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司考之路
2008-08-07 15:10:31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张立云
  随着8月份的来临,一年一度的司法考试又进入了倒计时阶段。相信准备参加司考的人们心情肯定不会轻松,在这个白热化的阶段,有谁敢自信的说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呢?考试题目变幻莫测,逐年增加的法条更让人们头晕眼花。2006年,我参加了司法考试,并且很幸运一次就通过了,第四卷得分102分。作为司考的过来人,我想对考生们谈一下我的司考经历,供大家参考。

  我原来的职业是教师,在河口区第一中学教授思想政治课程。出于对法律知识的好奇与渴望,我放弃了很多人眼中的稳定职业,参加了2005年的研究生考试,并顺利进入山东大学法学院学习。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后,和所有法律专业的学生一样,我也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司考大军。早就听说司法考试考察范围之广、通过率之低堪称全国第一大考,初看题型时感觉题目好像没有想象的那样难。随着复习的深入,才发现原来一切都是错觉。我是10月份开始准备的,本来想“笨鸟先飞早入林”,但一直到年底我才把三本资料看完一遍,合上书后就好像没看过一样。这让我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到这时才明白全国第一大考并非图有虚名。我的第一遍复习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主要是弄懂所有的法律术语和知识点,对于本科学了四年法律的法学硕士来说好像不是太难,但对于我们这些半路出家的法律硕士来说,这一遍的学习并不是一个“难”字能表达的。我不是在看书,而是在啃书,容易啃的要啃,肯不动的也要慢慢啃。有时都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通过这一遍复习,我改变了自己一次通过的目标,只要自己尽了最大努力,就没有可遗憾的了。

  春节过后,我开始了第二轮复习,有了第一遍复习作为铺垫,第二遍好像容易了很多。这一次我是一边看书,一边做题,通过做题筛选书上的知识点。题目的选择很重要,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太难会挫伤学习的积极性,而单纯知识点的罗列达不到重点突出的效果。这一遍复习我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头脑中对所考知识已经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第三轮复习我针对三卷不同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复习方式。针对第一卷内容多,分散、不成体系的特点,我分别列出了不同章节的提纲,把各个知识点安插到各章的提纲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卷和第三卷虽然有系统性,但是往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特别多。在这两卷的复习中,增加了对不同概念的对比,在对比中深化对知识点的认识。这遍复习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达到了能准确复述各卷目录的效果。

  在复习过程中,我并没有像有的考生那样早出晚归,而是早晨七点吃完早饭后去自习室,晚上一般到九点半,有时是十点,一天保证学习十个小时。因为学习的过程非常枯燥,每隔一周我还会让自己休息一下,短暂的缓冲可以让自己始终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

  很快暑假开始了,这段日子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松懈的。在暑假期间,我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并严格按照作息表来安排自己的活动。基本上每天至少要学习八个小时,坚持每周做一套模拟试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纠正。做题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关注点放在考试内容的大范围,而不是局部的某一部分。

  还有就是历年真题和法条的复习也非常重要,历年真题我做了两遍,有的同学还做了三遍甚至四遍。在复习法条的过程中要关注重点法条,更要突出新出台和修订的法律、法规,这些都将成为考察的重点。

  第四卷是主观体部分,这一卷是最难拿分也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部分。这一卷的复习关键是掌握这一题型的答题思路,关键中的关键是审题即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然后,针对问题组织自己的答题思路。历年真题中的主观题部分,也是提高答题技巧的重要内容。

  最后,在考试邻近的时候,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学抱着志在必得的想法参加考试,给自己太大的压力,结果往往是不能如愿的。在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后,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在这个黑色的八月,我想对准备参加司法考试的朋友说,放下包袱向前冲,走过黑暗是光明。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陈思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