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今天的感动写给未来--北京残奥会闭幕式侧记
2008-09-18 09:12:06 | 来源:新华社
9月17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闭幕式上的焰火表演。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来自河南安阳的陈国瑞今天早早来到鸟巢,让他意外的是,打开观众包,里面有一张明信片。身边的邮筒与场内的提示告诉他:请你写下此时最想说的话,寄给最想寄的人。

  今晚来鸟巢的所有人,观众、运动员、演员,都和55岁的陈国瑞一样“遭遇”了这个特殊的惊喜。

  12天来,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位残奥选手相聚在这里,与全球6亿多残疾人以及全世界一起融入那独特的力量之源,在残奥会圣火下尽情展现生命的力量与光彩,以温暖的和谐之美共谱“超越、融合、共享”的北京乐章。

  激情,荣耀,喜悦,让每一个残奥赛场璀璨夺目;关爱,尊重,分享,让每一个关注残奥的人心头满溢温暖与感动。

  秋风微拂,夜色荡漾。鸟巢里,漫天的红叶摇落。此时此刻,斯情斯景,9万余人汇聚一堂,面对将从这里寄出的明信片,不能不浮想联翩。

  每个人都在思索激荡心底的那句话,每个人都在想念将分享这句话的那个人……

  充盈生命激情、缔造生命奇迹的盛会,注定以其折射出的人性光芒直射人心,温暖人心,感动人心

  巴拿马田径运动员赛义德·戈麦斯和南非游泳名将纳塔莉·杜托伊特站在今晚的领奖台上,“顽强拼搏奖”纯金金牌与他们的笑容相映生辉。

  灯光聚焦在他们身上,掌声再次为他们响起。这掌声是充满敬意的喝彩,更源自心灵的触动。1992年,戈麦斯首次参加残奥会,并为巴拿马赢得第一枚残奥会金牌。之后,他连续参加了5届残奥会,共获得3金4银1铜8枚奖牌。

  本届残奥会,戈麦斯参加了两个项目的比赛,虽未能获得奖牌,但并不影响人们对他的尊敬与赞誉。“戈麦斯已经46岁了,还有视力障碍,在他这个年龄能够参加比赛,本身就是胜利。”

  这是戈麦斯参加的最后一届残奥会,他梦想能领回一枚奖牌结束运动员生涯。此刻,他的愿望实现了。

  24岁的纳塔莉·杜托伊特在本届残奥会上赢得了5块金牌。而此前,她在全世界只有25位运动员取得资格的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上,游出第16名的较好成绩。她的光彩,让世界为之震撼。这位肢残女孩的内心装满雄心壮志:“对我来说,肢残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真正渴望的目标。”

  每一位来到北京的残奥选手,几乎都有和他们一样的精神,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经历。面对身体的残缺,他们选择“战胜和超越”。

  美国短跑选手雪利摔倒后,一瘸一拐地走到了终点;只有一条左腿的残奥会“七朝元老”施密特,用笑容诠释乒乓球运动带给他的快乐与自信;失去双手只能靠牙齿紧咬缰绳控制马匹的德国骑手贝蒂娜·艾斯特尔,漂亮地完成了一场撼动人心的“舞蹈”……

  亲眼目睹他们在奥运赛场的风采,怎能不动容?!怎能不震撼?!

  感动,是一种心灵的互动。观众最热情的助威,让运动员倍加意气风发。伊朗7人制男足,比赛结束后彼此揽着肩头站成横排双膝跪地,向观众致以最高贵的致意。切身感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残奥会的成功举办付出的巨大努力,轮椅篮球比赛结束时,瑞典队打出了“你好,北京!”和“谢谢!中国!”的标语,献上他们真诚的感谢。

  扮作卡通娃娃的盲人孩子来到鸟巢草坪中央,他们仿佛来到宇宙天穹,仿佛能看到满天星斗。孩子们欣喜地摘下一颗颗星星,播洒在大地上,而这便成为他们永远的光明。

  “同属一个世界,共求一个梦想”,残奥会播下的种子,像这星光一样闪烁在无数人的心中。

  借着星光,观众席上的陈国瑞在自己的明信片上写下最简单的两个字:“感动”。他将这封信寄给家乡的挚友:“我想,在家乡和我一样关心残奥会的朋友,一定和我有同样的共鸣。”

  尽情释放参与的快乐。这快乐,给了运动员无穷力量;这快乐,不分种族,超越竞争,无关功利;这快乐,让我们体味到成与败、得与失的更多含义

  绿色的草地上,一群快乐的少年将自己的草帽扔向半空,金色的草帽带着一道道光芒,在空中飞舞,在大地飞旋,带来一派欢乐景象。

  身着五色衣装、挥舞手中小旗的运动员们,在歌舞中欢庆属于自己的节日。他们脸上洋溢着至真、至善、至美的笑容,拨动了全场观众的心弦,激起如潮的欢呼和掌声,快乐残奥的喜悦充溢全场。

  记得北京残奥会开幕前,有些并不熟悉残奥会的人曾感到担心:残疾人在赛场上摸爬滚打,将给人什么感觉?

