建成了一批符合农村医疗卫生需要的基础设施,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步推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得到规范,相关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整体提高,农民就医负担一定程度上得以减轻。
辽宁省岫岩县龙潭镇卫生院是这次审计调查的重点之一。卫生院拥有一栋独立小楼,院内X光机、救护车、B超仪、心电图仪等设备一应俱全,全院有20多名医务人员,院长原来是县医院的外科主任、有副高职称,一般的门诊手术都能做。
正在这里看病的村民关林祥告诉记者,卫生院服务好、离家近,医生技术不错,而且报销比例高,药价低,一般小病花上几元钱就在这里看了,不用跑20里路去县医院。但院长杨永兴也反映,农村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低,不易留住人才。
此外,审计调查还发现,有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基本设备配置不达标或闲置等问题。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