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玉树抗震抢险队队员杜金玉
2010-04-26 08:13:45 | 来源:新华社 | 作者:张严平、张旭东、文贻炜、陈国洲
  流星的永恒,是它曾以炽烈燃烧的生命照亮夜空。

  42岁的杜金玉,就是这样一颗流星。这个憨厚、老实、平凡,一辈子没有离开过青藏高原的送电工人,在2010年春天骤然黑暗的玉树之夜匆匆划过……他的生命之火就这样静静地熄灭了,为这片灾难中新生的土地留下了灯火辉煌的一片光明。

  最后一刻的燃烧

  4月的玉树,清晨依然寒气刺骨。

  20日一大早,天还蒙蒙亮,杜金玉就钻出了帐篷。

  这是他随青海火电工程公司抢险队到玉树抗震抢险的第5天。这一天,他们将对结古镇至巴塘飞机场35千伏线路受损的铁塔进行完全修复工作。

  玉树山高地远,地震发生以来,巴塘飞机场成为这片危难之地最重要的“生命通道”。然而,从结古镇到巴塘飞机场供电线路的支撑铁塔,在震中受到山体滚石的严重破坏,机场只有靠临时电源设备维持机场照明导航系统,飞机起降存有极大安全隐患。

  几天前,从西宁火速赶来玉树震区的杜金玉和抢险队的同事们,投入的第一场战斗就是检修了这条长达35公里的供电线路,因修复材料暂时缺乏,只得对受损铁塔进行了临时性加固。彻底修复这条供电线路,使巴塘机场全面恢复正常供电,是玉树抗震救灾顺利进行的重中之重。

  19日,加固铁塔的材料终于准备完毕。今天,抢险队将对线路进行最后修复。

  “兄弟们,起床了!”身为班长的杜金玉,深知这是一场硬仗。

  工友们齐刷刷地起了床,吃了些饼子和菜汤,跳上装载着各种抢修材料的抢险车,快速出发。

  受损铁塔处在结古镇东侧大约15公里、位于通往巴塘机场公路的半途,之间被通天河阻隔,车子只得停下。

  杜金玉第一个跳下车,扛起一捆30多公斤重沾满了油泥的新钢丝绳就走。

  从通天河到要抢修的受损最严重的48号铁塔,要走3公里多山路,老杜喘着粗气,一步接一步终于走到铁塔下。

  这里海拔4000多米,两条支腿被山石砸断的铁塔在大风中晃动着。

  “我来上!”不等抢险施工队长白成海发话,杜金玉一步跨上前去。

  白成海心头发热。老杜年纪大了,他真不忍心让他上,但他又深知老杜手艺精,干活利索,在这抢时间的节骨点上,他最靠得住。白成海猛地一挥手。

  高原的风,像猛兽一样呼啸着,海拔4000多米的大气层中含氧量只有60%。杜金玉在风中艰难地向铁塔上攀爬。突然,一阵冰雹袭来,18米高的受损铁塔,摇摇欲坠。

  上角铁、拧螺栓、紧线路……扒在铁塔上的杜金玉全然不顾,拿着扳手麻利地操作着。

  中午时分,48号铁塔终于修复完毕,在空中坚持了3个多小时的杜金玉,慢慢攀下铁塔,咧嘴笑了:“干完这个,46号塔就容易点了”。

  在山脚下吃午饭时,杜金玉感觉有些累,他把身体斜靠在山石上,慢慢啃着一块饼。随队医生孙党威发现老杜神色疲惫,走上前。

  “我没事!”杜金玉挥了挥手。

  下午修复46号塔时,白成海队长和工友说什么也没再让杜金玉上去,可他在塔下帮着拉线、上螺栓,一会儿也没休息。

  傍晚6点,46号铁塔也修复完毕。比原定晚上11点机场通电的计划整整提前了5个小时。望着山间高高矗立的铁塔,杜金玉和他的工友们高兴地直笑,这是他们自地震进到玉树后最开心的一刻。

  晚上7点,全队收工回到驻地。

  吃过饭,杜金玉像前几天一样,准备带领几个工人到受灾群众安置点进行线路检查。可他胸闷气短,力不从心。在几个工友的劝说下,他第一次听劝,晚上没有再出岗。

  杜金玉回到帐篷里躺下。

  21点,医生孙党威到各帐篷进行医疗巡查时,看到老杜脸色不对,立刻对他进行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肺等还算正常。孙医生问他要不要去医院再做进一步体查。杜金玉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没关系的,就是有点累。”

