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在12米泳池训练
2008-07-11 14:07:27 | 来源:环球时报 | 作者:陈克勤
  北京奥运,对随时处于冲突中的巴勒斯坦人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巴总统府秘书长塔伊布曾告诉记者,伟大的中国一定能圆满成功举办奥运会,巴勒斯坦人一定会出现在北京奥运赛场上。然而,他们前往奥运的路,却是意想不到的漫长和坎坷。

  巴勒斯坦旗帜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首次飘扬在奥运赛场,但那仅是象征性的,并没有选手参加比赛。2000年悉尼奥运会,两名选手代表巴勒斯坦首次亮相奥运。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是3名选手,这次参加北京奥运会的是4名选手。他们都没有达到奥运报名线,是按照国际奥委会照顾新成员的规定获得参赛资格的。

  4名选手男女各半,分别参加长跑和游泳比赛。来自加沙的马斯里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获得5000米第8名。这对他已是奇迹。马斯里是加沙警察,有3个孩子,每月收入勉强养活全家。他最好的装备是一家公司送的一双深蓝色专业跑鞋。他还有一身参赛运动服,是卡塔尔奥委会送的。这些装备平时训练他舍不得穿。他的训练计划则是埃及一位运动学医生发给他的手写传真。

  然而这些和后来的灾难相比不算什么。哈马斯去年6月在加沙武力赶走法塔赫,以色列封锁加沙,加沙居民生活陷入困境。马斯里的家在加沙北部贝特哈南,经常遭以军报复空袭和突击。他只能躲在家里,局势平静时才去16公里外的体育场沙土跑道训练。他还经常在加沙大街小巷训练,穿行在驴车和人群中,躲闪一路的凹凸弹坑。巴体育部今年1月向以色列申请让他离开加沙训练,但以色列直到4月才调查确定他和恐怖袭击无关,批准他出加沙。

  马斯里来到女长跑选手格鲁夫的家乡西岸杰里科训练。那里虽然很平静,但整个巴区没有一条塑胶跑道。1个月后,他们只好去约旦安曼训练。

  两名游泳选手17岁的阿布杜和20岁的纳斯尔也有类似经历。纳斯尔曾代表巴参加国际比赛,获奖牌200多枚。她是西岸杰宁大学牙科系学生,杰宁没有游泳池,她只能周末回伯利恒练习两天。然而,全巴区没有一座50米标准泳池,唯一的泳池只有12米长,还分男女专场,她只能在女场开放时游上1小时。游泳池人很多,她只能央求老人孩子让出泳道让她练会儿。她和队友的比赛服都是自掏腰包,她只有一件比赛泳衣,训练时舍不得穿。在各方努力下,她上月底到安曼,和队友会合后一起飞赴北京。

  巴勒斯坦运动员为幸运而兴奋,却又很无奈,北京奥运强手如林,他们第一轮就可能被淘汰。他们也许无法赢得比赛,但他们向世界展示巴勒斯坦人站在奥运赛场,虽然巴现在没有泳池和塑胶跑道,但巴勒斯坦人绝不放弃梦想.
责任编辑:张晶晶
网友评论:
0条评论