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半年《外媒观察中国》 围观五大关键热词
2011-07-08 14:13:38 |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7月8日电 (金融频道 曹文萱)中新网金融频道《外媒观察中国》栏目每周从最具影响力的海外媒体报道中选取其对中国的评论,包括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美联社等等。从每周一篇的报道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国际媒体对中国国内经济等领域的各种关注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影响力的变化。2011年上半年已经过去,上半年中外媒体对中国的观察热度也是有增无减,中新网金融频道为您盘点上半年《外媒观察中国》中最火热的关键词。
关键词一 经济 - 十二五、加息
中国经济话题为《外媒观察中国》每周必涉及的内容,也反映了外媒对中国经济的密切关注度,以及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正逐步提高。在2011年上半年中,外媒主要提及的关键字包括,中国经济增速、“十二五”,加息等。
今年1月,英国《每日电讯报》在称刊文论及亚洲经济,其中转述海外某国际投资集团总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中国将主导亚洲经济并且将会对亚洲境内的每一个国家造成影响。”同时,路透社1月刊文论述中国经济,并援引通用电气执行长伊梅尔特观点,“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这是早晚的事。”
3月韩联社称89%韩国企业认为中国是充满魅力的投资对象国。同月,《福布斯》杂志称,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的汇率计算中国经济规模10年内就将超过美国。6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称中国对美国形成“巨大挑战”。
海外媒体均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二五”会议中,也传达出了中国正在推动经济恢复平衡的信号,英国路透社刊文称中国十二五计划雄心勃勃。
另外,外媒对中国加息话题显示出了高度关注。自进入2011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出现一月一调的态势,存款准备金率屡次创历史新高。3月,美联社及美国《华尔街日报》均对中国再加息做出了预测,美联社还评论,中国政府的这些措施也有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二 中国楼市 - 国八条、海外购房
2011年上半年中国楼市中最热的词必属“国八条”楼市调控政策,1月27日晚间,国务院原则同意在部分城市开展房产税试点工作。法新社评论说,这是中国政府试图为火爆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的一系列举动之一。
有调查显示,买房难已成为中国消费者担忧的头等大事。
2月份,英国《金融时报》称北京楼市限购令“过犹不及”,北京的楼市按户限购是迄今为止最强硬的调控政策,以杀伤力来评估的话,这几乎可以算是终极式的,足以刺穿最坚硬的房产泡沫。
美国《纽约时报》称,北京再度设法对这个国家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进行适度调控,以遏制房价上涨并防止房地产泡沫对其快速增长的经济构成威胁。
中国的楼市虽然有所降温,但是中国人在海外大肆买房的行为也受到关注。
6月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中国人在全球大肆买房,中国膨胀的财富和中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抓住一切机会买房,从佛罗里达州价值6.8万美元的抵债公寓到越南价值200万美元的海滨别墅。
彭博社称中国掀起全球购房热,这个吸引了周和其他3000名内地客的为期两天的房展显示,中国欣欣向荣的富裕阶层及中产阶级正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性房产和第二个家。去年,这股房地产热已经将对世界各地的市场提供了支持。在诸如悉尼、新加坡和旧金山等有着大量中国人的城市,进行购房之旅的亚洲人都在与房产经纪人见面。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中国企业主正在抢购温哥华最高档的房地产,并且往往打算把房子按照风水学上的讲究进行改建并且装配特殊的厨房。法新社报道,中国公民在第一季度成为新加坡私有房产的最大外国购买者。今年前三个月,在购买私有房产的非新加坡人中,来自中国的买家占到破纪录的24%。
除了关注房产市场外,在清明节期间,中国墓地涨价也受到外媒关注。
