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个月安置千万灾区群众纪事
2008-08-13 08:33:59 | 来源:新华社
  1200多年后的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造成四川省450余万户、1000多万受灾群众家园尽毁,流离失所。

  但是,仅仅三个月之后,千万灾区群众就喜得“广厦千万间”。8月12日,四川省正式宣布灾区群众全部告别帐篷,入住过渡安置房。这是一个奇迹!

  “8月12日,我们见证一个奇迹”

  一排排漂亮的活动板房,一户一间,通水通电通光纤,四、五户人家共用一个厨房,生活井然有序。这是8月12日记者在青川县乔庄镇北井坝安置点看到的情景。走进安置点里黄燕玲的“家”,记者迎面看到立柜前悬挂的“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的风铃和洗衣机上形态可掬的玩具小狗。虽然只有20个平方米,但被女主人收拾得井井有条。

  “有家真好!”还没等到记者发问,黄燕玲就脱口而出这样一句话,眼睛里闪着泪花。

  这个距“汶川大地震”整整三个月的日子,也成了四川灾区创造奇迹的日子——450余万户、1000多万人受灾群众全面得到妥善安置。  当他们在震后家园坍塌、一无所有的数十天之后,陆续搬入蓝白相间、遮风避雨的过渡安置房时,很多人动情落泪。

  在彭州市通济镇思文社区,村民杨天华搬进板房那天特意买来一张红纸,小心翼翼地剪出一个“喜”字,贴在枕边的墙上。

  汶川县克枯村村民蔡世花在入住过渡安置房的前一天,也特意请人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新居”门上:上联是“灾难无情毁家园”,下联是“政府有爱建新居”,横批“重建家园”。

  都江堰的“幸福家园”是四川省最早的安置点之一,安置点5月22日就开始安排受灾群众入住,共安置受灾群众6720人。在这里,公用厨房、洗衣房、洗澡间、便民超市、缝纫店等基本生活需求配备齐全,放暑假的孩子们三三两两聚集在板房内收看奥运会比赛直播节目;安置点的篮球场上,一些孩子还在太阳下比赛投篮。

  四川省政府新闻发言人侯雄飞告诉记者,四川灾区板房区的集中居住,不仅实现了受灾群众过渡时期居有其所,而且还实现了小区化管理,浴室、诊所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让过渡安置房能够尽可能地为灾区居民提供家的便利。

  据了解,在城镇受灾居民中,近一半住进了各省市援助的活动板房内。在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共39个县(市)的84.3万户城镇居民,通过省外援建的活动板房安置了42.86万户。在农村,除选择自建过渡安置房、加固修复住房、自建篷布安置房之外,其余的受灾家庭也多住进了援建的活动板房。

  “无疆大爱让我们共克时艰”

  解读“奇迹”的诞生,我们不能不从“8·12”回首“5·12”,重温这三个月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过渡安置房抢建场面。

  六七月份的四川灾区,正是骄阳如火、暴雨如注的季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者进行的是一场与高温和暴雨对抗的决战。每当正午时分,活动板房屋顶的温度高达近60摄氏度,滚烫灼人,工人不得不穿上3、4厘米厚的防滑鞋,轮班工作,15分钟就要换一次人。遇到大雨,屋顶全是水,胶布粘不牢,工人们只能解下自己用的毛巾当抹布,擦一下,粘一点,自己却全身淋透。

  为了保证工期,在映秀镇的中铁十六局援建者们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一直工作到深夜12点,中间只有不到两小时的吃饭时间。每到晚上休息的时候,一些人累得“连被子都拿不动”。为了排除板房建造过程中留下的锋利边角,他们还要脱下手套,用手掌把所有边缘全部摸索一遍,找到每一处隐患,手不断地被划破。

  6月9日,四川省调整了过渡安置房建设时间表,将“奋战100天”压缩为“奋战3个月”。也就在这一天,在广元市援建的浙江台州市的刘勇、刘海涛兄弟,在工地上收到了父亲的病重通知单。但是,他们悄悄地将痛苦埋在心底,继续奋战。第3天凌晨,父亲离开人世。“等把活动板房建好,我们马上就去给父亲上坟。我们相信,他老人家九泉之下肯定不会怪我们。”兄弟俩说到伤心处已是泪流满面。

  在板房建设工地上,这样的感人事迹多得数不胜数。山西省援建队的工人戎金亮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倒在工地上再也没能起来。江苏南京市建工局局长贾德裕,身患严重糖尿病,每天需要注射二次胰岛素,却一直坚持战斗在工地上。

  与此同时,灾区群众也在废墟上顽强自救。在极重灾区什邡市仁和村,记者看到,一对悲伤的父子正在废墟上清理所有可以再用的家具、木梁和砖瓦,准备搭建过渡房。旁边,就是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家庭女主人的坟墓。“我知道,她一定愿意看到我们重新生活,好好地活下去!”父亲告诉我们说。

  据统计,在四川灾区农村,选择自建过渡安置房的农户高达180多万户,占灾区农村需安置总户数的53%。

  “没有援建者的无私奉献,没有群众的顽强自救,3个月内实现过渡安置上千万人的奇迹是不可想象的。”四川省建设厅总工程师田文说,无疆大爱让我们成功地共克时艰。

  “中国式帮扶”创造了奇迹

  “没有比‘结对子建房子’更聪明的办法了”、 “‘中国式帮扶’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力量”……

  这些境外媒体的惊叹语句,恰如其分地彰显了在抗震救灾中,尤其是灾民过渡安置战役中,凸显出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优势。正是由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对口援建等特色制度,从根本上奠定了创造奇迹的坚实基础。

  在一些过渡安置点,记者看到许多不曾见到的新地名:钟山苑、虎丘苑、广陵坊……原来,这些板房小区名称都与援建省市有关,如钟山苑就是南京市承建的,虎丘苑是苏州市承建的,广陵坊则是扬州市承建的……  

  在极重灾区什邡市八角镇,由曾在上甘岭战役中立下功勋的空降兵某部搭建的板房学校,干脆被当地的干部群众称之为“上甘岭学校”。

  “也许,这些涌现出来的板房区新地名将来会可能消失,但又一批新地名还会出现。”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说,“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对口支援和军地合作,已经在灾区大地上扎了根。”

  当中央明确提出“一省帮一重灾县”的灾后重建原则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更加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过去的3个月时间里,四川省6个重灾区3400余个板房安置点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万援建大军挥汗如雨,战高温、斗暴雨,连续奋战,成为创造奇迹的中坚力量。

  据四川省建设厅统计,共有25个省市的援建队伍参与了灾区过渡安置房建设,建成活动板房安置灾民近50万户。在灾区城镇,外省援建活动板房安置灾民户数占受灾总户数的一半以上。

  制度的优势还体现在鼓励灾民自建的灵活政策上。过渡安置初期,四川省很快就明确了自建过渡房农户补贴2000元的政策,调动了许多农民就地取材、节约自建过渡房的积极性。一些农民还把这笔与建设永久性住房补贴放在一起,直接盖起了自家的新房子。

  在绵竹、什邡等灾区,一些群众还创造性地成立了“灾后农户互助建房合作委员会”,把各家的“小钱”集中起来办大事,统一选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了贷款难的问题,深受欢迎。

  屋舍为墟故园改,板房矗起压疮痍。洁净的水、明亮的灯、煮饭的灶、干燥的床……三个月后,曾经流离失所的四川灾民终于再次体味到了“家”的幸福味道。(稿件执笔人丛峰、侯大伟,参与采写记者黄毅、苑坚、刘海、刘大江、黄?遥
责任编辑:韩京红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