  医生给他留下了一些红景天等抗高原反应的药物。

  时间滑向21日凌晨1点,工友张福禄从安置点检修线路回来。帐篷里的灯还亮着,他发现杜金玉还没睡着,脸色发白,还有点发烧。张福禄赶紧又把随队孙医生叫了过来。

  医生迅速帮他服了感冒药,并吸上氧气。

  “氧气凉凉的,感觉很舒服。”生平第一次吸氧的杜金玉说。

  看到杜金玉平静下来,医生走了。

  帐篷的灯熄灭,大家休息。

  然而,仅仅一个小时左右,睡在杜金玉旁边的另一位工友杨维祥听到了老杜急促的呼吸声。他起身打开灯一看,杜金玉嘴唇发紫,口吐白沫,已经昏迷不醒。

  随队医生立即赶来,检查中发现杜金玉的心跳已十分微弱,肺部有明显的水泡音,呈典型高原肺水肿症状。

  杜金玉被紧急送到附近格萨尔广场抗震救灾医疗点二炮536医院抢救。

  但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注射药物,药水已无法进入;按压心胸,心脏已不能跳动!

  医生们用尽一切办法,也没能挽留住这个42岁送电工人的生命!

  21日凌晨4点,杜金玉走了……

  他的身后,是一片刚刚燃亮的灯海:从结古镇到巴塘机场的供电线路当日正式合闸通电,机场灯火辉煌,赛马场等灾区安置点灯光明亮,玉树结古镇一片光明……

  这个夜晚,除了泣不成声的工友,没有人知道这个普通的送电工人。他太平凡、太普通了——工友们花尽力气寻找杜金玉生前照片,只找到他在玉树地震中高空抢险架线时的一张背影照。

  这个背影,成为他生命永远的定格。

  舍不下的玉树

  工友们这样回忆他过去的几天几夜:他太累了,他是累死的……

  来到玉树后,在赛马场附近的废墟处,正在工作的杜金玉曾遇到一个70多岁的藏族老太太,一家5口人只剩下她一人,无依无靠。

  心酸的杜金玉从工程车上拿出一提矿泉水和8个饼子,送到老太太手上。不懂汉语的老太太流着泪,抬起双手,竖起拇指,朝着杜金玉直晃。

  杜金玉难过地对身边工友说,受灾群众太可怜了。“我们要尽自己一点力,不能再看到这样的场面!”

  杜金玉,本可不来玉树。

  4月14日地震后,玉树电力设备遭受重创。国家电网公司启动紧急应急预案,青海火电工程公司迅速组织抗震保电抢险队,准备救灾物资器具,随时待命出发。

  14日下午2点,正在西宁大通黄朝线项目部施工的杜金玉,听说这一消息后立刻跑到施工队长白成海处请战。

  队长白成海心疼他:“老杜,你年龄大了,玉树地区高寒缺氧,就不去了吧。”

  老杜发火了:“我虽然是老梆子了,但架线还是可以的,必须让我上玉树,不然跟你急。”

  “倔驴一个,赶紧准备一下,晚上6点集合”。拗不过他,白成海只好同意。

  老杜一下子乐了。

  加入抢险队,时间就像上紧了“发条”:

  15日早晨7点50分,公司抗震抢险队开赴玉树灾区;穿越三江源高原冻土地带,翻越海拔近5000米的巴颜喀拉山,历经10多个小时的颠簸,16日凌晨3点,杜金玉他们一行抵达玉树。

  杜金玉和工友们立刻接到任务,抢修结古镇通往巴塘机场的35千伏受损线路,对受损铁塔进行前期应急加固。

  由于受损铁塔与机场公路被通天河阻隔,材料运送需要人工搬运。杜金玉率先扛起一根60多斤重的杉木,在高海拔缺氧的环境里,硬是走完了3公里长的崎岖山路,老杜的脚步显得有些滞重。

  顾不上休息,杜金玉戴上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气喘吁吁地带头爬上铁塔,指点着塔下队员赶紧搭立杉木杆。

  当晚9点30分,抢修小组完成了三个受损铁塔抢修加固任务。地震后40个小时,灾区结古镇35千伏中心变电站通往玉树机场的专线成功合闸通电。

  直到17日凌晨,杜金玉和同伴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下山坳……

  繁重的任务接踵而至,杜金玉的班组又承担了赛马场10千伏线路工程抢修任务。

  玉树赛马场是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这里安置了近3万名受灾群众,还用不上电。

  高原一天有“四季”。4月17日这一天,抢修队经历了冰雹雨雪,天晴后紫外线又把人的脸灼得生疼。

  杜金玉一天都带领年轻队员挖坑、立杆塔、展放线路。挖坑,是个重体力活,需要深挖2米,但因开口1.2米长、60厘米宽,只能容一个人在里面挖。老杜不时跳进坑内,抢着干。他这一个班组,当天就完成了所有15个基坑任务。

  当晚,看着赛马场仍然漆黑一片,杜金玉着急发慌,“必须尽快让赛马场安置点通上电。”