中国城市化进程用光城市中的空地,公墓随城市用地荒变昂贵。该现象更受到外媒关注,据印度《经济时报》5月份的报道,在中国为亲人购买一块最后的安息之所已经变成收入水平低于平均工资的工人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在北京的五座主要公墓———包括福田公墓和八宝山墓地,面积为0.5平方米墓地的价格现在为10760美元,在上海的很多公墓,墓地价格最低也要6000多美元。
关键词三 中国创新 - 科技、风能
作为一个活跃的经济大国,中国的创新能力话题也受到了外媒的青睐,其中,中国更已成风能技术的推动者。
2月份,法国埃菲社称中国已成风能技术推动者,全球风力涡轮机新增装机容量增长22.5%,在全球新增风力涡轮机当中有一半在中国。
西班牙《世界报》称中国将成未来创新领头羊,称中国已开始在电信、太阳能板、高铁、电网等关键领域向欧洲和美国的竞争对手发起挑战。
美国《大西洋月刊》称正迅速步入数字时代,与过去10年相比,如今的产品研发过程正以更快的速度发生变革,正迅速学会发明和创新技能。
中国创新能力确实有所提高,5月份,美国《大西洋月刊》称跨国高科技公司面临中国挑战,日韩等国如希望本国企业保持在科技行业的领先地位,则有必要全面调整政府对企业的资助政策以应对中国挑战。
在创新方面,英国《金融时报》建议中国需加快品牌创新步伐,“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越来越多,外国企业不得不努力追赶。”赫利还列举了一些本土品牌:蒙牛、伊利、光明乳业、中粮集团和台湾的统一企业。他说:“这些企业都有销量位居前五名的品牌。”
关键词四 中国式消费 - 富豪、奢侈品
近日,世界奢侈品协会与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中心联发布了《世界奢侈品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最新调查显示:截止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其中珠宝市场27.6亿;箱包25.1亿;时装18.3亿;钟表19.4亿;化妆品9.7亿;其他领域7.8个亿,占全球总额的27.5%。
西班牙《世界报》5月刊文提及中国的富豪阶层,100年前是洛克菲勒、福特或卡内基这样的人物在缔造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正在赶超美国,下一个世纪将属于宗、戴或刘这样的中国名字。英国广播电台网站更认为,拥有财富成为中国人的追求。
在中国富豪的消费观方面,美国《华尔街日报》更在5月刊文表示,中国年轻富豪青睐海外教育,女性开始大肆购买奢侈品。
美国《华盛顿时报》称中国的消费主义改变世界,中国影响力还将波及美国和其他国家,数亿中国消费者将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中国人喜好奢侈品孕育新商机,中国对名酒、邮票、现在还有老爷车永不满足的欲望正使试图利用这一需求盈利的公司迅速增加,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及他们拥有受欢迎的西方品牌的愿望使另类资产的价格大幅攀升。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国际奢侈品牌布局中国二三线城市。卡地亚已进入中国22座城市就不足为奇了。欧莱雅不仅进入了广东的工业城市东莞,甚至也已经在西部的兰州出售高档化妆品。
关键词五 中国车市 - 销量增长、电动汽车热
2011年已过去一半,中国车市在众多领域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中新网金融频道获悉,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汽车销售同比增长8.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之大,创历史之最。受影响的不仅是北京、上海等一线限购城市,此前颇为看好的二、三线城市,从3月份起也陆续显疲态。
中国车市也是《外媒观察中国》栏目中的一大热点。
1月,亚洲《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成为日产汽车全球最大市场,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 NSANY)旗下中国子公司周一发布公告称,公司2010年在中国汽车销量增长35.5%,达到102万辆,超过了美国市场908,570辆的销量,一跃成为日产汽车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4月,美国彭博社刊文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在去年销出了1720万辆汽车,超过美国市场50%,而其汽车普及率仍只有美国的十四分之一。
位于香港的汽车咨询公司邓恩公司总裁迈克•邓恩说,“人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现在才开始真正理解这一点。”
5月份,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刊文称十年内中国新车销量翻番,业内专家说,在2020年之前,中国的新车销量将占到世界新车市场总销量的一半。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预计到了2020年,其与排名第二的北美市场之间的差距将大幅扩大。2010年,中国的新车销量创下世界纪录,达到1806万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官员预计,中国的新车销量在2020年之前将达到4000万辆。
