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文化盛宴:凸显交流魅力
2008-08-01 13:38:26 | 来源:新华网
  北京奥运会进入倒计时,此时此刻,中国艺术家与各国来宾的才华展示等互动活动,形成规模宏大的国际多边文化交流。在这场“全球参与,全民分享”的文化盛宴中,《工人日报》的记者捕捉到一些精彩的风景。

  “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集中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万名艺术家的100多台国际剧目和60项国际艺术展。

  从7月27日开始,持续一个月的时间里,数十位中国民间艺术名家开始轮番在奥运村,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官员和注册媒体提供优质的民间文化服务,展示中国民间手工技艺。此项活动是中国民间文艺家直接参与奥运、服务奥运,面对面与各国运动员交流的唯一项目,也是北京奥运村内唯一的文化展示与表演项目,是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由中国首创的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交流活动。

  这项活动精选了年画、剪纸、风筝、刺绣、布艺、泥彩塑、面塑、脸谱、草编、葫芦雕刻、皮影、民间玩具等适合现场演示和便于与来宾交流互动的民间艺术项目。参展参演的人员为来自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陕西、浙江、上海、福建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民间名家和民间手工艺术传承人。

  像陕西华县皮影艺人和北京专业皮影剧团轮番表演的皮影艺术、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的两位民间艺术家刘国胜和康英勤所画农耕社会燕赵文化的民俗年画、天津“泥人张”和陕西凤翔泥彩塑的传承人胡新民制作大俗大雅的泥彩塑、生于剪纸世家的内蒙古的剪纸艺术家孙二林带着草原气息的剪纸、北京的脸谱艺术家赵永岐和陕西马勺脸谱艺术家张星制作的京剧脸谱、杭绣艺术家金家虹的典雅作品、顾吴华的虎头鞋工艺、孙忠琴和张海丽的民俗手工布艺、季芳和陈海莉的农民画、王晓琦的葫芦雕刻、邱振杰的草编工艺、郑辉的民间玩具张搭、百变屏风、灯笼挂件等,集工艺性、智慧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种另类的原生态“变脸”艺术……

  这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土、木、布、纸、草、皮等材料,经过艺术家的妙手点化,摇身一变成为人见人爱的艺术佳作,他们的精心演绎给奥运村的文化生活增添一道别样的风景,使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官员、媒体等尽情领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与风采。

  在“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来华演出中,已上演的《天一生人———中日音乐家创意音乐会》、百老汇音乐剧《发胶星梦》、《拉美之夜》、《非洲之夜》和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等,都受到北京观众的称赞。

  据“天一生人”音乐会的总导演、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徐昌俊介绍,《天一生人》集合了中日热爱传统音乐的作曲家和演奏家,是在传统国乐基础上做出的一次音乐创新,是对现代国乐的全新诠释。音乐会中不仅会有柳琴、阮、笙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演奏,还展示日本传统乐器如日本筝、尺八的绝妙魅力。

  7月28日公演的美国励志音乐剧《发胶星梦》,有400张幸运观众获赠欣赏公益门票。演出时,《发胶星梦》为了“讨好”中国观众,用心良苦,台词中加进不少“中国足球”、“芙蓉姐姐”等中国流行词语作隐语。这使得当晚《发胶星梦》演出反响很好,场面十分火爆。

  此外,另有200名奥运志愿者与200名残疾人代表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重大文化活动”公益文化月活动的首批受益者获赠《发胶星梦》门票,为这次奥运公益文化演出门票派送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主办方称,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期间,将加大回馈力度,除了“发胶”之外还有30多项国际演出和艺术展览的数万张门票免费送出,使更多的在京中外观众有机会观赏到来自世界各地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感受北京奥运文化氛围。

  此外,作为“相约北京”重头戏之一的“非洲之夜”、“拉美之夜”、“亚洲之夜”三台大型歌舞晚会,仿佛像是三幅风格各异的图画,更是给北京观众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据悉,与奥运期间同步的境外来华演出和展览还有《美国辛辛那提流行管弦乐音乐会》、《芬兰赫尔辛基爱乐音乐会》、中外合作舞台剧《终极使命》、《欧盟青年交响乐音乐会》、《世界著名女高音音乐会》、《2008东亚视觉艺术展》、《黎巴嫩风情展》等30多个演出展览项目。加上国内的江苏昆剧团的《浮生六梦》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品的演出,奥运开幕以后到结束期间的持续演出,平均每天将保持在3台以上。
责任编辑:张晶晶
网友评论: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