  而赛场内外,一幕幕精彩画面,一个个动人瞬间,一张张挂着汗水、泪珠的笑脸,将快乐定格在无数观众心中,让人们“看懂”了残奥。

  盲人运动员和自己的领跑员一起奔向终点;坐在轮椅上依然可以举重、射击、击剑、投篮;脑瘫运动员可以走上球场,滚球、射门;肢体残缺亦是水中游鱼……

  每一个残奥选手在运动场上尽情释放自己生命中的潜能,参与是快乐,投入是快乐,赢了是快乐,输了嫣然一笑,同样是快乐。

  他们的躯体虽有缺憾,但他们的自信、乐观和顽强,让他们享受生活的美好,享受成功的荣耀。

  无数人在这场生命的礼赞中收获自己的快乐。残奥会为残疾人展示能力撑开一个大舞台,处处可见残疾人教练、残疾人裁判员、残疾人记者、残疾人艺术家、残疾人志愿者。他们的快乐身影及出色表现感染并激励着更多的人。

  作为一名比赛场馆拉拉队志愿者,刚毅今晚接受了来自大会敬献的鲜花。对于她和所有志愿者来说,这是最高的奖赏。

  “是残奥盛会让我们的生活激情四射,是志愿服务令我们的生命充满阳光。”刚毅说:“残奥会上,生命的力量和勇气,让我们所有的人真心地呐喊。我觉得,每一名残奥运动员都是用行动在为生命呐喊,他们是人类生命的拉拉队。”

  手捧献花,刚毅将自己手中的明信片寄给远在香港的父亲。她的父亲也是一位体育界精英,作为一名游泳教练,父亲曾培养出世界级明星。“我想与父亲共同分享北京奥运、残运带给我们整个家庭的光荣、梦想与快乐。”

  这是她在明信片上写下的话:“亲爱的爸爸,20年前,我在电视直播的奥运会画面上见到您,感受到无比激动和自豪!今天,女儿把亲身参与咱们北京奥运的激情和快乐送给您!并对您说,谢谢!”

  倾力奉献“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中国不仅创造出真正平等的人类盛会,也为本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遗产,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积淀下更丰厚的资源

  金色的秋天,金色的北京,付出巨大的努力与艰辛后,收获的愉悦与温馨,充实着每个人的心房。

  巨大的鸟巢里,清脆的竹笛声,穿过晨雾缭绕的田野。盲人演员在太阳的中心吹响收获的音乐。仿佛太阳也被这旋律融化,催开满眼绚烂的花朵。

  北京残奥会像这田野一样丰美而灿烂。

  这是收获骄傲的时刻。北京残奥会是规模空前的体育盛会,无论是运动员人数、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还是体育项目数量,都超过往届残奥会。4000多名运动员,创造了辉煌战绩,奏响拼搏的赞歌。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民族,他们的亲人都为他们而骄傲。

  这是收获理解的时刻。因着北京与残奥会的因缘际会,残疾人这个群体在我们的眼中逐渐聚焦。在残奥会这样一个大课堂中,健全人与残疾人,学习更好地交流与沟通、理解与尊重。面对我们共同生存的世界,每个人的生命同样值得尊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彼此就不会失去前进的力量,人类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脚步就不会停歇。

  这是收获感悟的时刻。一位网友这样比较奥运会和残奥会带来的不同感受:奥运会的闪亮之处是力量,是智慧,是技术;残奥会的动人之处是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挑战生命的决心,是直面人生的坚强。

  “不仅仅是高水平的比赛,还有残奥会本身所展现的精神,这二者是同等重要的。现在人们对残奥会关注越来越多,这种意识的唤醒非常重要。北京残奥会深深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真正做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亚洲残奥委会主席扎纳尔·阿布扎林说。

  “它走近你们,你们拥抱它,将之珍藏于心。”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对残奥精神的不断弘扬深有感触:“它一旦占据你的心灵,你将难以割舍。它将伴随你的一生!”

  确实如他所说,无数人将自己的奥运和残奥经历视为最宝贵的精神果实。

  “刀锋战士”皮斯托瑞斯骑着J形假肢一次次冲向终点,尽显体育明星的魅力。而他心中最强烈的感慨是:“田径教会我很多东西,除了怎样提高成绩之外,更重要的还有怎样去生活。这些让我受益终身。”

  活跃在残奥赛场内的盲人记者杨青风,十分自豪地和众多健全人记者成了真正的同行。作为北京1+1视障人声音工作室的广播节目主持人,他和他的工作室每天要制作100分钟的节目。“我是一位幸福的人,因为我是北京残奥会的体验者、报道者,更是一位见证者、受益者!”

  北京铁路局的工作人员王有生,因为奥运服务中的出色表现受到表彰。他感到,亲历两个奥运,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今晚,在残奥会闭幕式现场,他在明信片上向远方的女儿袒露自己的激动之情:“替爸爸骄傲,为爸爸祝福吧;我也为我的女儿祝福,骄傲!”

  无数张彩色的明信片,满载着人们的感动和快乐,祝福和骄傲,寄往家乡,寄往明天,寄往未来。

  “圣火呀,你看见了吗?你在我心中燃烧;圣火呀,你听见了吗?我在为你歌唱。”10岁的聋人小姑娘以手语和圣火对话。仿佛与她心有灵犀,圣火在她的手语中缓缓熄灭。

  然而,金黄色的光芒却依然温柔地萦绕在她的全身,映照着她的衣衫,她的笑靥,她面前铺满鲜花的舞台。

  这一刻,一轮明月缓缓升起,万千烟花竞相绽放。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