6月份,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掀起电动汽车热潮,文章提到,在中国国家新能源补贴与地区性电动车相关政策鼓励下,中国正掀起了电动汽车的热潮。不过,外媒更关注到,电动车的发展可以从新兴的中小城市率先推广,更能被消费者接受。
关键词一 经济 - 十二五、加息
中国经济话题为《外媒观察中国》每周必涉及的内容,也反映了外媒对中国经济的密切关注度,以及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影响力正逐步提高。在2011年上半年中,外媒主要提及的关键字包括,中国经济增速、“十二五”,加息等。
今年1月,英国《每日电讯报》在称刊文论及亚洲经济,其中转述海外某国际投资集团总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中国将主导亚洲经济并且将会对亚洲境内的每一个国家造成影响。”同时,路透社1月刊文论述中国经济,并援引通用电气执行长伊梅尔特观点,“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这是早晚的事。”
3月韩联社称89%韩国企业认为中国是充满魅力的投资对象国。同月,《福布斯》杂志称,按购买力平价折算的汇率计算中国经济规模10年内就将超过美国。6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称中国对美国形成“巨大挑战”。
海外媒体均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潜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二五”会议中,也传达出了中国正在推动经济恢复平衡的信号,英国路透社刊文称中国十二五计划雄心勃勃。
另外,外媒对中国加息话题显示出了高度关注。自进入2011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出现一月一调的态势,存款准备金率屡次创历史新高。3月,美联社及美国《华尔街日报》均对中国再加息做出了预测,美联社还评论,中国政府的这些措施也有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二 中国楼市 - 国八条、海外购房
2011年上半年中国楼市中最热的词必属“国八条”楼市调控政策,1月27日晚间,国务院原则同意在部分城市开展房产税试点工作。法新社评论说,这是中国政府试图为火爆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的一系列举动之一。
有调查显示,买房难已成为中国消费者担忧的头等大事。
2月份,英国《金融时报》称北京楼市限购令“过犹不及”,北京的楼市按户限购是迄今为止最强硬的调控政策,以杀伤力来评估的话,这几乎可以算是终极式的,足以刺穿最坚硬的房产泡沫。
美国《纽约时报》称,北京再度设法对这个国家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进行适度调控,以遏制房价上涨并防止房地产泡沫对其快速增长的经济构成威胁。
中国的楼市虽然有所降温,但是中国人在海外大肆买房的行为也受到关注。
6月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中国人在全球大肆买房,中国膨胀的财富和中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抓住一切机会买房,从佛罗里达州价值6.8万美元的抵债公寓到越南价值200万美元的海滨别墅。
彭博社称中国掀起全球购房热,这个吸引了周和其他3000名内地客的为期两天的房展显示,中国欣欣向荣的富裕阶层及中产阶级正在世界各地寻找投资性房产和第二个家。去年,这股房地产热已经将对世界各地的市场提供了支持。在诸如悉尼、新加坡和旧金山等有着大量中国人的城市,进行购房之旅的亚洲人都在与房产经纪人见面。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中国企业主正在抢购温哥华最高档的房地产,并且往往打算把房子按照风水学上的讲究进行改建并且装配特殊的厨房。法新社报道,中国公民在第一季度成为新加坡私有房产的最大外国购买者。今年前三个月,在购买私有房产的非新加坡人中,来自中国的买家占到破纪录的24%。
除了关注房产市场外,在清明节期间,中国墓地涨价也受到外媒关注。
中国城市化进程用光城市中的空地,公墓随城市用地荒变昂贵。该现象更受到外媒关注,据印度《经济时报》5月份的报道,在中国为亲人购买一块最后的安息之所已经变成收入水平低于平均工资的工人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在北京的五座主要公墓———包括福田公墓和八宝山墓地,面积为0.5平方米墓地的价格现在为10760美元,在上海的很多公墓,墓地价格最低也要6000多美元。
关键词三 中国创新 - 科技、风能
作为一个活跃的经济大国,中国的创新能力话题也受到了外媒的青睐,其中,中国更已成风能技术的推动者。
2月份,法国埃菲社称中国已成风能技术推动者,全球风力涡轮机新增装机容量增长22.5%,在全球新增风力涡轮机当中有一半在中国。
