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孩子撑起保护伞?“虐婴事件”敲响家政服务警钟
2011-07-18 14:12:20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姜敏 李克瑶
6月29日以来,一段“育儿嫂虐待婴儿”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育儿嫂将仅10个月大的婴儿高高抛起,重重摔在床上;不仅殴打、谩骂婴儿,还让婴儿啃她的脚趾。
这位被网友称为“最无耻、最无德的保姆”虽然已被沈阳市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却给人们留下深深的思考,也为进一步规范家庭服务行业敲响警钟。
雇主质疑:个案还是行业问题
据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调查,虐婴育儿嫂梁某,43岁,辽宁本溪人。2010年9月,沈阳市民高某通过中介找到这位有“中级”资格证书的育儿嫂,月工资2400元。然而没过多久,她与丈夫就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伤痕。为找到原因,高女士在卧室装上了摄像头。
据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三好派出所副所长林镇介绍:育儿嫂梁某已离异,有一儿子判给男方。在审讯中本人已承认,自己在雇主孩子4个月大时就开始每天进行打骂。她内心也曾感觉高女士夫妇对自己很好,不应这样对待孩子,但由于心情烦躁,不能控制情绪,便拿孩子撒气,打完以后自己也后悔,但第二天又照打不误。高女士将该保姆辞退后,在女儿头部发现一寸多长的伤疤。
“虐婴事件”曝光后,一些年轻妈妈不禁联想到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纷纷质疑该事件是否只是个案。
刚过而立之年的孙然在孩子两个月时,雇了一名24小时的育儿嫂,每月2400元的不菲价格,占去他收入的一半。夫妻二人上班,白天只有育儿嫂一个人在家时,孩子磕磕碰碰成了家常便饭。这名育儿嫂被辞退后,另一位在他家打扫卫生的钟点工透露,她曾亲眼目睹该保姆把一岁多的孩子摔在沙发上,让孩子差点背过气去。
不仅在辽宁,南宁一对夫妇2009年从家政公司雇请一名保姆照看5个月大的女儿,没想到第二天,因保姆的疏忽大意,致使女婴摔伤死亡。更早些,重庆也有过“保姆失职烫伤幼儿”的事件。
沈阳市工商局个体私营处胡刚说,“虐婴事件”网上曝光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也许大量的虐婴事件还未暴露出来。虽然这是个案,但却波及家政服务行业。所以,规范管理势在必行。
市场供不应求 暴露管理软肋
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赵海林说,包括育儿嫂在内的家庭服务业属于新兴行业,门槛低、小中介多。“我管这个行业叫做大产业、小企业。市场空间巨大,小企业星罗棋布”。
该协会今年年初发布调查报告显示,沈阳市家政服务人员供不应求。全市现有户籍家庭248万个,从事家庭服务行业人员7.1万人,平均每35个家庭才有一个家政服务员,需求缺口巨大。据调查,目前注册登记的家庭服务企业有256家,其中家庭服务中介机构比10年前增长22倍;从业人员比10年前增长14倍。全市家庭服务消费每年增幅达20%。从市场供求比例看,10名客户中至少有7名找不到家政服务人员。
辽宁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侯敏说,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沈阳市很多家政公司对育儿嫂的管理都不规范,往往是有人上门求职,公司看差不多就登记,最多看一下身份证,经过简单培训就被“批发”出去,大部分人没有实践经验,职业操守更无从谈起。沈阳市目前70%-80%的中介公司属于这种情况。
据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调查,高女士与虐婴育儿嫂的服务合同是在福兴家政中介签署的,当时的法人代表是张玉芝。张玉芝回想当时情况是:高女士和丈夫见到育儿嫂是本溪人很高兴,在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签署服务合同,中介费用为200元。合同规定了服务范围、服务时间、工资、法定休息日、上岗时间和合同期限。合同最后有“合同签订后,中介所终止责任和服务”的标注。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庭庭长白云良说,“虐婴事件”中,孩子父母和中介签的合同,是典型的居间合同,从民法意义上说,中介公司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
许多签过此类合同的家长说,合同充分保障了育儿嫂的合法权益,而对服务对象——没有任何行为能力的婴幼儿却没有任何保护力。育儿嫂长期住在服务人家中,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她的工作也就变成了良心活。