  接下来的连续两天,他和抢修小组把午饭带到工地,放弃休息时间连轴转。在高海拔地区,在杆塔上作业,就连年轻人都感觉吃不消,但是他却没有喊一声累。

  搭横担、解线头、校正线……每次立杆放线都至少需要上下五次电线杆,但42岁的杜金玉爬上爬下,在杆塔持续高空作业。

  19日17点,赛马场线路所有施工任务完成,具备了带电条件。电闸一合,耀眼夺目的探照灯和路灯照亮了硕大的赛马场……

  当晚,杜金玉踏实睡了个好觉,好迎接20日新的任务。

  但谁也不知道,20日已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一天……

  “五一”,是他回家的日子

  在高原的晚霞中,我们来到了位于乐都县芦花乡营盘湾村杜金玉的家,高高的山,低低的山坳,一幢土房子坐落在一方不大的平台之上。房子东侧,生长着一棵年轻的松树。

  走进黄色的小门楼,是一个四方的小院,阳光照射进门厅。堂屋里摆放着一张简陋的沙发,上面铺着洗得干净的沙发巾,屋里还有一台20英寸的电视,一部电话,顶棚上整整齐齐地糊着一层厚厚的旧报纸。

  这个曾经温暖的家,对于此刻39岁的女主人李金秀,已是痛不可触。

  那曾是牵动她多少思虑的电视机。从丈夫去了玉树,平日里很少看电视的她,每一天都要打开电视,调到新闻台,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一个有关玉树地震的内容,她坚信能在电视里看到她的男人。

  有一天,她在电视里看到玉树一个扯电线的画面,上面有几个人一闪而过,她急得恨不得把电视翻过来。半夜还在想,那里面会不会有她的金玉?

  那安放在木桌上的电话,曾给她传来多少安慰。从丈夫去了玉树,她每一天晚上都要给他打一个电话。

  “累不累?”

  “不累。”

  “冻不冻?”

  “不冻。”

  “吃得好不好?”

  “吃得好。”

  尽管每一次电话几乎都是这些内容,可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些内容更让她心头安稳的了。

  那一天,大山里下起漫天大雪,她一下子想到了玉树,立刻冲到电话旁拨通了丈夫的手机,还没开口,先哭了。直到丈夫再三告诉她玉树没下雪,她才止住了眼泪。

  20日下午4点,李金秀不知怎的有些坐立不安,不等天黑,她又拨通了丈夫的电话。

  “好吗?”

  “好!”

  “想你呢!”

  “知道了。忙着呢,正干活。挂了。”

  丈夫不多的话,让她回味了好久,很暖。

  朴实善良的女人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她打给丈夫的最后一个电话。仅仅过了12个小时,他永远地走了。

  两天后,她从得知消息的乡亲们极力掩饰的悲伤眼神里感觉到了一切,正在忙着喂猪的她,扔下木桶,号啕大哭。

  杜金玉身边的人,谁又能相信这样一个好人如此而去?

  工友张福禄和杨维祥是连夜边流泪边开车,带着杜金玉遗体从玉树向西宁返回。

  一路上,他们总在想,从高原越往下走,氧气越多,氧气多了,老杜就能醒了。他们每走几十里就停下来,摸摸老杜的脉搏,再走几十里,再停下车摸摸,一连摸了三回。直到快到西宁边了,他们才不得不相信老杜真的走了。两个人从路边的一个小店里买了10元钱的黄纸烧了,火光中,泪流满面……

  无法相信这个不幸的还有老杜的孩子们。他们一直在等着爸爸回家。

  上高中三年级的大儿子杜延辉记得爸爸常对他说:“好好读书,将来上大学。别学你老子,没出息!”

  可在儿子眼里,爸爸从来都是一个英雄。

  爸爸总是挂念着他们的家,一家老小7口全靠爸爸工资养活,再难再苦,他从来没有一句抱怨。他和弟弟上学无论需要多少钱,只要说出来,第二天爸爸一准就把钱准备好,塞到他们手上。

  爸爸每次回家,总会给爷爷奶奶带回一些饼干,给妈妈带一件新衣服,给孩子们带包糖果。可他从不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他每个月的工资不到3000元,为自己留下300元的伙食费后,便把所有钱都带回了家。唯一的是偶尔抽几根烟,也总是买一种牌子“兰州”,红纸包装的,2块5毛钱一包。

  在乡亲们的眼里,善良憨厚的老杜很是可亲,他热心,愿帮助人,高兴起来,还能亮嗓子唱一曲青海的“花儿”。

  春天,高原上的花儿要开了。

  所有爱着杜金玉的亲人和乡亲,没有想到这样把他等回来了。

  他太累了,他真该好好歇歇了。

  乡亲们按照他们算出的吉利日子,筹划着在农历3月18日把老杜接回村里安葬。

  这一天,正是阳历5月1日,国际劳动节。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