西班牙《世界报》称中国将成未来创新领头羊,称中国已开始在电信、太阳能板、高铁、电网等关键领域向欧洲和美国的竞争对手发起挑战。
美国《大西洋月刊》称正迅速步入数字时代,与过去10年相比,如今的产品研发过程正以更快的速度发生变革,正迅速学会发明和创新技能。
中国创新能力确实有所提高,5月份,美国《大西洋月刊》称跨国高科技公司面临中国挑战,日韩等国如希望本国企业保持在科技行业的领先地位,则有必要全面调整政府对企业的资助政策以应对中国挑战。
在创新方面,英国《金融时报》建议中国需加快品牌创新步伐,“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越来越多,外国企业不得不努力追赶。”赫利还列举了一些本土品牌:蒙牛、伊利、光明乳业、中粮集团和台湾的统一企业。他说:“这些企业都有销量位居前五名的品牌。”
关键词四 中国式消费 - 富豪、奢侈品
近日,世界奢侈品协会与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中心联发布了《世界奢侈品2011官方报告蓝皮书》,最新调查显示:截止2011年3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其中珠宝市场27.6亿;箱包25.1亿;时装18.3亿;钟表19.4亿;化妆品9.7亿;其他领域7.8个亿,占全球总额的27.5%。
西班牙《世界报》5月刊文提及中国的富豪阶层,100年前是洛克菲勒、福特或卡内基这样的人物在缔造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正在赶超美国,下一个世纪将属于宗、戴或刘这样的中国名字。英国广播电台网站更认为,拥有财富成为中国人的追求。
在中国富豪的消费观方面,美国《华尔街日报》更在5月刊文表示,中国年轻富豪青睐海外教育,女性开始大肆购买奢侈品。
美国《华盛顿时报》称中国的消费主义改变世界,中国影响力还将波及美国和其他国家,数亿中国消费者将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中国人喜好奢侈品孕育新商机,中国对名酒、邮票、现在还有老爷车永不满足的欲望正使试图利用这一需求盈利的公司迅速增加,中国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及他们拥有受欢迎的西方品牌的愿望使另类资产的价格大幅攀升。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国际奢侈品牌布局中国二三线城市。卡地亚已进入中国22座城市就不足为奇了。欧莱雅不仅进入了广东的工业城市东莞,甚至也已经在西部的兰州出售高档化妆品。
关键词五 中国车市 - 销量增长、电动汽车热
2011年已过去一半,中国车市在众多领域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中新网金融频道获悉,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汽车销售同比增长8.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之大,创历史之最。受影响的不仅是北京、上海等一线限购城市,此前颇为看好的二、三线城市,从3月份起也陆续显疲态。
中国车市也是《外媒观察中国》栏目中的一大热点。
1月,亚洲《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成为日产汽车全球最大市场,日产汽车(Nissan Motor Co., NSANY)旗下中国子公司周一发布公告称,公司2010年在中国汽车销量增长35.5%,达到102万辆,超过了美国市场908,570辆的销量,一跃成为日产汽车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4月,美国彭博社刊文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在去年销出了1720万辆汽车,超过美国市场50%,而其汽车普及率仍只有美国的十四分之一。
位于香港的汽车咨询公司邓恩公司总裁迈克•邓恩说,“人们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现在才开始真正理解这一点。”
5月份,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刊文称十年内中国新车销量翻番,业内专家说,在2020年之前,中国的新车销量将占到世界新车市场总销量的一半。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预计到了2020年,其与排名第二的北美市场之间的差距将大幅扩大。2010年,中国的新车销量创下世界纪录,达到1806万辆。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和官员预计,中国的新车销量在2020年之前将达到4000万辆。
6月份,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中国掀起电动汽车热潮,文章提到,在中国国家新能源补贴与地区性电动车相关政策鼓励下,中国正掀起了电动汽车的热潮。不过,外媒更关注到,电动车的发展可以从新兴的中小城市率先推广,更能被消费者接受。
责任编辑:陈秀军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