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赵海林说,目前管理难还表现在门槛、培训、等级评定、权维等各方面的体制混乱上,法律规定更是一片空白。在保姆虐待儿童方面,刑法里也并无有针对性的惩罚规定。
亟须制定法规 完善监管体系
许多法律界人士提出,对于保姆虐婴事件,不能止于道德谴责,更应从法律层面加以反思。在家庭伦理关系的支配下,基于家庭暴力的特殊性,原本是通过设置虐待罪来予以规制;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同时到来,原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格局被打破,以家庭成员为犯罪主体的虐待罪显得过于狭隘,已不能适用于处理诸如家庭保姆虐待孩子、公寓护工虐待老人等新问题。因此,亟待通过修改刑法条款或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等形式,扩大虐待罪的外延,以家庭组成的事实状况为依据,将共同生活的家庭雇员列入虐待罪的主体,从而有效追究法律责任,预防和减少虐待行为的发生。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李洪新律师说:“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管理分为法律和行业管理两个方面。行政法规管理重要,行业管理更重要,完全可以参照饭店五星评级,对家政企业进行评级。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受到协会约束,再有就是评定是不是有公信力。”
辽宁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也建议,首先,为使育儿嫂行业实现良性发展,要有由雇主、中介公司和育儿嫂三方签署的合同。育儿嫂作为合同一方,既有受到保护的权利也有履行职责的义务;其次,规范育儿嫂入职门槛,定期对育儿嫂的职业水平进行评估;同时,要加强对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和思想道德教育;此外,对在雇主家里工作的育儿嫂进行抽查,对不合格或有虐婴倾向的育儿嫂,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将其清除出市场。
白云良庭长强调,在雇佣育儿嫂时,雇主要与中介公司签订相关用工合同。合同里要约定好职责权利,以便于出现问题时,依法解决纠纷。
另外,很多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更有可能是违法犯罪行为。建议有关部门将相关法律条文摘录出来,发放给保姆,以对从业人员产生一定威慑作用。
为了规范育儿嫂市场,沈阳市有关部门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实行员工派遣制,由家政公司与旗下的育儿嫂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这一制度虽然刚刚开始实行,但被认为是解决育儿嫂乱象的有效手段。
这位被网友称为“最无耻、最无德的保姆”虽然已被沈阳市警方处以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却给人们留下深深的思考,也为进一步规范家庭服务行业敲响警钟。
雇主质疑:个案还是行业问题
据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调查,虐婴育儿嫂梁某,43岁,辽宁本溪人。2010年9月,沈阳市民高某通过中介找到这位有“中级”资格证书的育儿嫂,月工资2400元。然而没过多久,她与丈夫就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伤痕。为找到原因,高女士在卧室装上了摄像头。
据沈阳市公安局和平分局三好派出所副所长林镇介绍:育儿嫂梁某已离异,有一儿子判给男方。在审讯中本人已承认,自己在雇主孩子4个月大时就开始每天进行打骂。她内心也曾感觉高女士夫妇对自己很好,不应这样对待孩子,但由于心情烦躁,不能控制情绪,便拿孩子撒气,打完以后自己也后悔,但第二天又照打不误。高女士将该保姆辞退后,在女儿头部发现一寸多长的伤疤。
“虐婴事件”曝光后,一些年轻妈妈不禁联想到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纷纷质疑该事件是否只是个案。
刚过而立之年的孙然在孩子两个月时,雇了一名24小时的育儿嫂,每月2400元的不菲价格,占去他收入的一半。夫妻二人上班,白天只有育儿嫂一个人在家时,孩子磕磕碰碰成了家常便饭。这名育儿嫂被辞退后,另一位在他家打扫卫生的钟点工透露,她曾亲眼目睹该保姆把一岁多的孩子摔在沙发上,让孩子差点背过气去。
不仅在辽宁,南宁一对夫妇2009年从家政公司雇请一名保姆照看5个月大的女儿,没想到第二天,因保姆的疏忽大意,致使女婴摔伤死亡。更早些,重庆也有过“保姆失职烫伤幼儿”的事件。
沈阳市工商局个体私营处胡刚说,“虐婴事件”网上曝光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也许大量的虐婴事件还未暴露出来。虽然这是个案,但却波及家政服务行业。所以,规范管理势在必行。
市场供不应求 暴露管理软肋
