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部分篇目介绍(1)
2009-09-14 08:44:36 | 来源:新华社
《中共中央委员会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发表于1948年4月30日。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正走向全国胜利;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已经是朝不保夕,摇摇欲坠。在这旧中国已近死亡,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时刻,中共中央发布了二十三条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口号,号召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并鲜明地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纪念“五一”节口号,得到中国工人阶级、劳动群众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及海外华侨团体等各界的热烈响应,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来筹建新中国的历史任务,已郑重地提上中国革命的日程。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它的召开,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是周恩来同志1949年9月22日在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报告的摘要。报告对《共同纲领》草案起草、修改经过及其特点作了简要说明,着重介绍了在协商过程中讨论的八个问题:(一)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二)新民主主义的总纲问题。(三)政权制度问题。(四)军事制度问题。(五)经济政策问题。(六)文化政策问题。(七)民族政策问题。(八)外交政策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介绍,明确阐述了新中国的性质、政权形式及各项基本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除有序言外,分有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七章六十条。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责、国家的军事制度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外交政策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共同纲领》确立下来的。《共同纲领》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与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总结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制定出来的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它是全国人民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奋斗的目标和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在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是邓小平同志1951年3月26日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次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的一部分。报告阐述了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原则性。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与统一战线工作分不开的。统一战线是决定革命胜利的三大因素之一。没有统一战线工作,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办不好的。报告列举并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不够的一些错误观点,强调:统战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就是要广泛地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统战工作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各个部门都有统战工作。每一位党的干部和党员都应主动地经常地注意做好统战工作。
《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是毛泽东同志1954年12月19日邀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政协工作的谈话要点。谈话明确了政协与人大职权、任务的不同。指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后,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它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构,也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任务,一是协商国际问题;二是对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和政协组成人员的人选进行协商;三是提意见;四是协调各党派、各人民团体等领导人员之间的关系;五是学习马列主义。
《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12月7日同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谈话批评了当时中共内部在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存在的“左”的倾向,强调对资产阶级应采取又批评又鼓励的方针。指出:民建主要代表大资本家,是我们团结的主要对象。不能说民族资产阶级是反革命阶级,它们同我们是合作的,但有两面性,一面进步,一面落后,还需要改造。还指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和“地下工厂”能够发展起来,说明社会有需要,应该使它变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将来对于工商联也可以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关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同志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所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第八部分。讲话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个口号,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方针。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它们采取这个方针。所谓互相监督,就是各党派相互提意见,作批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周恩来同志1957年4月24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采取同其他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也是历史发展决定的。只要还有党派的时候,各民主党派就要同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首先应该由共产党请人家监督,同时民主党派也应该愿意接受共产党的监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实际上是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互相监督,不扩大民主,是不可能做得好的。
《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是周恩来同志1962年4月18日在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讲话指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任务,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果的基础上,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因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扩大民主生活。还指出:为更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首先要扩大和发扬民主生活,这也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要担当的任务。讲话着重从政协工作、共产党在政协中的责任、各民主党派在统一战线中的责任、发挥工会青年团妇女组织和文教科学团体的作用、做好工商联工作、处理好兄弟民族的关系和宗教问题、团结好宗教人士、做好华侨工作等方面,阐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发展。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是邓小平同志1979年6月15日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开幕词分析了建国三十年来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的根本变化。指出:我们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我国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发挥对宪法和法律的监督作用。(未完待续)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它的召开,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是周恩来同志1949年9月22日在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的题为《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报告的摘要。报告对《共同纲领》草案起草、修改经过及其特点作了简要说明,着重介绍了在协商过程中讨论的八个问题:(一)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二)新民主主义的总纲问题。(三)政权制度问题。(四)军事制度问题。(五)经济政策问题。(六)文化政策问题。(七)民族政策问题。(八)外交政策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介绍,明确阐述了新中国的性质、政权形式及各项基本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除有序言外,分有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七章六十条。它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政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职责、国家的军事制度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外交政策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共同纲领》确立下来的。《共同纲领》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与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总结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历史,制定出来的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它是全国人民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奋斗的目标和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在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前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全党重视做统一战线工作》是邓小平同志1951年3月26日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次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的一部分。报告阐述了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和原则性。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与统一战线工作分不开的。统一战线是决定革命胜利的三大因素之一。没有统一战线工作,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办不好的。报告列举并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对统一战线工作认识不够的一些错误观点,强调:统战工作有其策略性,但更主要的是它的战略性,就是要广泛地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社会各阶层人民。统战工作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各个部门都有统战工作。每一位党的干部和党员都应主动地经常地注意做好统战工作。
《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是毛泽东同志1954年12月19日邀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政协工作的谈话要点。谈话明确了政协与人大职权、任务的不同。指出: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后,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它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构,也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组成的统一战线组织。它的任务,一是协商国际问题;二是对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和政协组成人员的人选进行协商;三是提意见;四是协调各党派、各人民团体等领导人员之间的关系;五是学习马列主义。
《同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12月7日同民主建国会和全国工商联负责人的谈话。谈话批评了当时中共内部在对待资产阶级问题上存在的“左”的倾向,强调对资产阶级应采取又批评又鼓励的方针。指出:民建主要代表大资本家,是我们团结的主要对象。不能说民族资产阶级是反革命阶级,它们同我们是合作的,但有两面性,一面进步,一面落后,还需要改造。还指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和“地下工厂”能够发展起来,说明社会有需要,应该使它变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将来对于工商联也可以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关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同志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所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第八部分。讲话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个口号,是我国具体的历史条件的产物。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我们的方针。凡属一切确实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到人民信任的党派、我们没有理由不对它们采取这个方针。所谓互相监督,就是各党派相互提意见,作批评。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周恩来同志1957年4月24日在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讲话指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采取同其他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也是历史发展决定的。只要还有党派的时候,各民主党派就要同共产党长期共存,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首先应该由共产党请人家监督,同时民主党派也应该愿意接受共产党的监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实际上是扩大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互相监督,不扩大民主,是不可能做得好的。
《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是周恩来同志1962年4月18日在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讲话指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任务,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成果的基础上,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因素,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扩大民主生活。还指出:为更好地实行民主集中制,首先要扩大和发扬民主生活,这也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要担当的任务。讲话着重从政协工作、共产党在政协中的责任、各民主党派在统一战线中的责任、发挥工会青年团妇女组织和文教科学团体的作用、做好工商联工作、处理好兄弟民族的关系和宗教问题、团结好宗教人士、做好华侨工作等方面,阐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发展。
《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是邓小平同志1979年6月15日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的开幕词。开幕词分析了建国三十年来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的根本变化。指出:我们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我国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人民政协是发扬人民民主、联系各方面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需要政协就有关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各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实行互相监督,发挥对宪法和法律的监督作用。(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