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赵海林说,包括育儿嫂在内的家庭服务业属于新兴行业,门槛低、小中介多。“我管这个行业叫做大产业、小企业。市场空间巨大,小企业星罗棋布”。
该协会今年年初发布调查报告显示,沈阳市家政服务人员供不应求。全市现有户籍家庭248万个,从事家庭服务行业人员7.1万人,平均每35个家庭才有一个家政服务员,需求缺口巨大。据调查,目前注册登记的家庭服务企业有256家,其中家庭服务中介机构比10年前增长22倍;从业人员比10年前增长14倍。全市家庭服务消费每年增幅达20%。从市场供求比例看,10名客户中至少有7名找不到家政服务人员。
辽宁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会长侯敏说,由于市场需求量大,沈阳市很多家政公司对育儿嫂的管理都不规范,往往是有人上门求职,公司看差不多就登记,最多看一下身份证,经过简单培训就被“批发”出去,大部分人没有实践经验,职业操守更无从谈起。沈阳市目前70%-80%的中介公司属于这种情况。
据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调查,高女士与虐婴育儿嫂的服务合同是在福兴家政中介签署的,当时的法人代表是张玉芝。张玉芝回想当时情况是:高女士和丈夫见到育儿嫂是本溪人很高兴,在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签署服务合同,中介费用为200元。合同规定了服务范围、服务时间、工资、法定休息日、上岗时间和合同期限。合同最后有“合同签订后,中介所终止责任和服务”的标注。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庭庭长白云良说,“虐婴事件”中,孩子父母和中介签的合同,是典型的居间合同,从民法意义上说,中介公司是不承担任何责任的。
许多签过此类合同的家长说,合同充分保障了育儿嫂的合法权益,而对服务对象——没有任何行为能力的婴幼儿却没有任何保护力。育儿嫂长期住在服务人家中,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她的工作也就变成了良心活。
沈阳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赵海林说,目前管理难还表现在门槛、培训、等级评定、权维等各方面的体制混乱上,法律规定更是一片空白。在保姆虐待儿童方面,刑法里也并无有针对性的惩罚规定。
亟须制定法规 完善监管体系
许多法律界人士提出,对于保姆虐婴事件,不能止于道德谴责,更应从法律层面加以反思。在家庭伦理关系的支配下,基于家庭暴力的特殊性,原本是通过设置虐待罪来予以规制;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同时到来,原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格局被打破,以家庭成员为犯罪主体的虐待罪显得过于狭隘,已不能适用于处理诸如家庭保姆虐待孩子、公寓护工虐待老人等新问题。因此,亟待通过修改刑法条款或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等形式,扩大虐待罪的外延,以家庭组成的事实状况为依据,将共同生活的家庭雇员列入虐待罪的主体,从而有效追究法律责任,预防和减少虐待行为的发生。
北京盈科(沈阳)律师事务所李洪新律师说:“规范家政服务行业管理分为法律和行业管理两个方面。行政法规管理重要,行业管理更重要,完全可以参照饭店五星评级,对家政企业进行评级。问题是,是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受到协会约束,再有就是评定是不是有公信力。”
辽宁省家庭服务业协会也建议,首先,为使育儿嫂行业实现良性发展,要有由雇主、中介公司和育儿嫂三方签署的合同。育儿嫂作为合同一方,既有受到保护的权利也有履行职责的义务;其次,规范育儿嫂入职门槛,定期对育儿嫂的职业水平进行评估;同时,要加强对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和思想道德教育;此外,对在雇主家里工作的育儿嫂进行抽查,对不合格或有虐婴倾向的育儿嫂,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将其清除出市场。
白云良庭长强调,在雇佣育儿嫂时,雇主要与中介公司签订相关用工合同。合同里要约定好职责权利,以便于出现问题时,依法解决纠纷。
另外,很多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没有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更有可能是违法犯罪行为。建议有关部门将相关法律条文摘录出来,发放给保姆,以对从业人员产生一定威慑作用。
为了规范育儿嫂市场,沈阳市有关部门鼓励家庭服务企业实行员工派遣制,由家政公司与旗下的育儿嫂签订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这一制度虽然刚刚开始实行,但被认为是解决育儿嫂乱象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